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8 3.2折 ¥ 25 全新
库存13件
作者[美]欧内斯特·海明威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6121
出版时间2019-03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26924819
上书时间2024-11-21
译者序
欧内斯特·海明威于1899年7月21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市西郊的橡树园镇。他父亲是医生,酷爱钓鱼、打猎,母亲则爱好音乐、美术。由于受父母亲的影响,海明威从小就兴趣广泛,尤其喜欢摆弄枪支,常到密执安州北部的树林地带打猎、钓鱼。上高中时,海明威热衷于参加学校的拳击、足球等体育运动,同时还参加学校的演讲协会和乐队,并向校报、校刊积极投稿,很早就显示出他在体育和写作方面的才华。17岁中学毕业后,海明威没有顺从父母要他上大学的愿望,跑到堪萨斯城应征入伍,因年龄问题遭到拒绝后,他到该市的《星报》当记者,并把自己的年龄增加了一岁。当记者期间,海明威不仅加深了对社会的了解,还学会了怎样撰写简洁有力的新闻报道,为他以后文学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18年5月,海明威报名参加美国红十字会战地救护队,6月随救护队开赴欧洲战场,来到意大利当救护车司机,7月8日被炮弹炸伤双腿,住进米兰一家医院。经过十多次手术,他的腿伤终于治愈,便带着一只铝膝盖和意大利政府授予他的两枚勋章,加入了意大利陆军。然而,战争给他心灵造成的创伤是永远难以愈合的,加上他在意大利疗养期间爱上了一位美国护士,可这位护士战后却嫁给了他人,使海明威越发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刺激。
1919年初返回家乡,海明威只好重操旧业,到加拿大多伦多《星报》当记者。1921年,他与哈德莉·理查森结婚后,一同赴巴黎担任该报驻法特派记者。在此期间,海明威结识了许多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特别是许多旅居巴黎的美国作家,如格特鲁德·斯泰因、舍伍德·安德森、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埃兹拉·庞德等。以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等为代表的一批美国青年,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目睹了人类一场空前的大屠杀,经历了种种苦难,因而对社会、人生大为失望,便通过创作小说描写战争的残酷,表现出一种迷惘、彷徨和失望的情绪。斯泰因称他们为“迷惘的一代”。
海明威的文学创作之路,是从短篇小说和诗歌开始的。1923年,他在巴黎发表了处女作《三个故事和十首诗》,但却没有引起反响。两年后,他又发表了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全书由18个短篇小说组成,描写主人公尼克·亚当斯从孩提时代到战后带着战争创伤退伍还乡的成长经历,初步显示了海明威凝练、独特的叙事艺术和写作风格,引起了评论界的注意。不过真正使他一举成名的,还是他于1926年发表的部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小说描写次世界大战后一批青年流落欧洲的情景,反映战争给青年一代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创伤,以及他们对生活和前途的失落感和幻灭感。因此,该书发表后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海明威也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
1927年,海明威辞去报社工作,潜心写作,同年发表了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在收入其中的《杀手》《打不败的人》《五万大洋》等著名短篇中,海明威塑造了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硬汉性格”的人物,对此后美国通俗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与此同时,海明威着手创作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部战争小说《永别了,武器》。1929年,《永别了,武器》终于问世,成为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涌现出来的众多反战小说中为著名的一部。海明威返美后,先在佛罗里达居住,后侨居古巴,并曾到西班牙看斗牛,到非洲猎狮子,其间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著名的包括《死在午后》(1932)、《非洲的青山》(1935)、《乞力马扎罗的雪》(1936)。1937年,海明威发表了他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有钱的和没钱的》,但不是很成功。同年,海明威再次以记者身份奔赴欧洲,采访西班牙内战,积极支持年轻的共和政府,创作了反对法西斯主义的剧本《第五纵队》(1938)。