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1.2 4.3折 ¥ 49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周作人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ISBN9787569922967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27851011
上书时间2024-11-21
代序
井上红梅:采访周作人
问:您这次是为什么来日本?
答:我在北京大学外国文学科(英、德、法、日文学)讲授日本文学,很久没来日本了,这次是利用暑假来搜集材料。
问:日本文学的课程是怎样划分的?
答:从现代日语回溯到《万叶集》。《万叶集》每周两课时,一年讲完,所以只能讲个大概。讲授这门课的是这次一起来日本的徐祖正先生 。
问:《万叶集》与苗族的山歌等等好像有类似之处。您怎样认为?
答:是吗?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万叶集》与《诗经》有类似之处。在率真地表达感情这方面,古人的共通点很多吧。
问:日语中的“汉音”是一种特殊的东西。先生对此有何高见?
答:有人说日语中保留着许多唐代的发音,对于唐音研究颇有参考价值。学习日语初两年会觉得很容易,但越是深入就越难。法语德语倒是让人觉得简单。
问:中国有没有和谣曲、能乐 类似的东西?
答:昆曲有些类似,但昆曲是近代的东西。
问:昆曲里有没有佛教的厌世思想?
答:昆曲是虽然也有思凡、白蛇传等吸收了佛教思想的作品,但大部分还是有所不同。或许是因为受到了道教的现世思想的浸染。
问:现代日语的教材是哪些作品?
答:基本是明治文学。大部分尚未被译成汉语。例如幸田露伴、夏目漱石、高滨虚子、田山花袋、志贺直哉、佐藤春夫、长冢节等等。长冢节的《土》等作品很受学生欢迎。
问:被翻译成中文的一般是什么样的作品?
答:初武者小路实笃的作品颇受欢迎。那是因为五四运动时期对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产生共鸣的人很多。文学理论方面当时也是托尔斯泰的文学理论受重视。岛崎藤村、国本田独步、芥川龙之介、有岛武郎等人的作品也有翻译。菊池宽的作品被翻译过去的全是通俗小说,其中包括《再与我接个吻吧》等等。现在左派正在大量翻译普罗文学 ,例如林房雄、小林多喜二、藤森成吉、德永直等人的作品。
问:尾崎红叶、泉镜花、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等,您觉得这类作品怎么样?
答:不受欢迎。
问:我觉得纯粹日本风格的东西在中国并不受欢迎,中国欢迎的是外国化了的日本。是这样吗?
答:也许是那样。因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精通日语的人,读不懂。
问:先生的《域外小说集》开了外国文学介绍的先河。据说那时候还没有白话体,是使用古文忠实地进行翻译。
答:是的。那是明治四十二、三年和家兄一起翻译的。集印了五百本,结果只卖出去十本,实在可怜。出乎意料的是现在反而畅销。现在那本书由上海的群益商社出版了集和第二集。
问:在那之前林琴南大量翻译了外国小说。据说那是一种特殊的东西,称之为“改写”亦未尝不可。
答:确实是那样,我们虽然并非没有受过林琴南的影响,但从比他的古文更古的章炳麟的古文中接受的东西多。不过,我们是打算在尽量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下功夫。
周作人说“幸得生而为人”,又说“许多的人看清楚了事实却又不能抛弃理想,于是唯有烦闷 ”,然而尽管有所失望,但他依然认为“自知不是容易事,但也还想努力”。
《都是可怜的人间》中所选的《自己所能做的》《梦想之一》《教训之无用》《无谓之感慨》等文章。人生在世,皆可怜。周作人是一个“怀有理想的悲观主义者”,但他依然坚信“若要做事,只有坚忍勤进这四个字便是一切的捷诀”。
总序 周作人的“日常” 董炳月
本书代序 采访周作人
部分:幸得生而为人
自己所能做的
梦想之一
俞理初的诙谐
中年
我们的敌人
哑巴礼赞
小孩的委屈
死之默想
笠翁与兼好法师
第二部分:于是唯有烦闷
畏天悯人
夏夜梦
西山小品
两个鬼
教训之无用
无谓之感慨
中国的思想问题
关于宽容
医师礼赞
心中
关于失恋
关于孟母
关于英雄崇拜
祖先崇拜
第三部分:日常的悲剧,平凡的伟大
若子的病
若子的死
死法
志摩纪念
