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32.3 4.8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珩著,领读文化出品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61228

出版时间2020-12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174222

上书时间2024-11-22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一弯新月又如钩》序

 

我的自选集《一弯新月又如钩》即将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策划者和出版方希望我为这本自选集写点文字, 如此,就在这里赘言几句罢。

十几年来,尤其是在退休之后,我陆续写了几本小书, 大抵都是些怀旧的文字,或忆饮食,或忆风物,或是对故人的缅怀,都算不得是什么好作品,可能是今天的读者有一部分喜欢怀旧,于是也有些人喜欢。自选集的出版承策划者和出版社厚爱,但对我而言其实是十分惶恐的。从七八部书中选出些自以为尚能合格的篇章不容易,这时才更感觉自己的文字功力是有限的。

自选集分为三个部分 :忆饮食、忆风物、忆故人。

忆饮食基本选自我的《老饕漫笔》和《老饕续笔》两书。这些篇章也并非都是记录饮馔的文字,我的初衷也没有将《老饕漫笔》作为写饮食的专著,只不过在其间抒发一点怀念旧事的情感,因此也就从中尽量选些文字还能看得过去的篇目加入自选集中。

忆风物多是选自《彀外谭屑》《故人故事》和《旧时风物》。既是风物,自当是言之有物,因此篇章可能略长些,东拉西扯的也多些。这些文字谈不上有什么深入的研究,更多的不过是自己的感受罢了。我想,真正对社会生活史和文物有研究的人或许是不屑于看这些浅显内容的罢。

忆故人的几篇选自《逝者如斯》,我仅选了七篇,大都是我熟悉和崇敬的老先生。内有两篇是想介绍两位读者可能不太了解的人物——袁行云和中国台湾的唐鲁孙先生。后一篇是怀念我的父亲,我一直犹豫要不要收入集中。后来觉得,这是我用心和泪写出的文字,里面除了真挚的情感, 也更体现着我们父子间的传承与感应,于是终还是选入了。

年复一年,月复一月,我们每月都能看到新月的升起,于是常常想到唐人张若虚的诗句“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是难以解答的问题,也是我幼年经常在傻想的事情。于是,我就用了怀念陈梦家先生那篇的题目——“一弯新月又如钩”,权当我这本自选集的书名罢。怀恋旧人旧物,但是新月照样每月升起,周而复始,关照人世,永无尽也。

衷心感谢喜欢拙文的读者们,感谢愿意结集敝帚的出版人。

 

赵珩

庚子正月于彀外书屋



导语摘要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是文化名人赵珩先生的自选集。赵珩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年的生活感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的往时生活画卷。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忆饮食——讲述老饕的口腹之欲,通过美食见出人情和时代变迁的痕迹;忆风物——追忆飘逝的礼俗风物、旧时文人,记录濒临逝去的中国传统文化;忆故人——描摹老辈文人、学者的音容笑貌与交往点滴,从文字中找寻大师的风骨残影。

书中怀恋旧人旧物,但是新月照样每月升起,周而复始,关照人世,永无尽也……

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个人杂忆,也是一部余韵悠长的社会文化生活史。



作者简介

赵珩(1948 


作家、美食家、戏曲史研究者、文物研究专家。曾任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其间主持出版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出版物和北京史书刊。


赵珩先生出身名门,赵家以“一门六进士,弟兄两总督(晚清名臣、封疆大吏赵尔巽、赵尔丰)”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显赫家族。他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学养深厚,爱好驳杂,与众多文化界名宿如启功、陈梦家、朱家溍、唐鲁孙等先生多有交游。


著有《二条十年(1955—1964)》《老饕漫笔》《逝者如斯》《旧时风物》《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等。



目录

自序 


忆饮食


杏花春雨话冶春


老麦的粽子


九华春笋


北海的三处茶座


“堂倌儿”的学问


家厨漫忆


也说名人与吃


吃小馆儿的学问


米兰是甜的


菜单与戏单


 


忆风物


月华秋水夜闻歌—— 文人与戏


莼鲈盐豉的诱惑—— 文人与吃


尺书鲤素的落寞—— 感于书牍时代的消逝


烧尽沉檀手自添—— 说香炉


也说左图右史


烛光灯影的记忆—— 说灯烛


银烛秋光冷画屏—— 说屏风


月光花影的空间—— 说廊


关山行旅—— 兼说行囊、路菜与伞


常忆庭花次第开


春在闲情雅趣中


草色入帘青


松风画会旧事


有正书局与珂罗版


闲话老饭店


也说民国衣裳


门洞春秋


我的锡兵


旧夜


又到中秋月圆时—— 关于中秋节的记忆


 


