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中庸熙解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学中庸熙解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22.2 4.9折 45 全新

库存7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文武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0440937

出版时间2019-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5元

货号27942762

上书时间2024-11-21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大学·中庸熙解》用现代的元素讲述 “慎独、新民、止于至善”的理念,通过自然之道延伸到人伦之德的过程,将“明明德”诠释得非常通透。本书还独创地引入“中庸示意图”进行辅助解读,让读者学习经典不再迷茫如雾里看花。

全书设置了“启示”环节,引述《易经》哲学,运用格物致知之法,清理被异化“知识”造成的思维障碍,突破思维的边界,还原本真。全书谈古论今,格局开阔,逻辑严谨,“絜矩之道”亦是本书发掘的一大精髓。本书第三部分内容:“絜矩之道----《论语》背后的逻辑结构”,能让人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商品简介

《大学·中庸熙解》用现代的元素讲述 “慎独、新民、止于至善”的理念,通过自然之道延伸到人伦之德的过程,将“明明德”诠释得非常通透。本书还独创地引入“中庸示意图”进行辅助解读,让读者学习经典不再迷茫如雾里看花。

 

全书设置了“启示”环节,引述《易经》哲学,运用格物致知之法,清理被异化“知识”造成的思维障碍,突破思维的边界,还原本真。全书谈古论今,格局开阔,逻辑严谨,“絜矩之道”亦是本书发掘的一大精髓。本书第三部分内容:“絜矩之道----《论语》背后的逻辑结构”,能让人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简介

文武,本名王志斌,字文武,号狮仙。熙华国学堂创办人,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等多个领域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受益于国学。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国学的研究与践行,倡导创新并系统研究传统文化“新四书”熙解系列----《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文武先生已出版专著《论语熙解》《大学•中庸熙解》。



目录

序言


楔引:数星星的孩子----脚踏实地,不忘仰望星空


 


部分  《大学》熙解


《大学》 原文解析


启示: “格物致知” 的三个步骤


启示: 格物致知与思维的边界


启示: 宽视野、 大格局, 思维无边、 止于至善


附: 《大学》 全文


 


第二部分  《中庸》熙解


《中庸》 原文解析


启示: 致中和的三要素


启示: 学习“达德” 内涵, 摒弃“三纲” 糟粕


    ———透析三纲五常的形成、 演变和异化过程


启示: 国家九经与六部


启示: 天人感应


启示: 中华文化 “十六字心传”


策论: 《说秦始皇议礼书》


申论: 隐驳 《说秦始皇议礼书》


启示: 《中庸》 的作者考证与版本演变


附: 现代本 《中庸》 全文1


附: 现代本 《中庸》 全文2


附: 现代本 《中庸》 全文3


 


第三部分  絜矩之道:格《论语》以致知


《论语》 背后的逻辑结构


头脑风暴: 做蛋糕 vs 《论语》 的逻辑思维结构


《论语》各篇逻辑与总结:


学而


为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阳货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张第十九


尧曰第二十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大学·中庸熙解》用现代的元素讲述 “慎独、新民、止于至善”的理念,通过自然之道延伸到人伦之德的过程,将“明明德”诠释得非常通透。本书还独创地引入“中庸示意图”进行辅助解读,让读者学习经典不再迷茫如雾里看花。


全书设置了“启示”环节,引述《易经》哲学,运用格物致知之法,清理被异化“知识”造成的思维障碍,突破思维的边界,还原本真。全书谈古论今,格局开阔,逻辑严谨,“絜矩之道”亦是本书发掘的一大精髓。本书第三部分内容:“絜矩之道----《论语》背后的逻辑结构”,能让人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主编推荐

文武,本名王志斌,字文武,号狮仙。熙华国学堂创办人,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院长。具有IT、媒体、金融、国学等多个领域丰富的知识和阅历,受益于国学。十余年来一直从事国学的研究与践行,倡导创新并系统研究传统文化“新四书”熙解系列----《论语》《大学》《中庸》《道德经》,致力于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生活。文武先生已出版专著《论语熙解》《大学•中庸熙解》。