关于范爱农
武者先生和我
怀废名
玄同纪念
记杜逢辰君的事
半农纪念
第四部分:自知不是容易事,但也还想努力
谈儒家
《苦茶随笔》小引
贵族的与平民的
爱的创作
论骂人
女人骂街
论妒妇
论泄气
三天
卖药
半春
模糊
情理
辩解
宣传
常识
周作人说“幸得生而为人”,又说“许多的人看清楚了事实却又不能抛弃理想,于是唯有烦闷 ”,然而尽管有所失望,但他依然认为“自知不是容易事,但也还想努力”。
死之默想
四世纪时希腊厌世诗人巴拉达思作有一首小诗道,
(Polla laleis,anthrōpe.——Palladas)
“你太饶舌了,人呵,不久将睡在地下;
住口罢,你生存时且思索那死。”
这是很有意思的话。关于死的问题,我无事时也曾默想过,(但不坐在树下,大抵是在车上,)可是想不出什么来,——这或者因为我是个“乐天的诗人”的缘故吧。但其实我何尝一定崇拜死,有如曹慕管君,不过我不很能够感到死之神秘,所以不觉得有思索十日十夜之必要,于形而上的方面也就不能有所饶舌了。
窃察世人怕死的原因,自有种种不同,“以愚观之”可以定为三项,其一是怕死时的苦痛,其二是舍不得人世的快乐,其三是顾虑家族。苦痛比死还可怕,这是实在的事情。十多年前有一个远房的伯母,十分困苦,在十二月底想投河寻死,(我们乡间的河是经冬不冻的,)但是投了下去,她随即走了上来,说是因为水太冷了。有些人要笑她痴也未可知,但这却是真实的人情。倘若有人能够切实保证,诚如某生物学家所说,被猛兽咬死痒苏苏地狠是愉快,我想一定有许多人裹粮入山去投身饲饿虎的了。可惜这一层不能担保,有些对于别项已无留恋的人因此也就不得不稍为踌躇了。
顾虑家族,大约是怕死的原因中之较小者,因为这还有救治的方法。将来如有一日,社会制度稍加改良,除施行善种的节制以外,大家不问老幼可以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凡平常衣食住,医药教育,均由公给,此上更好的享受再由个人自己的努力去取得,那么这种顾虑就可以不要,便是夜梦也一定平安得多了。不过我所说的原是空想,实现还不知在几十百千年之后,而且到底未必实现也说不定,那么也终是远水不救近火,没有什么用处。比较确实的办法还是设法发财,也可以救济这个忧虑。为得安闲的死而求发财,倒是狠高雅的俗事;只是发财大不容易,不是我们都能做的事,况且天下之富人有了钱便反死不去,则此亦颇有危险也。
人世的快乐自然是狠可贪恋的,但这似乎只在青年男女才深切的感到,像我们将近“不惑”的人,尝过了凡人的苦乐,此外别无想做皇帝的野心,也就不觉得还有舍不得的快乐。我现在的快乐只想在闲时喝一杯清茶,看点新书,(虽然近来因为政府替我们储蓄,手头只有买茶的钱,)无论他是讲虫鸟的歌唱,或是记贤哲的思想,古今的刻绘,都足以使我感到人生的欣幸。然而朋友来谈天的时候,也就放下书卷,何况“无私神女”(Atropos)的命令呢?我们看路上许多乞丐,都已没有生人乐趣,却是苦苦的要活着,可见快乐未必是怕死的重大原因:或者舍不得人世的苦辛也足以叫人留恋这个尘世罢。讲到他们,实在已是了无牵挂,大可“来去自由”,实际却不能如此,倘若不是为了上边所说的原因,一定是因为怕河水比彻骨的北风更冷的缘故了?
对于“不死”的问题,又有什么意见呢?因为少年时当过五六年的水兵,头脑中多少受了唯物论的影响,总觉得造不起“不死”这个观念来,虽然我狠喜欢听荒唐的神话。即使照神话故事所讲,那种长生不老的生活我也一点儿都不喜欢。住在冷冰冰的金门玉阶的屋里,吃着五香牛肉一类的麟肝凤脯,天天游手好闲,不在松树下着棋,便同金童玉女厮混,也不见得有什么趣味,况且永远如此,更是单调而且困倦了。又听人说,仙家的时间是与凡人不同的,诗云,“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所以烂柯山下的六十年在棋边只是半个时辰耳,那里会有日子太长之感呢?但是由我看来,仙人活了二百万岁也只抵得人间的四十春秋,这样浪费时间无裨实际的生活,殊不值得费尽了心机去求得他;倘若二百万年后劫波到来,就此溘然,将被五十岁的凡夫所笑。较好一点的还是那西方凤鸟(Phoenix)的办法,活上五百年,便尔蜕去,化为幼凤,这样的轮回倒很好玩的,——可惜他们是只此一家,别人不能仿作。大约我们还只好在这被容许的时光中,就这平凡的境地中,寻得些须的安闲悦乐,即是无上幸福;至于“死后,如何?”的问题,乃是神秘派诗人的领域,我们平凡人对于成仙做鬼都不关心,于此自然就没有什么兴趣了。中国*好的散文家是周作人。
——鲁迅
周氏的为人和容貌态度十分温和,是一种阴性的、女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