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红旗下(老舍珍贵遗作,手稿底本点校,自传体长篇小说)
  • 正红旗下(老舍珍贵遗作,手稿底本点校,自传体长篇小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红旗下(老舍珍贵遗作,手稿底本点校,自传体长篇小说)

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10.2 4.1折 25 全新

库存124件

天津武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老舍,果麦文化 出品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1111346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5元

货号24157231

上书时间2024-11-19

当科图书专营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正红旗下》是老舍未完自传体长篇小说遗作,手稿共十一章,一百六十四页。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老舍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这部作品与他的人生,戛然而止。

老舍为旗人,隶属“满洲八旗”的“正红旗”,这也是书名的由来。老舍从出生写起,当时正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眼看着大清王朝走向没落,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们也在末路挣扎……随着义和团兴起,洋人到来,北京老百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个个人物在老舍笔下栩栩如生:老实巴交的父亲、善良正直的王掌柜、尖酸刻薄的姑母、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妄自尊大的牛牧师……这些身处在动荡历史洪流中的大清子民,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


小说家、剧作家。


1899 年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


1918 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校长;


1924 年赴英,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正式开始文学创作;


1930 年归国,先后任教于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


1937 年奔赴国难,直至抗战胜利;


1966 年8 月24 日午夜,自沉太平湖。


代表作


《骆驼祥子》(1936)


《四世同堂》(1944-1948)


《茶馆》(1957)


《正红旗下》(1962)


 



目录
《正红旗下》无目录

内容摘要

 


《正红旗下》是老舍未完自传体长篇小说遗作,手稿共十一章,一百六十四页。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老舍自沉于北京太平湖,这部作品与他的人生,戛然而止。


老舍为旗人,隶属“满洲八旗”的“正红旗”,这也是书名的由来。老舍从出生写起,当时正是清朝末年,社会动荡,民生凋敝。眼看着大清王朝走向没落,养尊处优的八旗子弟们也在末路挣扎……随着义和团兴起,洋人到来,北京老百姓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个个人物在老舍笔下栩栩如生:老实巴交的父亲、善良正直的王掌柜、尖酸刻薄的姑母、聪明能干的福海二哥、妄自尊大的牛牧师……这些身处在动荡历史洪流中的大清子民,都走向了不同的命运……



主编推荐

 

老舍(1899-1966)

小说家、剧作家。

1899 年生于北京,原名舒庆春,满族正红旗人;

1918 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任小学校长;

1924 年赴英,任教于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正式开始文学创作;

1930 年归国,先后任教于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

1937 年奔赴国难,直至抗战胜利;

1966 年8 月24 日午夜,自沉太平湖。

代表作

《骆驼祥子》(1936)

《四世同堂》(1944-1948)

《茶馆》(1957)

《正红旗下》(1962)

 



精彩内容
假若我姑母和我大姐的婆母现在还活着,我相信她们还会时常争辩:到底在我降生的那一晚上,我的母亲是因生我而昏

迷过去了呢,还是她受了煤气。

幸而这两位老太太都遵循着自然规律,到时候就被亲友们护送到坟地里去;要不然,不论我庆祝自己的花甲之喜,还是古稀大寿,我心中都不会十分平安。是呀,假若大姐婆婆的说法十分正确,我便根本不存在啊!

似乎有声明一下的必要:我生的迟了些,而大姐又出阁早了些,所以我一出世,大姐已有了婆婆,而且是一位有比金刚石还坚硬的成见的婆婆。是,她的成见是那么深,我简直地不敢叫她看见我。只要她一眼看到我,她便立刻把屋门和窗子都打开,往外散放煤气!

还要声明一下:这并不是为来个对比,贬低大姐婆婆,以便高抬我的姑母。那用不着。说真的,姑母对于我的存在与否,并不十分关心;要不然,到后来,她的烟袋锅子为什么常常敲在我的头上,便有些费解了。是呀, 我长着一个脑袋,不是一块破砖头!

尽管如此,姑母可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我大姐的婆婆进行激辩。按照她的说法,我的母亲是因为生我,失血过多,而昏了过去的。据我后来调查,姑母的说法颇为正确,因为自从她中年居孀以后,就搬到我家来住,不可能不掌握些手的消息与资料。我的啼哭,吵得她不能安眠。那么,我一定不会是

一股煤气!

