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劝儒花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劝儒花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23.3 4.9折 48 全新

库存6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冯文喜 著

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25267

出版时间2017-02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5099308

上书时间2024-11-19

当科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所写“劝儒”,为乾符二年(876),唐僖宗敕赐长溪林嵩登进士的乡名,区域涵盖闽浙边界的福鼎。自宋以降,朱子文化在域内广泛流播,传统耕读文化逐渐形成,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参阅文献,用纪实手法,对劝儒文化进行有益的发掘与审视。书中描述村落、城堡、交通、山海、物产、教育、民俗、艺术诸多方面的历史遗存,反映境内的社会、自然、人文状况,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区域大致的传统风貌与变迁。
文章结构统一,笔触细致,语言清新,情感朴实。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本书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冯文喜,1973年8月生,福建省福鼎市人,字贯之,号草堂山人。现为福鼎市文化馆馆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冯文喜书法作品集》,发表过《草堂书院》《山林絮语》《千年潋城》《漂流的航线》《姥山流传长溪茶》共三十多篇代表性散文作品。《繁华流水石矶津》获天津市第二十四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单篇散文类优秀奖。




目录
出版自叙 001
耕读草堂 001流寓石湖 006福祉桐山 011“海丝”帆影 018缔造城堡 027千年潋城 035巍巍石兰堡 043云阳城 050繁华流水石矶津 056书院时光 063塾堂兴学 069关隘处处 077山寨谈说 084村落遗风 091几家老厝 098赤溪古韵 105多彩畲族 112 “山哈”居 119镇塔留迹 126人间风雨桥 132矮墙篱落深 139“曾经沧海”图 144碑刻赏析 151俯仰笔墨 157盎然儒风 163道中传奇 168此间禅院 178感受妈祖的光芒 185太姥娘娘传说 190平倭伟业 196开鼎县令 202风雅知府 208解甲归田 215戍海情 222一生花里活 228姥山流传长溪茶 235守望白茶 243绿雪芽 251草木味 259品花香 269收获蛙鸣 277不老的海岸 283

内容摘要





本书所写“劝儒”,为乾符二年(876),唐僖宗敕赐长溪林嵩登进士的乡名,区域涵盖闽浙边界的福鼎。自宋以降,朱子文化在域内广泛流播,传统耕读文化逐渐形成,积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
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参阅文献,用纪实手法,对劝儒文化进行有益的发掘与审视。书中描述村落、城堡、交通、山海、物产、教育、民俗、艺术诸多方面的历史遗存,反映境内的社会、自然、人文状况,人们从中可以了解到一个区域大致的传统风貌与变迁。
文章结构统一,笔触细致,语言清新,情感朴实。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本书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






主编推荐
 冯文喜,1973年8月生,福建省福鼎市人,字贯之,号草堂山人。现为福鼎市文化馆馆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出版《冯文喜书法作品集》,发表过《草堂书院》《山林絮语》《千年潋城》《漂流的航线》《姥山流传长溪茶》共三十多篇代表性散文作品。《繁华流水石矶津》获天津市第二十四届“东丽杯”全国孙犁散文奖单篇散文类优秀奖。