忆故人


永远的长者—— 怀念启功先生


一弯新月又如钩—— 陈梦家先生五十年祭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怀念朱家溍先生


义宁之学的传人—— 王永兴先生


一位被湮没的学者—— 记袁行云先生


留作他年记事珠—— 也谈唐鲁孙先生


怀念父亲


 



内容摘要

《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是文化名人赵珩先生的自选集。赵珩先生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经年的生活感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鲜活的往时生活画卷。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忆饮食——讲述老饕的口腹之欲,通过美食见出人情和时代变迁的痕迹;忆风物——追忆飘逝的礼俗风物、旧时文人,记录濒临逝去的中国传统文化;忆故人——描摹老辈文人、学者的音容笑貌与交往点滴,从文字中找寻大师的风骨残影。


书中怀恋旧人旧物,但是新月照样每月升起,周而复始,关照人世,永无尽也……


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个人杂忆,也是一部余韵悠长的社会文化生活史。



主编推荐

赵珩(1948 

作家、美食家、戏曲史研究者、文物研究专家。曾任北京燕山出版社总编辑,其间主持出版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文化出版物和北京史书刊。

赵珩先生出身名门,赵家以“一门六进士,弟兄两总督(晚清名臣、封疆大吏赵尔巽、赵尔丰)”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显赫家族。他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学养深厚,爱好驳杂,与众多文化界名宿如启功、陈梦家、朱家溍、唐鲁孙等先生多有交游。

著有《二条十年(1955—1964)》《老饕漫笔》《逝者如斯》《旧时风物》《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等。



精彩内容

家厨漫忆

 

人过中年以后,对幼年时代的往事常常会有更多的回忆, 好像读过的一本小说,看过的一部电影,整个情节始末不见得记得清,但一些个别情节却十分真切,历历在目。这里提到的几位“家厨”,都可以算是我童年时代的“大朋友”“老朋友”,虽然时隔四十多年,他们并没有在我的记忆中淡忘。

我的曾祖、伯曾祖一辈人虽然是中国近代史上煊赫一时的人物,但我的祖父自中年以后就远离了政治的旋涡,沉浸于琴棋书画,过着寓公生活。虽然家道中落,尚能维持着一个比较安适、宁静的生活。祖父因患脑溢血病逝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但家中的生活方式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虽然也采取了一定的“精简”措施,用人的人数多时仍有三四位,少时也有两人,其中总有位掌灶的师傅。孟夫子说“君子远庖厨”,我小的时候已不再受这样的传统教育了。我是在祖母身边长大的,她有自己的活动,对我既不十分娇惯,也不十分管束,给了我不少“自由”。我既没有做“君子” 的意识,又没了严格的监督,因此厨房就成了我玩耍的地方。我喜欢去厨房玩儿,不是对烹饪有任何兴趣,更不想近水楼台地先尝为快,而是觉得那里是个快乐的空间,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还可以与大师傅聊天。我觉得当时家中只有我们是真正的“大男人”。在他们闲下来的时候,还可以和我舞刀弄杖。似这样男人的话题和男人的勾当,是何等的快乐。

从我出生直到十四五岁,家里先后有过四位大师傅。

 

个是偶像——许文涛

 

在我两三岁时,许文涛早已离开我家,可以说在我记忆中已经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是在以后的许多年中,许文涛的影子从来没有离开过我家。每当谈到有关吃的话题,大人们都会提到许文涛的名字。来我家吃过饭的客人们,也会在餐桌上提起许文涛,称赞他超人的技艺。厨房里的不少炊具, 像什么菜用什么碟子盛,哪道菜用什么作料以及做点心的木头模子、剥螃蟹的剔针和钳子都是许文涛置办的。厨房里一些规矩也是许文涛制定的。每换一位大师傅,祖母总会给他讲许文涛如何如何,这些继任的曹参虽然都没有见到过萧何, 但不管自己能力的大小,都努力以萧何为榜样,或在口头上许诺一定照萧何的规矩办。事实上,没有一位能取得许文涛的成绩,尤其是许文涛离去后的盛誉和口碑。