我也调查清楚:自从姑母搬到我家来,虽然各过各的日子,她可是以大姑子的名义支使我的母亲给她沏茶灌水,擦桌子扫地,名正言顺,心安理得。她的确应该心安理得,我也不便给她造谣:想想看,在那年月,一位大姑子而不欺负兄弟媳妇,还怎么算作大姑子呢?

在我降生前后,母亲当然不可能照常伺候大姑子,这就难怪在我还没落草儿,姑母便对我不大满意了。不过,不管她多么自私,我可也不能不多少地感激她:假若不是她肯和大姐婆婆力战,甚至于混战,我的生日与时辰也许会发生些混乱,其说不一了。我舍不得那个良辰吉日!

那的确是良辰吉日!就是到后来,姑母在敲了我三烟锅子之后,她也不能不稍加考虑,应否继续努力。她不能不想想,我是腊月二十三日酉时,全北京的人,包括着皇上和文武大臣,都在欢送灶王爷上天的时刻降生的呀!

在那年代,北京在没有月色的夜间,实在黑的可怕。大街上没有电灯,小胡同里也没有个亮儿,人们晚间出去若不打着灯笼,就会越走越怕,越怕越慌,迷失在黑暗里,找不着家。有时候,他们会在一个地方转来转去,一直转一夜。按照那时代的科学说法,这叫作“鬼打墙”。

可是,在我降生的那一晚上,全北京的男女,千真万确,没有一个遇上“鬼打墙”的!当然,那一晚上,在这儿或那儿,也有饿死的、冻死的,和被杀死的。但是,这都与鬼毫无关系。鬼,不管多么顽强的鬼,在那一晚上都在家里休息,不敢出来,也就无从给夜行客打一堵墙,欣赏他们来回转圈圈了。

大街上有多少卖糖瓜与关东糖的呀!天一黑,他们便点上灯笼,把摊子或车子照得亮堂堂的。天越黑,他们吆喝的越起劲,洪亮而急切。过了定更,大家就差不多祭完了灶王,糖还卖给谁去呢!就凭这一片卖糖的声音,那么洪亮,那么急切,胆子的鬼也不敢轻易出来,更甭说那些胆子不大的了—— 据说,鬼也有胆量很小很小的。

再听吧,从五六点钟起,已有稀疏的爆竹声。到了酉时左右(就是我降生的伟大时辰),连铺户带人家一齐放起鞭炮,不用说鬼,就连黑、黄、大、小的狗都吓得躲在屋里打哆嗦。花炮的光亮冲破了黑暗的天空,一闪一闪,能够使人看见远处的树梢儿。每家院子里都亮那么一阵:把灶王像请到院中来,燃起高香与柏枝,灶王就急忙吃点关东糖,化为灰烬,飞上天宫。

灶王爷上了天,我却落了地。这不能不叫姑母思索思索:“这小子的来历不小哇!说不定,灶王爷身旁的小童儿因为贪吃糖果,没来得及上天,就留在这里了呢!”这么一想,姑母对我就不能不在讨厌之中,还有那么一点点敬意!



媒体评论

 

老舍先生的书桌是红木三屉桌,他把《正红旗下》手稿放在书桌中间那个抽屉里,这是一个重要的地方,拉开抽屉就是它。足见老舍先生对它的重视,虽然没写完,但就一直这么放着,直到生命后一刻,宛如随时都会返回到继续创作的样子。

——舒乙

我发现老舍小说中的深度、激情和幽默都是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

据我接触到的文学情报,目前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朱光潜

老舍是市民文学的代表,独特的下层生活经验,使得老舍对北京市民的性格和生活有着深入的了解和体会,老舍作品中的爱与恨同市民社会中的爱与恨是一致的。

——陈思和

老舍显然已经认定,在一个病态社会里,要改善无产阶级的处境就得要集体行动;如果这个阶级有人要用自己的力量来求发展,只突然加速他自己的灭亡而已……毫无疑问,老舍是把社会批判当做小说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夏志清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