• 制造新格局——30位知名学者把脉中国制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制造新格局——30位知名学者把脉中国制造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52.5 5.9折 89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新望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407192

出版时间2021-03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29217832

上书时间2024-11-22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工业、制造业要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做支撑
李毅中
(二〇二一年二月一日)
回顾不平凡的2020 年,我国工业攻坚克难,为防控抗击疫情提供了充足的物资保障;疫后工业化率先恢复带动了经济复苏,拉动GDP 正增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带动GDP增长2.3%,我国成为全球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事实证明,工业对国计民生仍然发挥着支撑带动作用和保障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以及2035 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方针,贯彻落实五中全会《建议》,工业界要担当重任。学习领会中央决策,我们体会到工业、制造业为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在以下四个方面尤显重要,更要倍加努力。
一、要保持工业、制造业在GDP 中占比基本稳定
工业是立国之本,制造业是强国之基。五中全会《建议》提出,到2035 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但在前些年出现了工业、制造业占比过早过快下降的现象,要高度重视。数据显示,2006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是42%,高峰后一路下降,2016 年降为32.9%,一年降一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同期由32.5% 降到28.5%。2016 年后降幅趋缓,2019 年分别为32% 和27.7%, 2020年预测稳中略升。
发达国家金融危机后推行“重振制造业”“再工业化”,2016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的11.6%,日本是20.7%,德国是20.8%,韩国是27.6%,近几年该比重均保持稳定。我国目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 的27.7%,与韩国相当,但人均GDP 只有韩国的1/3,应引起高度警觉。五中全会要求“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各地都在认真贯彻落实。实践证明我国国民经济仍要靠工业和服务业共同带动、一起拉动。要坚定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带动作用,避免和纠正脱实向虚、工业被空心化和边缘化的现象。
    工业界要积极响应、认真落实中央决策,“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保持工业、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就要千方百计保证工业增加值增幅与GDP增幅相当,工业投资增幅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相当,并力争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与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相当。各地、各行业情况不同,但总体上要科学把握、合理调控,为此要坚持不懈地付出艰辛的努力。
二、工业经济要加快构建、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规律,发挥各国比较优势,取长补短、合作共赢是正道。针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要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改革初期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带动了经济发展。2006年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 / GDP)高达64.2%,随后国际金融危机袭来,我国调整战略以扩大内需为主,到2019年外贸依存度降至31.8%。当今发达国家该值为20%~25%,我国仍有调整的余地。
我国工业、制造业的一些结构性矛盾在疫后更加突显。一些关键装备从整机到零部件、元器件、关键材料还需要大量进口,电子信息制造、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海和汽车发动机、智能仪器仪表、医药及医疗器械等行业尤为突出,如高端芯片90%依赖进口。同时一些行业出口量大,如手机行业(64%)、彩电行业(46%)、服装纺织品行业(38%)。受疫情冲击,国际经济萎缩,对进出口贸易影响更大。此外,疫后各国也在调整经济结构,加大了本地化和区域化。因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完全可行。我国市场规模超大、潜力巨大。2019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2万亿元,居世界第二,2020年因疫情重创下降了3.9%,但正常情况下年增幅约为8%~10%。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同比实际增长2.1%,今后低收入群体收入会不断提升,中等收入群体会不断扩大,国内市场成长性好。我国工业门类全、体量大,正在由大变强,处于工业化后期;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60.6%,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44.4%,持续发展有巨大空间,同时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双边、多边、区域合作。我国市场蕴藏着巨大商机,制造配套能力可提供充足的供应,产业大军综合素质较高,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具有强劲的吸引力。2020年11月我国参加并促成了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明确提出“要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仍十分明显。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多种有效途径。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强链、补链、扩链形成现代产业体系;有序发展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的新基建和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加快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都市圈建设等。同时进一步开展国际合作,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方位、高水平、多层次提升进出口贸易和双向投资合作等。
三、坚持科技创新,加强成果转化,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工业自主可控能力
遵照书记的指示,要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在关键时刻,可以做到自我循环,确保在情况下经济正常运转。要抓紧时间窗口,通过创新和转化,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填空缺,消除痛点、堵点,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和稳定性。
一是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抓紧重大科技攻关。我国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23%,并不算低,虽然与美国的2.79%、北欧的3%、日本和德国的3.4%、韩国的4.5% 还有一定差距,但量2.2 万亿元仅次于美国。问题是其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只有5.7%,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5% ~ 20%,也低于俄罗斯的15%。五中全会《建议》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轮(2006—2020 年)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已取得重大突破,新一轮重大科技专项正在推进、组织行业共性技术攻关,目前已组建了17 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到2025年将达到45个,基本覆盖主要工业行业。
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有不同的版本,多为30%,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研发的目的全在于用,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变为现实生产力。要坚持“政产学研用金”相结合,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完善政策,更多用市场化的途径推进成果产业化。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带头在企业实施成果产业化。
三是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手段,即把信息技术物化为电信产业。要针对薄弱环节提升半导体设备、材料和芯片制造能力,延伸建设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是目的,即推动各领域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要分行业从企业抓起,对离散式和流程式制造业要分业施策、试点推广;对企业要分层次分步实施,从生产线、车间、工厂到集团和园区,从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到智能化逐步实现。
四是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1.35%,资金投入占全国研发投入的70%。要把产业基础再造落实到行业、企业,开展以智能、绿色、优质为中心的新一轮技术改造,并由企业扩展到产业链。积极开展创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领航领军企业”行动,形成行业创新体系。
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业要有责任担当
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防止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已成为全球共识,也是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国十分重视并积极响应《巴黎协定》,2015年年底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明确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达峰的目标。这些年我国已做了实实在在的努力,并取得成效。据统计,201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已降低48%,非化石能源占比已达到15.3%。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75届联大视频会上又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累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第八项是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四个月之内,书记强调了四次,密度之大、力度之强、任务之具体前所未有。
我们要深刻理解,迅速贯彻落实。在“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中做出具体安排,要有指标、有措施、有责任,要分解落实,评价考核。据统计,目前全球年排放二氧化碳达331亿吨,我国超过100亿吨,占30%,而且测算年增1.75%,形势严峻。我国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69%,是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大户,又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更要有责任担当。要加快调整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要控减煤炭用量,发展水能、风能、光能、核能、生物能以及“无碳绿氢”;研发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转化利用;加快建设用能权、碳排放交易市场,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持续深入节能减排治污, 创建更多更优的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还要特别重视和支持植树造林、国土绿化,增加森林蓄积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中制智库、新浪财经、华信研究院近年来联合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学者, 举办“中国制造业大讲堂”,就当今世界大变局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下的工业、制造业开展研讨、宣讲。据实论道、共谋良策,观点新锐、内容详实,具有理论性、实践性,产生了积极反响。由新望博士主编的《制造新格局——30 位知名学者把脉中国制造》这本书,汇其要者共30 章节, 是一本论述我国工业、制造业当今和未来发展的力作。现附上本文拙见,以代为序。



