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樊纲学术自传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樊纲学术自传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46.1 4.3折 106 全新

库存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樊纲

出版社广东经济出版社有限公司

ISBN9787545472912

出版时间2020-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6元

货号29121515

上书时间2024-11-22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先生对40多年经济学学习、研究的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在本书中,樊纲先生回顾了自身10年潜心学习经济学、30多年上下求索研究宏观经济学、体制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研究现实问题、分析政策以及普及经济学知识的精彩人生经历,并系统总结了他对一些重要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全书共7个章节,分别对作者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十年经济学求学之路、经济学分析的尝试、对基础理论的比较分析、转轨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思考等进行梳理和回顾,清晰地展示了樊纲先生40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思路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商品简介

 本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先生对40多年经济学学习、研究的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在本书中,樊纲先生回顾了自身10年潜心学习经济学、30多年上下求索研究宏观经济学、体制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研究现实问题、分析政策以及普及经济学知识的精彩人生经历,并系统总结了他对一些重要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全书共7个章节,分别对作者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十年经济学求学之路、经济学分析的尝试、对基础理论的比较分析、转轨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思考等进行梳理和回顾,清晰地展示了樊纲先生40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思路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作者简介

     樊纲,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92年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年至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创办国民经济研究所,2006-2010年、2015-2018年两次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2010年被加拿大皇家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5年、2008年、2010年,连续三次被美国《外交政策研究》与英国《观点》杂志评选为“世界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010年为“世界100位思想家”之一)。



目录

壹  上学十年  /1


一 踏上经济学之路 / 2


二 “哈佛开悟“   / 7


贰  经济学分析的尝试  / 15


一  利益目标分析  / 16


二 灰市场理论 / 22


叁 基础理论比较 / 27


一 现代三大理论比较与综合/ 28


二 “苏联范式”批判 / 34


肆 转轨经济学与改革政策 / 41


一 首先发展非国有经济 / 42


二 改革的动态过程 / 46


三 改革与利益矛盾 / 49


四 国企改革中的“资产流失”/55


     五 渐进与激进 / 61


六 平行推进 / 66


伍 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 69


一 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 70


二 “兄弟竞争” / 76


三 “国家综合负债” / 80


四 “有效降价”与通货紧缩 / 85


陆 关于经济发展   / 91 


一 发展中国家的外部竞争对手是整个发达国家阵营 / 93


二 比较优势战略是真正务实的赶超战略 / 94


三 提升产业结构还是扩充产业结构? / 97


四 要素结构决定着经济结构 / 100


五 利用“后发优势”,在开放中发展 / 103


六 如何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 111


                                     


柒 分析方法的思考 / 121


一 经济分析中的一般均衡 / 122


二 片面的科学性 / 126


三 经济学与伦理学:“不讲道德”的经济学 / 130


四 理论研究VS政策研究 / 133


五 生活中的经济学 / 142


附录 / 151


附录一 代表性论文 / 152


附录二 中文专著与编著 / 197


后记 / 202



内容摘要

     本书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先生对40多年经济学学习、研究的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在本书中,樊纲先生回顾了自身10年潜心学习经济学、30多年上下求索研究宏观经济学、体制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研究现实问题、分析政策以及普及经济学知识的精彩人生经历,并系统总结了他对一些重要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学分析方法的理解和认识。


     全书共7个章节,分别对作者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十年经济学求学之路、经济学分析的尝试、对基础理论的比较分析、转轨经济学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济学分析方法的思考等进行梳理和回顾,清晰地展示了樊纲先生40多年来的学术研究思路和取得的理论成果。



主编推荐

     樊纲,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高端智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学、转轨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92年至1993年任《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1994年至1995年任经济研究所副所长,1996年创办国民经济研究所,2006-2010年、2015-2018年两次被国务院任命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2004年被法国奥弗涅大学、2010年被加拿大皇家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05年、2008年、2010年,连续三次被美国《外交政策研究》与英国《观点》杂志评选为“世界受尊敬的10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2010年为“世界100位思想家”之一)。



