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岂敢自恃误后生:常迵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岂敢自恃误后生:常迵百年诞辰纪念文集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10.5 8.0折 138 全新

库存3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常迵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编委会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480884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8元

货号25170981

上书时间2024-11-20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赤子·学者·良师

 

陈旭

 

常迵教授是清华大学著名的无线电工程学

家,信息科学家,教育家。常迵教授百年诞辰

之际,编辑出版其纪念文集,是一件有意义的

大事。

 

常迵教授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

“穷通中外理,练达古今情”的教育思想对他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他上中学时,“日寇的铁骑

已踏到北平的大门”,他看到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和屈辱,因此“奋起执戈思报国,愿将热血护金瓯”,立志走上科学救国

的道路。他先后就读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之后赴美留

学,分别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学成之后,他

毅然离开美国,怀着赤子之心回到祖国。当导师对其回国表示不理解时,

他说:“我们有希望,希望在延安。”回国后,他一直在清华大学任教,

践行了他的理想,为中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奉献终生。

 

常迵教授是我国爱国进步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

 

在大学期间,他参加了“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不顾高压水龙头

喷射封锁,奋勇参加游行。在美留学期间,他关心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

运,与学友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署名信,抨击国民党反动派迫害进步师

生的暴行。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埋头教书育人,同时坚持在政治上追求进

步,于1952年加入民盟,1956年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尽管后来被错划

为“右派”,下放江西鲤鱼洲农场,他依然坚持理想和信仰。

 

1983年,他终于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光荣入党。他在《一个科技工作

者的心声》中说:“经过三十几年的追求和努力,我在政治上找了光荣的

归宿。”

 

常迵教授是我国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带动了无

线电、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他在美留学期间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热

点,如饥似渴地学习和研究新技术。留学归国后,针对国家的需求,他与

苏联专家合作开展无线电发送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参加我国台微波

多路通讯机的研制,提出了与苏联学者不同的设计方法,既面向科技前

沿,又服务于中国实际。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信息科学蓬勃发展,他一直关注其发展动态,在

国内率先开展信息科学研究。他所提出的广义拉德梅克函数系理论和信号

重构理论及其在地震勘探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他注重

团队建设,不失时机地在清华率先筹建和领导了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教研

室,设立了模式识别与智能控制专业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直到去世

前,还在撰写《信息科学的发展展望提纲》。

 

他注重国际交流,担任了国际模式识别学会的主席团成员,促使我国

新兴的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尽快走向世界。他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院士(学部委员)。

 

常迵教授是清华大学老一辈教师的优秀代表。他曾主讲“电子线

路”“电波天线”“无线电发送设备”“无线电技术基础”等多门课程。

他所编著的《无线电信号与线路原理》一书独具特色,影响深远,为高校

普遍采用。他学识渊博,擅长采用启发式教学,使学生沉浸其中。对学生

他特别着重学习方法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强调“要把问题问个底儿掉”,

“要Thinking(思考),不要只Nodding(点头)”。

 

他深入思考高等教育的问题,在1957年的《新清华》报上,以《谈谈

目前高等工业教育中的几项基本问题》为题,表述了他的办学观点,他既

不赞同全面学苏,也不同意照搬欧美,而是立足中国实际,“培养一批科

学技术的发展者和创始人”,这里面的很多看法在今天看来仍有很强的前

瞻性。他在生活上关心学生,是学生学业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在他

的倡导下,学校成立了研究生指导小组,实行指导教师集体负责制,对学

生进行全面、严格而人性化的指导。

 

1986年,常迵教授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并获“人民教师”

奖章。1989年,他领导的博士点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学成果特

等奖。

 

今天,清华大学已经进入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时期,我们正在

思考和反思我们的教育——如何通过综合改革,使学校更好地承担起人才

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合作交流的重要任务,

特别是如何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我们今天纪念常迵教授,意

在分享和学习他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他的高尚师德和优良学风,

扎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017年2月



导语摘要
本书为纪念常迵先生诞辰百年的纪念文集,内容包括常迵先生的部分照片和题词,常迵先生过去自己写的非专业性的文章和诗词,部分校内外领导和同事、学生写的纪念文章。愿先生的精神随本书的出版发行,给予更多人启示和鼓舞。