精彩内容

《大学》是教人成为真正的“人”的大学问

《大学》,是教人从蒙昧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正确三观,成为真正的“人”的大学问。因此,《大学》是在孩子七八岁阶段,从一个“自然属性的人”,过渡到具有初步的“社会属性的人”时需要学习的,而不是所谓“大人们才能学的”。所谓“自然属性的人”是指孩子在七、八岁之前,主要对自然界的新鲜事物感兴趣,这阶段的孩子对立体、象形、图形化的信息接受比较敏感,比如玩具和绘本。这阶段孩子吸收的是一种视觉化的具体知识,和阿猫阿狗之类动物的共性很大。我女儿在七八岁时就曾经对我说,她小时候喜欢看图画书,现在对纯文字的书感兴趣了。

而所谓“社会属性的人”,就是孩子开始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抽象思维感兴趣了,也开始面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击和抉择。这个转换阶段,将会影响孩子一生。如果孩子在这阶段受到一些家长不经意的不良习惯熏染,或者某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会给孩子性格养成造成隐患。所以,让孩子在这阶段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就尤为重要了。这种三观,不是由某种意识形态或某个宗教作出来的,而是华夏文化中基于天道自然哲学,在道法自然基础上的文明教化结果。有了正确、独立的三观,人们就能自我辨别种种不良信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一股独立自清和一份淡定从容。

我们说七八岁是孩子的关键转换阶段,也是有依据的。《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长发育规律是女性每七年一个变化周期,男性每八年一个变化周期。比如《黄帝内经》中有过论述:“(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这句话说的是女子14岁以后血脉旺盛,开始来月例;还形容了35岁女人的状况:面容开始憔悴,头发开始脱落,种种衰老的迹象都是因为阳明脉开始虚弱、衰竭了。“阳明脉”是什么呢?就是脾胃之经,而女人变老就是从脾气虚弱开始的。所以有种说法,35岁是女性的一个坎,35岁以后老得快,就是基于此原理。男人呢,则是“五八”40岁是一个坎。40岁还要面临中年危机----事业遇到了“天花板”,难以突破;健康开始亮红灯;人生进入第二个“迷茫期”。从启蒙到成长、衰老,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这些问题。

 

怎么办呢?

恰好,中国老祖宗的几本经典:《大学》、《论语》、《中庸》、《老子》、《黄帝内经》为这些大人、小孩,男男女女的问题提供了系统的解决思想和方案。我们提倡要完整、系统学习的经典著作,也主要是这几本书。从幼时树立正确的三观,健康成长;成长烦恼中提倡既要脚踏实地,又不忘仰望星空的格局涵养;三十而立之后的责任与担当;中年四十不惑后的“反身修德”,由“外求”回到“内求”;年老衰退时的修身养性,知命和返璞归真。这些都将在《大学中庸熙解》《论语熙解》等几本“熙解”系列书中为大家呈现,用通俗易懂的表达,还原老祖宗思想和文化的精髓。您会发现,原来老祖宗的东西是那么鲜活而接地气,历久弥新,一点也不迂腐教条。

古代先贤的经典著作,都是自带立体感的。比如《论语》,每一句话单独看都具有哲理,连句成段可以阐述一件事情,连段成篇,每一篇又形成一个主题,各个篇章之间的主题组合还有一个更大的逻辑结构。《大学》《中庸》的思想与《论语》结合,就像一栋大厦,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的角度来审视,都非常完美。《论语》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因为它由《大学》的“絜矩之道”联接起来,成了大器;又有《中庸》的“道心”,让这些文字和思想具有生命力。不像现代的心灵鸡汤,或者古代某些文采飞扬的著作,因为缺少了“絜矩之道”而很难“成器”。“絜矩之道”是“熙解”版《大学》发掘并重视的一大精髓。结合《大学中庸熙解》和《论语熙解》读本篇文章,能让人更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熙解”力图还原到先贤的思想框架之中,将《大学》《论语》《中庸》之间的逻辑关系呈现到今人面前,让这些活思想历久弥新,重现光芒。我们将看似割裂、碎片化的言论和篇章,组合起来后,发现背后其实是一个更宏大的叙事,而且文以载道,道在事中。这在经典解读学术界是一个创举。