精彩内容
 桐山周边山峦叠嶂,自然景观颇为丰富,亦为名胜。
桐山之北有御屏山,横展如屏,清郡守李拔有《御屏积翠》诗句:“古嶂如屏合,晴光积翠分。”往东北有山叫“阮家尖”,相传,古代阮侍郎兄弟卜隐于此。东部有南阳山,“俯睇长江,潆洄如带。”西北有大冈山,“峰峦秀拔,林木葱蔚。”龙山在城的西部,“蟠结数里,矫若游龙。”桐山风景秀美,历史人文积淀丰厚,最为著名的是“桐山八景”,并有留咏,成为具有文化的地方古迹。载于《福宁府志》的桐山八景诗有石湖春涨、莲花曙月、玉塘秋色、龙山霁雪、绘坪渔火、御屏积翠、双髻凌云、栖林烟雨。以清福宁知府李拨、福鼎县令萧克昌、光泽县知县吴名夏、福鼎县训导童珩的同题诗共三十三首组成。其中玉塘秋色增补桐山书院山长黄瑞鹤、绘坪渔火增补福鼎举人张为霖的同题诗各一首,栖林烟雨没有收录吴名夏的同题诗。
后来的文人雅士,还增补了昭明夕照、圆觉晓钟
两景,这样桐山八景其实有十景了。
桐山八景诗是福鼎弥足珍贵的自然人文遗产,寻访历史遗迹,吟诵诗篇,仍能感受桐山秀丽的自然画卷。
在这些诗中,我们还可以领略到石湖“燕影、鹭浴、鱼游”的自得其乐,有“渔郎”宿于“棹舟”,忙于“举网”,荷泽深处传来阵阵渔歌。
在绘坪听“渔童”吹笛,看“渔歌晚唱”。清幽的埠头渡口,灯光明灭,“兰桡泊”“芦花吹”“新火雨中残”。
在双髻山,春雨绸缪,晓雾升腾,打湿了衣袖。
可以穿过林中去采明前茶了,仍感倒春寒的威力。栖林佳景嫣然,古木扶疏。“烟雨残”“一树白漫漫”,有樵夫踏着暮色归来,“清磬出幽檀”,是另一番景致。
北雁南归,秋高气爽,最忆是玉塘,“露后黄橙熟,霜前晚稻香。”冬日,龙山下雪了,次日天晴,那是“山家银作瓦,岭树玉为林”的世界。
在这组诗中,还出现“柳浪、桃花、碧莲、菡萏、藕船、稠桑、菊黄、绿杨、丹枫、芙蓉、紫荆、梅花”,众多的花卉林木,色彩斑斓。
“堤上、问津、渡口、桥面、远浦、渔庄、田畴、湖堤、池塘、村墟、远壑、飞瀑”,传统村落,自然生态景致,依然令人向往。
根据民国《福鼎县志》载,福鼎县名,取于《易·杂卦》“鼎新”之意,即在福宁府增设一个县而得名。另外一种说法是,县名得意于太姥山覆鼎峰,“覆”音同“福”,故以“福鼎”名县。
福鼎居于闽浙边界,陆路北达分水关,水路东通烽火门,有“全闽锁钥”之称。西北有叠石山、分水山,雄秀一方。叠石隘、分水关为闽浙分界地,蜿蜒磅礴。
桐山形胜,合山前、龙山两溪总名桐山溪,两溪左右夹城,又名“夹城溪”,《福宁府志》称“群峰环拱,两水襟流”,水汇后胆港人海。境内分布桥梁
十余座,行旅往来,络绎不绝。
桐江溪长水阔,每年端午,龙舟竞渡,持续三日,江岸观者如潮,成为桐城一大习俗。巽城、前岐、
秦屿等埠头,每年也都上演划龙舟。
在《福鼎县志·风俗》就有记载端午节习俗“数日内,尤尚龙舟竞渡”,桐江划龙舟在水头美,上通桐山渡,下达小巽渡,一时龙舟争流,蔚为壮观。现存光绪九年(1883)《重修神宫碑记》载,桐江水头美划龙舟始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时有盐仓前的田租作为竞渡费用,以资助这项民俗活动,形成“每逢端阳竞渡,颇具水头之胜”。
康熙时,桐江只备有两只龙船,在埠头专门设有船厂制作。直到光绪以后,民众还抽取埠头、水磨例年租金及捐金,开展龙舟竞渡。端阳竞渡成为桐江上盛大的一道民俗,现在参与竞渡的龙舟规模扩大到四五只,习俗一直保持延续至今。
桐山物产丰饶,农产品最为出名的是桐山芋,也
有叫“山前芋”,以荷溪、何坑一带所产芋头大、品
质好,最为称道。
福鼎沿海产制紫菜,上好的有“石兰紫菜”,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开始已等身贡品。如《宋史》所载,建炎三年(1129),福州府就上贡有荔枝、鹿角菜、紫菜。
境内又有“银、铜、葛越之产,茶、盐、海物之饶”,分布有玉林银场、盐场。在《清史稿》中载,东路福宁府属五州县,南路闽侯二县,归商办,号“商帮”。包与商办,名“朴户”。至清末民初,福鼎盛产烟叶、茶,走贩海运,靠渡轮直达各埠。
桐山历史人文积淀丰厚,著作灿然。自桐江往南,海水波痕相接一百海里处,即秦川湾。清乾嘉时期
,这处天然良港培育了金向水、余双髯、郑光天、陶自超、王孙扬、林元燮、陈一田、叶信祥八位先生,人称“苍葭八君子”。
桐江哺育一代代学术名士,在著作上,经类的主要有: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高昙撰三卷《易说》《乾道会要》,宋孙调撰《易解》《书解》《左氏春秋事类》《尚书发题》《诗口义》《中庸发题》,元泰定元年进士林仲节撰《书经义》。
史类的主要有:清人邱椿撰《太姥指掌》、王孙恭撰《太姥续志》、余耀撰《才山草木志》、县知事谭抡修《福鼎县志》、知事黄鼎翰监修《福鼎县乡土
志》。
另外,还有子、集无计,无不闪烁历史人文智慧。
P15-17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