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50.9 7.5折 ¥ 68 全新
库存42件
作者王文化 著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9787516634707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5174199
上书时间2024-11-20
雄安新区原不过是华北平原上三个不大的县,在祖国辽阔疆土上本不引人注目,但华夏文明博大浩瀚,在这一小片区域里也蕴藏着悠远深厚的内涵。“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雄安斑斓丰富的历史,蕴含着这片土地的深层气质。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实地踏访,钩沉历史,回望雄安,这里有悠长深远的文明、璀璨丰厚的文化,有复杂纠缠的矛盾、激昂壮烈的情怀,有浩淼阡陌的变迁、日新月异的发展。抚今追昔,温故知新。寻找补缀散落碎片,窥究透视消寂故事,探索解读雄安气质。
王文化,1967年出生,天津宝坻人,新华社高级记者。1987年河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到新华社河北分社任记者。先后在工商、农村、新闻等采访部任职,发表新闻作品数百万字。现任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总编辑。
章 黄土地里的斑斓
1、雄安个故事
2、谁的荆轲
3、公孙瓒为何打烂了好牌
第二章 黑云压城城欲摧
1、雄州“特区”史
2、杨六郎其实挺郁闷
3、古地道还是个大问号
第三章 紫气关临天地阔
1、简单的丰盈
2、枷锁飘香
3、从豪侠到圣贤
4、人生赢家“陈傻子”
5、将军为何要哭
第四章:红色如何成底色
1、雁翎队记
2、张嘎正传
3、十分区
4、“高粱”红了
第五章:绿意盎然看水城
1、你是我沧桑的浪漫
2、隔岸呼唤
3、到白洋淀去
雄安新区原不过是华北平原上三个不大的县,在祖国辽阔疆土上本不引人注目,但华夏文明博大浩瀚,在这一小片区域里也蕴藏着悠远深厚的内涵。“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雄安斑斓丰富的历史,蕴含着这片土地的深层气质。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实地踏访,钩沉历史,回望雄安,这里有悠长深远的文明、璀璨丰厚的文化,有复杂纠缠的矛盾、激昂壮烈的情怀,有浩淼阡陌的变迁、日新月异的发展。抚今追昔,温故知新。寻找补缀散落碎片,窥究透视消寂故事,探索解读雄安气质。
王文化,1967年出生,天津宝坻人,新华社高级记者。1987年河北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93年南开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到新华社河北分社任记者。先后在工商、农村、新闻等采访部任职,发表新闻作品数百万字。现任新华社山西分社副社长、总编辑。
雄安个故事
燕国是雄安历史上个故事,也是一个谜。
关于燕国,古人没有留下多少信史。要讲好这故事,需要今人从碎片中搜寻求索,破解谜团。
雄安新区把“寻根”的站选在南阳遗址,很有道理。
南阳遗址距荣乌高速不远,相邻的南阳村有家不小的服装公司,村里的不少人家都在做加工服装的生意,服装业是当地支柱产业,成批服装不断由此运往城市。
这里是农村已好多年,不过早先它是一个城,一个都城。
遗址呈长方形,占地7万多平方米,高出地面,上面长满庄稼。前些年还与村子有点距离,现已和民房相邻。遗址四周有古河道,不知从哪年起村民把叫它“城坡”,也常发现些稀奇的老玩意。上世纪八十年代,文物人员进行考古调查,根据发现文物和相关文献判断,遗址或是燕都临易。
燕国盛时国土包括今河北中北部和北京、天津、辽宁大部等,都城有蓟、中都、临易、下都等。昭王招贤、苏秦合纵、乐毅伐齐……燕国往事具有生动的故事性,不过故事的许多元素并不清楚。两千多年过去,在这些故事的发生地,华丽宫室已成零砖碎瓦,峥嵘岁月只留只鳞片爪。
我们只能耐心寻找这些“碎片”,尽可能地穿越时空的迷雾,揭开笼罩在历史真实之上的面纱。
一
燕国谜雾重重。
它是周初分封的诸侯国,可建立后几百年历史,《史记》中的记录只有一句“自召公以下九世至惠侯”。从召公到惠侯这几代国君是谁?干过此啥事?很难知晓。
史学家李学勤先生曾说:“燕国历史的研究,在周朝各个主要诸侯国中,有独有的困难。这是由于史缺有间,从西周到春秋,有关燕国的记载十分稀少零碎。”
从春秋到战国,关于燕国的记载多了些,有了故事。故事真是精彩,但许多关键信息并不确切。燕国“大戏”的男一号――燕昭王,大名鼎鼎,可我们不能确定他是太子平还是公子职。“大戏”的重要场景黄金台,传说的遗址有十多处,但当初可能就没有这么一个台。
召公封燕,始封地在哪?史籍中说法不一,所指涉及河北、天津、北京,还有河南,具体地点十几个。
通过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多数学者认为在北京琉璃河。那里考证出城址始于公元前1045年,这一年也被认为是北京建城史开端。
琉璃河现建有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相关发现和依据有直观展示。考古发现还表明,琉璃河城址作为都城使用是在西周早期和中期,西周晚期就是一般居民点了。
史载,这时燕国都城是蓟,这个蓟又在哪里?