许文涛是淮安人,是什么时候到我们家的,我已说不清, 好像在我家掌了十来年的灶。他是位受过专门传授的淮扬菜大师傅,拿手菜有红烧狮子头、炒马鞍桥、荸荠炒青虾、涨蛋、炸虾饼、素烩。点心有绉纱荠菜馄饨、炒伊府面、枣糕、核桃酪、淮扬烧卖、炒三泥什么的。许文涛颇能接受新事物, 西红柿这种东西在中国普及不过六七十年时间,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的祖父是坚决不吃西红柿的,即使是西餐中的西红柿酱和红菜汤之类,也是敬而远之。许文涛改良了一道清炒虾仁,做成番茄虾仁,酸甜适口。那时不像现在到处都有番茄酱卖,许文涛的茄汁是他自己煸出来的,即用鲜西红柿去皮去籽,文火煸炒加入作料而成。炒时仅挂浆而无多余汤汁,有点像酱爆肉丁的做法,绝不浆糊糊的。我祖父自此也认可西红柿入菜了。

许文涛的核桃酪是一绝,这道点心是选用质优的大核桃先去硬皮剥出核桃仁,再细细剥掉桃仁外的嫩皮,捣碎如泥。再取大红枣煮后剥去皮、核,仅用枣肉捣成泥。将泡过的江米用小石磨磨成糊状汤汁,与核桃泥、枣泥放在一起用微火熬,熬到一定时间即成。吃到嘴里有核桃香、枣香,又糯滑细腻。这道点心经三代传至内子手中,至今风格不变。

许文涛的菜点继承人应该说是我的祖母,后来又经我祖母传授给许文涛的继任大师傅。这有点像京剧里的余派老生,今天在世的有哪一位真正得到过余叔岩的教诲?孟小冬、李少春也先后作古,斯人已去,雅韵不存,剩下的就是再传弟子或私淑弟子。许文涛的菜点到了继任手里,有多少是原汁原味,有多少是走了板的,那就只有天晓得了。

再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许文涛菜系的承传关系,至今也是个谜。哪些是我家的菜传给了许文涛,而又经许的改良与发挥 ;又有哪些是许文涛的本菜留给了我家?据我的祖母说, 有些点心是她教给许文涛的,像在我家已断档三十多年的芝麻糕,祖母坚持说是她教给许文涛的。那是用重油(猪板油)、黑芝麻(炒后压碎)和白糖掺和,用小花模子磕出来的。我的祖母极喜重油和甜食,我曾亲眼看她做时肆无忌惮地放入大量板油和白糖,我也帮她用小模子磕,为的是好玩儿,一个模子有三四个花样,磕出后各不相同,糕下面放上一小张油纸,一层层码起来。招待家中的常客后,他们总是说 :“太甜了、太腻了,你做的不如许文涛。”每次听到这种批评,祖母总会说 :“许文涛也是我教的!”祖母是扬州人,与许文涛的家乡不算远,同属淮扬菜系,这种教学相长也是可能的。

许的继任们偶在做个得意菜时,也会对我家人说 :“您尝尝,比许文涛的怎么样?”当然,得到否定的是大多数。多年以来,许文涛就是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一尊偶像。直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我这个只听过余叔岩弟子戏的人,还会津津乐道地对内子谈“余派”呢!

许的离去是一件遗憾的事。关于他的离去,据说仅仅是为了一次口角,起因也是为了一道菜的事。我的祖父是从不过问家务的,家中大权自然在祖母手中。许是个骄傲的人, 尤其是在盛誉之下,更是接受不得批评。言语不和,许一时冲动,愤然离去。后来双方都有悔意,无奈覆水难收,无法挽回了。我的祖母是位任性而不愿承认错误的人,但每当谈起许文涛的离去,她总会说 :“许文涛的脾气太大,说不得,其实我也是无心一说。”我想,这是她认错的极限了。

 

会做日本饭的冯奇

 

冯奇是我童年时的一个“大朋友”,我四岁时冯奇来我家,那时他不过三十岁,如果他在的话,今年也不过八十岁。冯奇是顺义县(即今北京市顺义区)人,年轻时在

日本人开的馆子里学过徒,会做一些日本菜。我家里人从感情上和口味上都不会吃日本饭,所以冯奇也无用武之地。好在平时都是些家常菜,他是可以应付的,但与前任许文涛相比,却有天壤之别。冯奇有一样改良了的日本饭,我家倒是常吃的,名叫“奥雅扣”,说来却也简单,实际上是一种盖浇饭,用日式的盖碗盛着,每人一大盖碗。下面是焖好的大米饭,上面浇上蛋花、蔬菜、洋葱的沙司,旁边配上一只很大的炸大虾。那只虾是用大对虾中间剖开、拍扁,裹上蛋清和面包屑炸的,每人一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虾很便宜,与猪肉的价钱也差不多,所以并不是什么奢华的饮食。大家都说冯奇会做日本饭,是日本饭菜大师傅,其实,我也只吃过他这一样手艺。“奥雅扣”的名字永远和冯奇联在一起,但我却不懂它是什么意思,直到前两年才从一位在日本生活过的朋友那里弄清这个词的日文写法和含义。