导语摘要

往前看,没有中国制造,就没有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往后看,没有制造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无从谈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安全优先代替成本优先,本土化、区域化成为大趋势。中国制造业在继续倡导全球化的同时,也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作为首要战略,并适时提出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疫情和中美贸易战也促使中国制造加快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从跟随走向创新。一句话,中国制造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瞄准关键领域,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作者简介

新望,经济学博士,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曾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改革》杂志主编、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等,长期研究制造业、区域经济,发表过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著有《苏南模式的终结》《谁来担纲中国经济》《村庄发育、村庄工业的发生与发展》等。2001年发表的《苏南模式的终结》一文引起全国性大讨论。 主编《公司的力量》(大型纪录片、主笔之一)、《民生中国系列丛书》(17本)、《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等。



目录

篇 稳制造 / 1 
一 世界工厂将长期留在中国 屈贤明 / 2 
二 逆全球化冲击世界工厂 吴晓波 / 10 
三 应对双循环,中国制造业的五个变革 顾强 / 17 
四 制造业一直是大国博弈的焦点 马光远 / 26 
五 新基建打造中国数字经济未来 沈建光 / 31 
六 打通双循环中供给侧的堵点,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融合 刘志彪 / 39 
七 美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强国 年勇 / 54 
八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姚洋 / 60 
九 越南制造是否能取代中国制造 施展 / 67 
十 美国要遏制的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中国智造” 苏晨汀 / 80 
第二篇 强实体 / 87 
十一 从芯片看内循环,是“去中化”,还是“去美化” 新望 / 88 
十二 中国经济是否有可能再创造一个奇迹 刘俏 / 95 
十三 实现内循环的关键之举是提高政府投资的有效性 刘尚希 / 106 
十四 制造业背后的产品营销策略 华杉 / 113 
十五 工业互联网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吴晓波 / 118 
十六 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 黄益平 / 128 
十七 新实体企业的自救与变革 王广宇 / 139 
十八 防疫防控常态化下的劳动用工 杨志明 / 148 
十九 新生物是疫后经济发展的产业新方向 王宏广 / 160 
二十 企业家做什么 张维迎 / 170 
第三篇 开新局 / 181 
二十一 在大变局中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迟福林 / 182 
二十二 关于新时代深圳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若干思考 李罗力 / 203 
二十三 数字经济的趋势与选择 张新红 / 211 
二十四 宅消费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石章强 / 220 
二十五 如何激发结构性潜能做好国内大循环 刘世锦 / 232 
二十六 疫情、衰退与冲突下的中国经济新发展 张明 / 240 
二十七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祝宝良 / 251 
二十八 双循环的关键是循环起来,让低收入人群受益 刘守英 / 260 
二十九 “十四五”时期需重点突破的中长期挑战及建议 刘元春 / 267 
三十 中国将如何迈向“碳中和” 林伯强 / 275



内容摘要

往前看,没有中国制造,就没有中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际地位;往后看,没有制造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无从谈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安全优先代替成本优先,本土化、区域化成为大趋势。中国制造业在继续倡导全球化的同时,也将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作为首要战略,并适时提出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疫情和中美贸易战也促使中国制造加快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从跟随走向创新。一句话,中国制造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机遇,瞄准关键领域,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主编推荐

新望,经济学博士,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第十一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获得者。曾任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改革》杂志主编、经济观察报研究院院长等,长期研究制造业、区域经济,发表过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著有《苏南模式的终结》《谁来担纲中国经济》《村庄发育、村庄工业的发生与发展》等。2001年发表的《苏南模式的终结》一文引起全国性大讨论。 主编《公司的力量》(大型纪录片、主笔之一)、《民生中国系列丛书》(17本)、《中国制造前沿大讲堂》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