精彩内容

 理论研究VS政策研究

     我从事的研究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理论研究,另一类是政策研究。理论研究偏重于学术、方法,政策研究则偏重于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我现在负责的两个研究机构—— 国民经济研究所和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就都是侧重于政策导向的研究。前者每年参与政府的五年规划落实的评估,宏观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分析;后者专注于地方政府很多问题的研究。

     就我而言,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侧重点。我早期当然比较重视理论研究,这也是必要的。我现在一直建议我的学生,在上学期间,特别是职业生涯的初期, 一定要高度重视理论。要读书,要读理论书,要读将来没有时间再去读的那些文献,这样才能打好一个基础。我当年的博士论文写的是《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这个东西,你一旦想透了它,把它写出来了,把它想明白了,它就成为你的基础了。但是,因为中国也在改革开放, 确实面临很多现实的问题,也需要去做分析,所以我逐步转向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比如我写的那本书——《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还有后面做的一些关于转轨经济学的分析,以及近期关于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的思考。由于我现在需要负责一些管理工作[包括国民经济研究所、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中国经济50人论坛等], 事情越来越多,做理论研究的精力就越来越少了。

     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并没有完全清晰的分野,特别是很难将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完全分开来。因为理论研究中,也往往涉及政策的关注点,否则很多理论就找不到靶子,没有问题导向,容易变成无的放矢或空中楼阁。而政策研究,如果没有理论逻辑和分析框架,没有理论的宏观把握和穿透力,也往往失之于就事论事、无法深入, 不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

     尽管如此,认识到理论与政策之间应该保有一定的距离还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距离有助于保证研究的相对独立性, 否则人云亦云,或者只是做一些政策的解释工作,作为学者的作用就大打折扣了。经济学需要有自己的独立人格。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批非官方的研究智库开始出现。这包括天则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以及1996年创建的国民经济研究所。创办国民经济研究所这样一个研究所,是我在访问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时就产生的想法。它是中国批非政府、非营利性的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机构之一。20多年来,国民经济研究所秉承独立、客观的学术精神,专注于深度研究与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改革相关的重大经济问题,为中央政府提供前瞻性的政策和改革建议,为企业精英提供及时、独到的咨询分析,并不懈地通过媒体向大众传播研究成果和经济思想,引领改革呼声。这包括月度宏观分析、季度宏观分析、中国市场化指数的编制与研究、系列工作论文等,为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走向世界起到了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意见领袖和知识桥梁的作用。在中国非政府学术机构的发展环境还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国民经济研究所20多年来所坚持的独立、前瞻、积极谏言、影响社会的办所理念,为中国的民间“智库”发展开了实践的先河。

     后来,我又受聘为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院长。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89年2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创办的国内家综合性、全国性的社会智库,现在是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国家高端智库就要给国家提出各种政策建议,那就更偏重于政策,就是说你要提出政策建议来。要提出可实施的政策建议,那就更需要面对实际,更需要对实际的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就不是我一个人能做的事了,要组织大家来做。

     还有,就是中国经济50人论坛。1998年6月,刘鹤同志找到我和易纲,提议发起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组织工作。中国经济50人论坛很快成立了,这个平台聚集了大多数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至今仍对中国经济决策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有一个特点,政府官员在政府部门里面要长期运作,因此会对一些领域有很深的了解和很长时间的经验积累。这就出现一种情况,有些官员很有学术背景,但是他熟悉的领域恰恰是别的部门,他的博士论文或者研究的领域可能是其他部门管的事,对这一领域他有想法,但是他不能随便去评论别的部门的事。因此,这些官员在论坛机制当中可以成为正式的成员,而且可以经常参加讨论。这是一个好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目前这种体制下,是能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参加各种讨论的一种机制。所以我们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主要的发起人也是政府人员,大家一起来做这件事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