冯奇擅做面食,我印象深的是他的烙合子和大虾馅烫面饺。那合子是什么馅已经记不得了,但面皮极薄,只有茶碗口大小,我看他操作时,是用小饭碗一个个扣出来的。这种合子烙时不放油,只是在饼铛中干烙,烙熟时仅两面有些黄斑,不糊也不生。大虾烫面饺是我喜欢的面食,是用大虾肉切成小丁,与鲜番茄一起拌馅儿,经充分搅拌,虾肉与番茄混为一体。皮子用烫面,比一般饺子略大些,蒸好后即食。一口咬下去,鲜红的茄汁和虾油会流在碟子中。由于鲜虾仅切成丁状,所以虾的口感十分明显。

冯奇在我家时,是家中佣工多的时期,共有四人,饭是分开吃的,也就是说给我们开饭后,冯奇就开始做他们四个人的饭,中间大约相隔一个多小时。他们都是北方人,以吃面食为主,而冯奇又会做面食,像包子、烙饼、面条一类,令我羡慕不已。冯奇给我们做的饭多以南边口味为主, 且一年四季的米饭,令人倒胃口,而他们的饭却对我有着极大的诱惑。每到夏天,冯奇总爱烙些家常饼,那饼烙得又酥又软,色泽金黄,不用说吃,就是闻闻,也让人流口水。再配上一大盆拍黄瓜,拌上三合油和大蒜泥,十分爽口。偶尔再去普云楼买上一荷叶包的猪头肉什么的,就着热腾腾的家常饼吃。这些是我平时吃不着的“粗饭”,可对我来说,是让我顿生嫉意的美食了。再有就是冯奇的抻面,看来他是受过点“白案”训练的,那面抻得真叫快,面团儿在他手中出神入化,瞬间一块面就变成数十根面条下了锅。冯奇也偶尔做面条给我们吃,但那面是切出来的,是极细的细丝,吃起来既软且糟,哪里有他们的抻面筋道。夏天用芝麻酱拌, 冬天是打卤,卤里不乏黄花、木耳和肥肉片,每人捧上一大碗,就着大蒜瓣吃,有一种说不出的豪气。

为了参加冯奇们的“集体伙食”,我就想出个办法,或是到了吃饭时推说不饿,或是点缀式的浅尝辄止,然后偷偷溜到厨房去吃他们的饭。当时厨房在外院,中间还隔了一层院子,家里人是不会发现的,因此这种惯技被我用了很久。直到有一次被来访的客人发现,去询问我的祖母“你们家孩子怎么在前院厨房里吃饭”时,大人才发现我这种“不规矩” 的行为。当然,这种行为是被禁止了,采取了“治本”之法, 就是嘱咐冯奇们不许接待我,更不许给我吃东西。其实对我来说只是去得少了,偶尔看见他们吃面食,我还是会光顾的, 他们也无可奈何,总会说:“吃完了快走人,别净在这儿捣蛋,还得为你挨说。”

冯奇长得不错,人又年轻,在女佣中尤其有人缘儿, 他自己也以此沾沾自喜,下了灶总是收拾得利利落落的。他与老夏同住一室,但关系却不怎么融洽,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冯奇除做饭之外还有一样本事,那就是会唱单弦, 而且水平不低。在他的床头总挂有一张三弦、一张中阮, 还有一张康乐琴。康乐琴这种东西今天已经不为青年人所知,那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很普及的一种简易乐器,大约有四根琴弦,上面有些音阶小键盘,可以一手按键盘,一手用一个小牛角片弹拨,琴身不过二尺长,很轻便,当时是厂矿、部队文娱活动室少不了的乐器,对今天来说,可算得文物了。冯奇弹康乐琴很熟练,每到晚饭后,在外院常常听到他的琴声。唱单弦可算是大动作了,平时很少弹唱,大概是缺少知音罢。他有位表兄弟,也在北京城里做工,偶尔来看他,每次表兄弟见面,主要的活动是切磋弹唱技艺,可算得是一次“雅集”,冯奇弹唱俱佳,他的表兄弟似乎只能弹而不能唱,但对此瘾头却很大。冯奇的嗓子十分清亮,唱起来韵味十足,他总是唱些单弦套曲,多是景物的描写,我记不得是什么词,但好像总有什么花、草、风、雨之类的句子,我是听不大懂的。他也能成本大套唱一些曲目,例如十分诙谐的《穷大奶奶逛万寿寺》,边唱边说,倒也通俗得很,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冯奇也是个“追星族”,他的崇拜偶像我仅知道一位,那就是单弦演员荣剑臣。冯奇也能唱几句鼓曲,但水平远不及他的单弦和岔曲。我听他唱过几句《风雨归舟》和《大西厢》,虽也算字正腔圆, 但没有一个是能从头至尾唱完全的。