内战结束后,他回到哈瓦那,于1940年发表了他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小说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叙述了美国人乔丹奉命在一支游击队配合下炸桥的故事。跟《永别了,武器》中失去信念、没有理想的悲剧人物亨利不同,乔丹是一个具有坚强信念,并甘愿为之而献身的英雄。由此可见,《丧钟为谁而鸣》反映了海明威在创作思想上的转变,从消极反战到积极投身到正义的战争中去。小说出版后大受欢迎,被誉为“20世纪美国文学中一部真正的英雄史诗”。不过,该书也遭到了评论界的批评,有人指责海明威抛弃了他原先那种凝练、白描、纯净的艺术风格和“冰山”原则,取代的是情感的宣泄和思想的直露,因此《丧钟为谁而鸣》也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海明威在创作上走下坡路的开始。
20世纪40年代初,海明威曾来中国报道抗日战争。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富有寓意和诗化之美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小说发表后为海明威赢来了巨大的荣誉。1953年,小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瑞典皇家文学院以“精通于叙事艺术,突出地表现在他的近著《老人与海》中,同时也因为他在当代风格中所发挥的影响”为由,授予海明威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7月2日,海明威自杀身亡。
《老人与海》的基本素材,来自作者1936年4月在《乡绅》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题为“蓝海上:海湾来信”的通讯,其中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巴老渔夫出海捕到一条马林鱼,那条鱼极大,“把小船拖到很远的海上”,两天两夜后,老人才把它钩住。后来遭到鲨鱼的袭击,老人与之展开搏斗,后“累得他筋疲力尽”,鲨鱼却把能吃到的鱼肉全吃掉了。当渔民们找到老人时,他都“快气疯了”,“正在船上 哭”。
经过十多年的酝酿,海明威对这个故事进行了加工和提炼,写成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古巴渔夫,接连出海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他有生以来见到的的马林鱼。他竭尽全力,经过两天两夜的奋战,终于将大鱼捕获,绑在船边。但是在归途中,遭到鲨鱼的疯狂袭击,老人在疲惫不堪中,与鲨鱼展开了殊死搏斗,虽然杀死了好多鲨鱼,但却失去了鱼叉、船桨和舵柄,自己也受了伤。后,虽然总算击退了鲨鱼群,可是回到海港时,绑在船边的马林鱼只剩下一副空骨架。老人回到棚屋便倒头睡着了,梦中见到了狮子。
小说中的圣地亚哥是一个在重压下仍能保持优雅风度的老人,一个在精神上不可战胜的硬汉。他具有一般硬汉所共有的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特点。在长期令人难以忍受的失败中,他表现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刚强与坚毅;在与大马林鱼和鲨鱼的殊死搏斗中,他显示了超凡的体力、技艺和斗志。他是明知要失败而不怕失败的英雄,他说:“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人尽可被毁灭,但不可被打败。”他不畏失败的顽强拼搏,昭示了人类那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虽然海明威并不承认自己的作品含有什么寓意,但是文学界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老人与海》显示了作者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达到了寓言和象征的高度。正是由于这一特色,《老人与海》很可能成为海明威为不朽的传世之作。
海明威是个文体家,一个独一无二的文体家,而《老人与海》又是能集中体现海明威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在这部思想深邃、风格纯净的小说中,海明威恢复了他在《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中表现出的那种优雅、紧凑、凝练的写作风格,将他的叙事艺术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海明威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成两大特征:一是“冰山”原则,二是“电报式”文体。
海明威曾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海上的“冰山”,认为用文字直接写出来的仅仅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隐藏在水下的占冰山的“八分之七”。一个优秀的作家,就是要以简洁凝重的笔法,客观精确地描绘出意蕴深厚的生活画面,唤起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想象力,去开掘隐藏在水下的“八分之七”,对现实生活作出自己的判断。海明威说,他本来可以将《老人与海》写成一部一千多页的巨著,把渔村的每一个人物,以及他们怎样谋生,怎样出生、受教育、生孩子等过程都写进去,但实际上他献给读者的却是不到六十页的一个中篇,有关人物的背景、身世及其相互关系,仅作极其简约的交代,而集中描写老人在海上那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尽量突出主人公的行动和心理,借以彰显他那种历尽千难万险却能屹立不倒的英雄气概。