作者简介
编委会主编:贺美英编委:王普、张长水、张涛、周杰、李衍达、范宝龙、刘惠莉、李运峰、朱俊鹏、常放

目录

 


目录


 


序一


 


赤子·学者·良师  1


 


序二


 


精神丰碑,常在心间  5


 


前言


 


常迵先生传略  13


 


附:书香传家,厚德育人  42


 


 



 


岂敢自恃误后生


 


2


 



 


丹心在纸堆


 


新朋旧友如相问,一片丹心在纸堆  3


 


附:母亲的水仙花  48


 


前有一屏山  68


 


何处遥相见  88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94


 


引路人  100


 


常府琐忆  103


 


恩师  110


 


月蚀  123


 


 



 


3


 


目录


 


第二辑


 


恐无故人来


 


择一事,终一生  137


 


一碗鸡汤  139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148


 


烛烬  152


 


关山回首,风雨同舟  158


 


在西南联大剃光头的日子  166


 


恐无故人来  170


 


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173


 


患难之交  177


 


“五虎将”往事  180


 


 



 


第三辑


 


绛帐沐春风


 


“老鼠”与“大象”  187


 


夺金牌  194


 


知心师长  209


 


清华治学精神的写照  232


 


高山仰止,邻家老伯  253


 


 



 


第四辑


 


素志在求索


 


撰写硕士论文的方法问题  279


 


老牛应识前程远,不用扬鞭也奋蹄  288


 


德育与智育  291


 


信息和控制  303


 


一个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308


 


开展“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科学技术问题的研究  315


 


“农业专家系统”的研究及其应用  322


 


努力建设世界流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326


 


愿借东风勤努力  335


 


科技引领未来  338


 


附录


 


常迵教育基金管理办法  350



内容摘要
本书为纪念常迵先生诞辰百年的纪念文集,内容包括常迵先生的部分照片和题词,常迵先生过去自己写的非专业性的文章和诗词,部分校内外领导和同事、学生写的纪念文章。愿先生的精神随本书的出版发行,给予更多人启示和鼓舞。

主编推荐
编委会主编:贺美英编委:王普、张长水、张涛、周杰、李衍达、范宝龙、刘惠莉、李运峰、朱俊鹏、常放

精彩内容
第三辑 绛帐沐春风
187
“老鼠”与“大象”
李衍达  边肇祺  阎平凡1
记得在1980年10月,常先生在离别三十多年后重访波士顿城。那时,李衍达同志正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在坎布里奇,常先生异常兴奋地旧地重游,找到了他当年住过的麻省理工学院的宿舍,在哈佛大学地下室一座旧的实验室门前,他十分感慨地说,当年他们就是在这间实验室做出卓越研究成果。他还特地找到哈佛大学他们当年经常举行学术讨论会的地方,描述当年他们向对立的学术派别的学者发出邀请,在这个房间进行了激烈而又生动的辩论的情景……他的眼睛闪烁起光芒。
在他访问的两周时间里,每天晚上,常先生就挤在李衍达住的那间12平方米的卧室中,两人议论着回国后的计划,往往长谈到深夜。两人当时就计划着,回国后要将信息处理理论用于解决国内紧迫的问题——能源勘探,这是关系到我国四化建设的关键之一。
两人讨论到,现在我们的设备落后,但我们可以像他当年那样,在地下室的实验室中做出先进的研究成果。当然,我们一定要建设具有现代水平的实验室。为此,我们把当时麻省理工学院信号处理研究组的所有仪器设备一件件都记录下来,以便回国时作实验室规划时参考。两人
1 本文作者均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信号处理与模式识别教研组的教授。

媒体评论
评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