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64 7.2折 ¥ 89 全新
库存6件
作者卢英顺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25620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28992099
上书时间2024-11-21
《语言问题新探索》实则是一本论文选集。论文集好似一串串起来的珠子,一篇篇论文就是一粒粒珠子,书的形式就如串珠子的线。只不过众多其他的论文集串起来的可能是珍珠,而眼前的这本《语言问题新探索》串起来的只能算是木珠。木珠虽不及珍珠珍贵,但把一个小木头头子磨成珠子,却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因此,这样的珠子,对制作者来说,还是值得珍惜的,因为其中蕴含着劳动。一粒粒的珠子容易散佚,今天得以成串,则便于保存了。对读者来说,或许有查阅我的某篇论文的需要,然而有些论文发表在海外刊物上或国内的论文集中,即使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也无法检索到,现在将它们成集也就免去了查找文献之苦。
既是论文集,那么《语言问题新探索》之“新”自然不全是“新近”之“新”,而是在相关论题上自以为在当时有一点与众不同的想法。回过头来再看这些论文,是否一仍其“新”,就由读者评判了。
《语言问题新探索》收录的论文没有完全按照发表时间的先后来排列,而是根据所讨论的问题的性质粗略地分为几大类。其中有几篇涉及趋向动词的论文,有些地方有些许重复,但不同的论文所讨论的侧重点不一样,有的偏向于句法、语义特征的探讨,有的偏向于语义、语义成分的描写和解释。部分论文的部分研究成果为我的《认知图景:理论构建及其运用》一书所借用,尽管如此,现在以整体的形式呈现给读者,我想还是必要的。有的论文篇幅较短,过去发表时不需要提要和关键词,现在为了统一体例,补写了相关内容。特此说明。
由于不同论文发表的时间跨度比较大,早期的论文对参考文献的标注方式与后来的不大一样(早期通行的做法是将参考文献列于文末即可,行文过程中往往不标注具体的参考文献),为了不改变论文的原貌,除了在体例上作了统一的变动以外,我们以增加脚注的方式来明确具体的参考文献。为了表示对有关作者真诚的谢意,我们现在将原来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除了以脚注的形式标出(这样便于阅读)以外,还在书末统一、集中列出,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而明晰地看到相关的参考文献及其作者。有些参考文献在不同年代有不同的版本,我们也予以同时列出。
(zui)后,恳望读者批评指正。
卢英顺
2017年8月,于复旦大学
《语言问题新探索》系作者从已发表的论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论文选集,主要研究领域在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同时涉及语汇学、修辞学及语言对比和教学等方面。作者就语义指向的定义、语义指向理论的运用问题,就词类的性质、词类划分的标准及操作方法问题,就汉语的主题的来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还运用认知图景等理论研究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问题、汉语的句式描写问题,研究视角新颖。此外,还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语汇、修辞和对外汉语教学等问题,能给人以启迪。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62年出生,安徽无为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曾师从胡裕树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兼及语汇学等方面。独立出版著作5部:《形态和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现代汉语语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韩语版,韩国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13)、《语法、语汇研究10大认识问题》(学林出版社,2014)、《语言学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和《认知图景:理论构建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17),合著、合编著作及教材若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前言…………………………………………………………………1
语法篇
语义指向研究漫谈…………………………………………………3
副词“只”的语义指向及其对句法变换的制约 ………………12
词类划分:(广义)形态与原型理论的嫁接 …………………21
汉语中的动词和形容词宜合为一类 ……………………………30
从认知图景看不及物动词带宾语问题
——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相关问题 …………………………39
关于主题的来源问题……………………………………………50
汉语定语位置上代词句内同指现象考察………………………56
把字句的配价及相关问题………………………………………66
“V不了(O)”结构的语法意义及相关问题 ………………79
说“通过” ……………………………………………………91
“吧”的语法意义再探 ………………………………………99
从凸显看“了”的语法意义问题……………………………108
论趋向动词问题………………………………………………118
现代汉语中的“延续体”……………………………………129
“下去”句法、语义特点探析………………………………140
“下来”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153
“上来”句法、语义特点探析………………………………166
“上去”句法、语义特点探析………………………………175
“进”类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185
“回”类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探析…………………197
由“V 过来”构成的句式及其否定…………………………212
关于“句式”研究的一点理论思考
——以“放置”类动词为例…………………………………224
语义成分在句法结构上的映射
——以“捆扎”类动词为例…………………………………236
语汇篇
关于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区分的再思考……………………249
关于语汇研究的几点思考……………………………………257
几种语汇现象的认知解释……………………………………267
从认知图景看容器类复合词语的构成………………………277
“X的”复合词的认知研究
——兼论汉语复合词的研究视角……………………………286
修辞篇
比喻现象的认知解释…………………………………………299
一种新的“不是A是B”构式………………………………308
“这样吧”的话语标记功能…………………………………315
从原型范畴看“拈连”………………………………………325
其他篇
副词“只”和“only”的句法、语义和语用比较…………339
认知观与对外汉语教学………………………………………346
语言理解中的邻近性原则……………………………………353
跟邻近性原则有关的另外几种现象…………………………364
语言理解中的格式塔原则……………………………………370
参考文献………………………………………………………376
后记……………………………………………………………388
《语言问题新探索》系作者从已发表的论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论文选集,主要研究领域在现代汉语语法方面,同时涉及语汇学、修辞学及语言对比和教学等方面。作者就语义指向的定义、语义指向理论的运用问题,就词类的性质、词类划分的标准及操作方法问题,就汉语的主题的来源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还运用认知图景等理论研究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特点问题、汉语的句式描写问题,研究视角新颖。此外,还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语汇、修辞和对外汉语教学等问题,能给人以启迪。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62年出生,安徽无为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曾师从胡裕树教授。主要从事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兼及语汇学等方面。独立出版著作5部:《形态和汉语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2005)、《现代汉语语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韩语版,韩国外国语大学出版社,2013)、《语法、语汇研究10大认识问题》(学林出版社,2014)、《语言学讲义》(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和《认知图景:理论构建及其运用》(学林出版社,2017),合著、合编著作及教材若干,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V不了(O)”结构的语法意义及相关问题
提 要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V不了(O)”结构的语法意义问题重新进行审视,概括出四种不同的语法意义,并从认知和语法化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意义之间的联系。同时指出,“V不了(O)”结构具体表示什么样的语法意义不仅与动词有关,也与句中的主语和宾语有关,有时语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此外,还就这一结构与“V不得”进行了简单的比较,并作出相应的解释。
关键词 “V不了”;根源意义;判断意义;语法化
0.引言
“V不了(O)”结构中的V指的是动词,O是这个动词所带的宾语,有的动词不能带宾语,有的动词的宾语或前置或承上文省略,故O外加圆括号。
“V不了(O)”结构可以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专门探讨这方面的文章仅有几篇。就笔者所见,有黄文龙(1998)、柯理思(2001)。黄文从焦点出发探讨这一结构语法意义与否定焦点变化之间的关系。柯文着重从语法化的角度探讨这一结构中“了”的虚化问题。此外,刘月华(1989)、李宗江(1994)。也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V不了(O)”结构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下列问题进行探讨:
(1) “V不了(O)”结构所表达的不同语法意义;
(2) “V不了(O)”结构不同语法意义之间的联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