如果把《大学》《论语》《中庸》三本书看成一个立体的“器”,看成一个人,那么《大学》的絜矩之道是这个人的骨骼,是撑起整部“大器”的框架和原则,以及思想上的纲领。而《论语》中活生生的故事和简而润泽的文字,就是这个人的血肉之躯,用生活化、通俗化的语言,让那些道理更易于被人接受。《中庸》是一个人的灵魂,是“道心”,对应于人身体的器官,就像骨髓和大脑。三者结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毫无疑问,这三本经典就是教人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指南针。因此,我们建议国学经典的学习是先读《大学》,再学习《论语》的顺序,在学习《论语》的过程中融汇《中庸》的思想,《论语》学完后再把《中庸》过一遍。当然,后不忘学习《老子》,破执化器,回归自然属性的人。此谓上海熙华国学研究院提倡的之“新四书”。

 

 

启示:格物致知与思维的边界

1、格物致知的概念

格物致知是对事物的认知由器物到“抽象”概念的过程,也是透过表象探知事物本质的过程。比如喝水用的器具,人们将它命名为“杯子”,是为了方便人们对话沟通,物有所指。总不能总是像原始人那样努努嘴、用手指着一样东西做喝水的样子吧。人们给这个“器具”命名为“杯子”就是简单的“格物致知”,是由器物到抽象名词概念的格致过程。器具是有形物体,“知”是“杯子”这个词语,是抽象的概念,与之对应的是“喝水”这个本质。格“杯子”致知后,就可以直接说“给我来杯水”了。

自然界出现人类以前,具体事物具有的性能、规律、本质象未经开发的宝藏,静静地沉睡在具体事物之中没有被开发、认知出来,所以没有现在所谓的抽象概念。

抽象:是人类为了自己的需要,把具体事物具有的内在规定、规律、性能从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概括出来,并加以冠名形成和产生的的认识对象(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原意)。比如说,杯子,是用来喝水的容器,从前并不叫“杯子”,语言形成之前,是没有“杯子”这个概念的,“杯子”这个称谓是人与人交往和语言形成的过程中所赋予的。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人运用不同的语言,对喝水的容器的称谓也并不相同,古代叫“觚”、“瓢”,英语叫“cup”。

前面我们说过,“杯子”所对应的本质是用于“喝水”。所以,无论“杯子”的叫法怎么变,其用于“喝水”的本质不变。可以说格物致知也是“文质彬彬”的,用于“喝水”是其本质,“杯子”“Cup”等称呼则属于“文”的表象范畴。在《论语熙解》中也谈到过,“质”和人性是很难改变的,而“文”是随着社会历史自然的变化而变化的,我们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要重视这种“时措之宜”的变化。

 

2、抽象思维的演变过程

随着人类思维认识能力的提高,诸如明和暗、美和丑、好和坏、善和恶这些有具体所指的有形事物,逐步被人从客体具体事物中分解和抽象出来了,成了一个符号,一个固化词语或意思。这些判断,更多的是与人的主观思维,主观认识相关联。同样一件事情,很难说它是的好或者坏,你觉得好的,别人可能觉得坏;同样,别人觉得好的,你不喜欢,也可能觉得坏。

比如,虽然在文字称谓上可以区分所谓君子与小人,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找到君子与小人明显的分界线(除非大德或大奸大恶之人)。一个人做事情,可能有时是小人行为,有时候又是君子行为,在一个范围内是小人,但是放到更大的范围,用权变之道来思考,又可称得上是君子(比如管仲)。事物产生差别的原因,是因为人为地给事物画了一条边界线。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