对于海明威的行文风格,英国作家赫·欧·贝茨有一个精辟之见:自19世纪亨利·詹姆斯以来一派冗繁芜杂的文风,像是附在“文学身上的乱毛”,被海明威“剪得一干二净”。他说“海明威是一个拿着一把板斧的人”,“斩伐了整座森林的冗言赘词,还原了基本枝干的清爽面目”,“通过疏疏落落、经受过锤炼的文
字,眼前豁然开朗,能有所见”。海明威的“电报式”文体,采用结构简单的句子,常是短句,或并列句,用常见的连接词联结起来。他讨厌大字眼,总是摒弃空洞、浮泛的夸饰性文字,习惯于选用具体的感性的表达方式。他总是保持冷静而克制的笔调,尽量用动作词汇来写,删去不必要的形容词,能用一字则不用两字。
我是2011年翻译《老人与海》的,在此之前,我国已出版了该书的二三十个译本,我为什么还要再来一个呢?除了我对原作有一些独到的见解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试图更加忠实有效地再现海明威的风格,向读者奉献一个更有海明威韵味的译本。
概括起来说,我现在的翻译观与前期相比,有三个主要演变和发展:
,我做文学翻译的前期,曾信奉这样的观念:译作风格应是“原作风格加上若隐若现的译者风格”。到翻译《老人与海》时,我早已放弃了这个老观念,一心只考虑如何再现作者的风格,而不再讲究自己的特色。也就是说,我要“限度地尊重作者,尽量照原作来译”。
第二,在语言的转换上,我曾信奉过“发挥译语的优势”一说,后来逐渐认识到其弊端,便转而在发挥译语的韧性和潜力上下功夫,尽量寻求两种语言的交融互补。
第三,对于作者刻意追求的艺术效果,不能随意舍弃,而应尽量加以再现。
基于这样几个原则,我在翻译《老人与海》的过程中,主要抓住这样几个环节:
一、尽量展现作者用词凝练、干脆、生动的特色。《老人与海》以老人对大马林鱼“追逐——捕获——失去”为主线,展开了跌宕起伏的描写。作者的描写常常从视觉、感觉、听觉和触觉入手,使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以及场景刻画,都达到了惊人的凝练和生动。所以,我尽量模仿作者的用词特征,以小词对小词、以具体传具体,简洁干脆,不事夸饰,更不拖泥带水。
二、尽量采取原文的表意方式。文学翻译,特别是经典文学翻译,不仅要译意(说了什么),而且要重视对表意方式(怎么说)的传译。准确而恰当地传译原文的表意方式,不仅可以更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义,而且可以展示原文的艺术美。
三、尽量遵从原文的句法结构。对于诸如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句式,我不随心所欲地加以改动,而是尽可能遵循原文的句法结构来译,借以忠实地再现原文所蕴含的思维轨迹和内在节奏。
四、尽量体现原文的陌生化手法。海明威的小说是用英语写就的,读者对象自然是英语读者。但是,小说描写的老人是古巴人,他讲的是西班牙语。于是,作者在书中插入了约二十处西班牙文词语,既借以烘托老人的身份和背景,又通过陌生感来激发兴趣和美感。对于这些外来词语,我完全尊重原文,如数保留西班牙文,并加脚注解释其义。
总之,我希望我这部新译能不同凡响,成为一部能展示原作艺术风貌的全新译作,读起来完全感受不到译者的存在,似乎是在读一本海明威本人用汉语撰写的作品。当然,契合是文学翻译的境界,好的译文不仅能充分传达原作的意蕴,而且丝毫不露生硬拗口的痕迹。
阅读《尤利西斯》那种“天书”般的意识流小说,固然是对读者阅读能力的极大挑战,阅读《老人与海》这种简洁凝练的文字,读者也不见得有多么轻松,因为你要从那简洁到不能再简洁的“八分之一”的描写中,领悟那深藏不露的“八分之七”的深厚意蕴,同样不会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他是个独自在湾流一条小船上打鱼的老人,现已出海八十四天,一条鱼也没捉到。头四十天,有个男孩跟他在一起。可是,过了四十天还没钓到一条鱼,孩子的父母便对他说,老人如今准是salaob,就是说倒霉透顶,那孩子便照他们的吩咐,上了另一条船,头一个星期就捕到三条好鱼。
孩子看见老人每天划着空船回来,心里很难受,总要走下岸去,帮他拿卷起的钓绳,或者鱼钩和鱼叉,还有绕在桅杆上的帆。帆上用面粉袋打着补丁,卷起后看上去像是标志着永远失败的旗子。
老人又瘦又憔悴,后颈上凝聚着深深的皱纹。两边脸上长着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的反光晒成的良性皮肤瘤。褐斑顺着两腮蔓延下去,由于常用绳索拉大鱼的缘故,两手都留下了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全都像没有鱼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样年深月久。
他身上的每一部分都是老迈的,除了那双眼睛,它们跟海一个颜色,喜盈盈的,从不认输。
“圣地亚哥,”他们俩从停船的地方爬上岸时,孩子对他说,“我又能跟你出海了。我家挣到了一些钱。”
老人教会了这孩子捕鱼,孩子很爱他。
“别,”老人说,“你跟了一条交好运的船。就跟下去吧。”
“可是你该记得,你有一回接连八十七天钓不到一条鱼,接着我们有三个星期天天都逮到大鱼的。”
“我记得,”老人说,“我知道你不是因为信不过而离开我的。”
“是爸爸叫我走的。我是个孩子,不能不听他的话。”
“我知道,”老人说,“这很正常。”
“他没多大信心。”
“是的,”老人说,“可是我们有。是不是?”