迄今为止,还没有足够的考古发现能回答这个问题。从零散史料判断,蓟大致在今天北京市区西南部分,具体位置还不好说。建国后北京的城建中,在宣武门与和平门一带发现过大量古瓦井,有考古人员提出那里就是蓟,不过尚没有充足证据让大家普遍接受。
春秋时期,燕国都城曾从蓟迁往临易,这见于《史记集解》。此书在为“桓侯七年卒,子庄公立”一句作注中说:“《世本》曰:‘桓侯徙临易’。宋忠曰:‘今河间易县是也’。”《世本》是先秦史书,汉末宋忠为之作注,在700多年前南宋后期《世本》失传。集解的作者是1500多年前刘宋的裴骃。此外,在《太平寰宇记》、《括地志》、《读史方舆纪要》等书中,都有“桓侯徙临易”的记载。
临易何在?指向还算清楚。宋忠点出河间易县,河间易县不是现在狼牙山所在的那个易县。唐李泰《括地志》中说:“易县故城在幽州归义县东南十五里,燕桓侯徙都临易是也。”据《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雄县,战国时为燕国的易邑,汉代置易县,曾属河间国,唐代改置归义县。“归义故城,在雄县西北三十五里。”
清代以来,雄县的名称和治所都没改过,也就是说临易应该在这一带。唐代易县故城(即临易)在归义东南十五公里,清代归义故城在雄县西北三十五里,唐代的一里相当于现在不足500米,清代一里相当于现在500多米,据此,有可能临易在雄县西北十多公里处。
南阳遗址在雄县县城西北11公里处。
清道光年间尚龄《吉光所见录》中说:“河间易州于败井颓垣中每有新获,动辄数千。”1981年春,文物工作者到南阳村进行考古调查。他们发现村子南、北、西三面都有古代遗址,以村南250米处遗址,为一台地,表面有很多陶片,器形有鬲、鼎、壶、罐等等。台地东部庄稼长势不好,有200多亩好几年都只能种苜蓿,他们判断可能下面地质较硬,是夯土。他们找到了写有“易市”字样的陶碗、陶纺轮、燕刀币、铜镞等,还了解到这里出土过“燕王职戈”、“西宫”铜壶和铜鼎等物。他们认为这里与燕国都城临易有关。
1982年,南阳遗址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这里又陆续发现了不少燕国器物,遗址升成“国保”。
据《史记年表》,燕桓侯在位时间是公元前697年到公元前691年。或可以说,2700年前,燕国都城从今天的北京市区迁到了今天的雄安新区。南阳遗址新进行的考古发掘,有望为这一判断提供更多依据。
据河北省文物局介绍,国家文物局在批复南阳遗址2017年考古工作计划时提出,这项工作为进一步搞清南阳遗址性质、范围和布局提供重要基础支撑。要求以大面积调查、勘探为主,以小面积发掘为辅,还应考虑建立南阳遗址考古地理信息系统,为开展长期考古和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