冯奇是我的“大朋友”,他能和我一起玩。那时有一种花脸儿,是用纸浆做的面具,画上京剧脸谱,再涂上桐油,后面有根松紧带儿,无论多大多小的脑袋都能戴得上。脸谱的眼部有两个窟窿,戴上也能看见路。我有好多这样的面具, 于是和冯奇换着戴,再拿着木制刀枪剑戟对打,双方“开战” 后,能追得满院子跑,一场鏖战下来,我就红头涨脸,顺脖子流汗了。

外院的厨房是冯奇的工作间,记得那是间很传统的旧式厨房,有一个很大的大灶,灶上有三四个灶眼,给我印象深的是灶眼旁有个大汤罐,与灶是连为一体的。汤罐上有盖, 里面永远有热水,只要火不熄,水就不会凉,那汤罐里的水好像永远也用不完。冯奇有掌管汤罐的权力,女佣们喜欢去那里舀热水,但必须事先征得冯奇的允许。汤罐里的水不是为饮用的,水温永远在60℃至70℃,刚好可以洗手洗脸用。女佣们取热水,总是对他和颜悦色。如果说汤罐是冯奇的“专利”,那么厨房外的枣树也好像是冯奇的“私产”。厨房外有棵大枣树,每到初秋,枣子由绿变红,挂满一树。我从没看见冯奇侍弄过枣树,但对果实却有的占有权,不等熟了或不经他的同意,谁也不敢去打枣子。直到有一天,冯奇认为可以“一网打尽”了,才用两根长竹竿绑在一起,由他执竿一通扑打,老夏和女佣们在树下捡,落下的枣子劈劈啪啪地掉在人脑袋上,大家尖声喊叫,冯奇却露出满足的欢笑。当然,我也是捡枣儿队伍里的,有时想求冯奇让我也打几竿子,但好像冯奇从来没有交出过手中的权力,让我过过瘾。一树枣子打下来,可以有一大脸盆的收获,冯奇对吃枣儿没什么兴趣,但对分配权也从不旁落,我看他分配得很公平, 而自己的一份儿却很少,就是这一份儿有时也散给了院外的孩子们。我和家里人是从没有吃过外院厨房边的枣儿的。

汤罐与枣树的事儿让我觉得冯奇是个很有“实权”的人物。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冯奇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他到一位首长家做炊事员,这位首长后来任国务院副总理,冯奇一直都在他的家里工作。冯奇走后曾两三次来看望我们,穿着一身干部服,人还是那么干净利落。

 

老夏

 

我不知道老夏叫什么名字,也没有人叫他的名字,除我叫他“夏大爷”之外,全家上上下下都叫他“老夏”。老夏孤身一人,没人清楚他的身世,直到他在我家病逝,才知道他有个远房侄女。自从我出生,家中就有老夏,他好像在我家干了十几年。

我看到的老夏,已是六十开外的老人了。他无冬立夏永远剃着光头,穿着对襟的中式褂子、布鞋。老夏的活动空间虽然多在厨房,但严格来说从没有当过真正的大师傅,或者说仅是帮厨而已。除此之外,就是在开饭时用一个大提盒将饭菜从外院厨房送到里院的饭厅中。那种提盒今天已经不多见了,是竹子编的漆器,上下有三层,饭菜和汤都可以分别放在提盒中,既可一次提三四样,又起到防尘和保温的作用。摆桌和上菜的事儿老夏干了十来年,年复一年没有任何变化。再有就是扫扫院子,也帮冯奇去买东西、采购食品。后来老夏越来越衰老,用提盒上菜的任务就换了人,剩下的事儿就是扫扫院子,浇浇花儿,所以他有许多时间可以和我一起玩儿。

老夏从来不苟言笑,循规蹈矩地过日子,没有人与他开玩笑,他也从不与人说笑话。冯奇与女佣们都不喜欢他,而他也看不上他们的“轻浮”与“张扬”。老夏爱干净,有个走街串巷的剃头师傅与他有交情,隔个十天半月就来为他剃头刮脸,我常看见他下午坐在前院的一角,身上围块白布在剃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