“是的,”孩子说,“我请你到露台酒吧喝杯啤酒吧,然后把东西拿回家。”
“干吗不?”老人说,“都是打鱼的嘛。”
他们坐在露台酒吧,不少渔夫拿老人开玩笑,老人并不生气。另外一些上了年纪的渔夫望着他,心里很难过。但是他们并不流露出来,只是客气地谈论海流,谈论钓绳投入水中的深度、持续不变的好天气以及他们的见闻。当天交了好运的渔夫都已回来,把他们的马林鱼剖开,横放在两块木板上,每块木板的一头由两个人抬着,踉踉跄跄地送到收鱼站,在那里等着冷藏车把它们送往哈瓦那的市场上。捕到鲨鱼的人们把鲨鱼送到海湾对面的鲨鱼加工厂去,吊在带钩的滑车上,除去肝脏,割掉鱼鳍,剥去外皮,把鱼肉切成一条条,以备腌制。
刮东风的时候,从海港那边的鲨鱼加工厂飘来一股腥味;但今天只有一点淡淡的气息,因为风转向了北方,后来又渐渐平息,露台上和煦宜人。
“圣地亚哥。”孩子说。
“唉。”老人说。他握着酒杯,想着多年前的事情。
“我去弄点沙丁鱼来给你明天用好吗?”
“别,你去打棒球吧。我还能划船,罗赫略会替我撒网的。”
“我很想去。我即使不能跟你一起打鱼,也想替你做点事儿。”
“你给我买了一瓶啤酒,”老人说,“你已经是个大人了。”
“你头一回带我上船时,我有多大?”
“五岁,那天我把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拖上船,它差一点把船撞得粉碎,你也差一点送了命。你还记得吗?”
“我记得鱼尾巴吧嗒吧嗒地直扑打,船上的坐板给打断了,还有你拿棍子打鱼的声音。我记得你把我直往船头上推,那儿放着湿漉漉的钓绳卷,我觉得整条船都在颤抖,听到你噼里啪啦用棍子打鱼的声音,像在砍倒一棵树,我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甜丝丝的血腥味儿。”
“你当真记得那回事呢,还是我告诉你的?”
“打从我们头一回一起出海的时候起,什么事儿我都记得清清楚楚。”
老人用他那常年日炙、充满自信和慈爱的眼睛望着他。
“你要是我的孩子,我就会带你出去闯一闯,”他说,“可你是你爸爸妈妈的孩子,你又跟了一条交好运的船。”
“我去弄沙丁鱼来好吗?我还知道上哪儿去弄四份鱼饵来。”
“我还有我今天剩下来的。我把它们放在盒子里腌上了。”
“我给你弄四条新鲜的来吧。”
“一条。”老人说。他的希望和信心从没消失过,这时就像微风乍起时那样给鼓得更足 了。
“两条吧。”孩子说。
“就两条。”老人同意了,“你不是偷来的吧?”
“我倒想去偷,”孩子说,“不过我是买来的。”
“谢谢你。”老人说。他心地单纯,不会去琢磨自己什么时候变得如此谦虚。但他知道他已经变谦虚了,还知道这并不丢脸,也无损于真正的自尊。
“看这海流,明天会是个好日子。”他说。
“你打算上哪儿?”孩子问。
“去得远远的,等风向转了再回来。我想不等天亮就出发。”
“我要设法让他也到远海去打鱼,”孩子说,“这样,你要是钓到一条足够大的鱼,我们就可以来帮你的忙。”
“他不喜欢去太远的地方打鱼。”
“是呀,”孩子说,“不过我能看见他看不见的东西,比如说有只鸟儿在觅食,我就会叫他去追鲯鳅。”
“他的眼睛那么不中用吗?”
“差不多全瞎了。”
“这就怪了,”老人说,“他从没去钓过海龟。那可伤眼睛啦。”
“可你在莫斯基托海岸钓了多年的海龟,你的眼睛还好好的。”
“我是个不同寻常的老头。”
“不过你现在还有力气对付一条真正的大鱼吗?”
“我想还有。再说还有好多诀窍呢。”
“我们把东西拿回家吧,”孩子说,“这样我才能拿了网去捉沙丁鱼。”
他们从船上拿起器具。老人扛着桅杆,孩子拿着木盒,里面盛着卷起来扎得很紧的褐色钓绳,还有鱼钩和带柄的鱼叉。盛鱼饵的盒子连同一根棍子放在船尾下面,那棍子是等把大鱼拖到船边时用来制服它们的。谁也不会来偷老人的东西,不过还是把船帆和粗钓绳拿回家为好,因为露水有害于这些东西,再说老人虽然深信当地人不会来偷他的东西,但他觉得把鱼钩和鱼叉丢在船上总是不必要的诱惑。
我对于海毫无好感。在航海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这世界上的水实在太多。我赞成荷兰人的填海。捕鲸、猎狮,各种危险性的运动,我对于这一切也完全不感兴趣。所以我自己也觉得诧异,我会这样喜欢《老人与海》。这是我所看到的国外书籍里挚爱的一本。 ——张爱玲
海明威有着一种强烈的愿望,他试图把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强加于我们,以便塑造出一种硬汉的形象……当他在梦幻中向往胜利时,那就必定会出现完全的胜利、伟大的战斗和圆满的结局。 &nb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