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正版 急速发货
¥ 21.5 6.0折 ¥ 36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狄春红
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348779
出版时间2016-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6元
货号24037059
上书时间2024-11-19
前 言
为满足制冷与空调相关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编者结合我国制冷空调行业发展现状及相关职业技术岗位的要求,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选取与制冷技术理论相关的内容进行编写。
全书共8个学习情境,内容包括制冷剂、载冷剂、蓄冷剂与润滑油,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多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复叠式制冷循环,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热泵原理,蓄冷和蓄热系统,以及蒸气喷射式制冷、吸附式制冷、涡流管制冷、热电制冷、空气膨胀制冷等制冷方法。此外,本书每一个学习情境都增加了相应的实际应用案例,以供读者参考。
为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引导学生自学,本书每一个学习情境后面配有思考与练习题,且有部分习题要求学生到制冷设备所在商场、企事业单位冷库及中央空调现场完成。
全书由辽宁阜新高等专科学校狄春红副教授担任主编,由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邵长波副教授担任主审。其中,狄春红编写学习情境一、二、三、六、七、八及附录部分,郑州轻工业学院李改莲副教授编写学习情境四,山东日照市机电工程学校刘瑞新讲师编写学习情境五。全书由狄春红统稿。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6年6月模块一 制冷剂的发展史
19世纪中期出现了机械制冷。雅各布·帕金斯(JacobPerkins)在1834年建造了世界上首台实用机器。该机器用乙醚作制冷剂,是一种蒸气压缩系统。二氧化碳(CO2)和氨(NH3)分别在1866年和1873年首次被用作制冷剂。其他化学制品包括化学氰(石油醚和石脑油)、二氧化硫(R764)和甲醚,曾被作为蒸气压缩用制冷剂,其应用限于工业过程。多数食物仍用冬天收集或工业制备的冰块来保存。
20世纪初,制冷系统开始作为大型建筑的空气调节手段。位于德克萨斯圣安东尼奥的梅兰大厦是个全空调高层办公楼。
1926年,托马斯·米奇尼(Thomas Midgely)开发了首台CFC(氯氟碳)机器,使用R12. CFC族(氯氟碳)制冷剂,该制冷剂不可燃、无毒(和二氧化硫相比)并且能效高。该机器于1931年开始商业生产并很快进入家用。威利斯·开利(Willis Carrier)开发了台商用离心式制冷机,开创了制冷和空调的纪元。
20世纪30年代,一系列卤代烃制冷剂相继出现,杜邦公司将其命名为氟利昂(Freon)。这些物质性能优良、无毒、不燃,能适应不同的温度区域,显著地改善了制冷机的性能。之后,有几种制冷剂在空调中普遍被应用,包括CFC-11、CFC-12、CFC-113、CFC-114和HCFC-22。
20世纪50年代,开始使用共沸制冷剂。
20世纪60年代,开始使用非共沸制冷剂。
空调工业从“幼小”成长为几十亿美元的产业,使用的都是以上几种制冷剂。到1963年,这些制冷剂产量占到整个有机氟工业产量的98%。
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臭氧层变薄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CFC族物质的大量使用要承担部分责任。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要求淘汰CFC和HCFC族制冷剂。新的解决方案是开发HFC族制冷剂,来担当制冷剂的主要角色。HCFC族制冷剂作为过渡方案继续使用并将逐渐被淘汰。
20世纪90年代,全球变暖对地球生命构成了新的威胁。虽然全球变暖的因素很多,但因为空调、冷柜制冷能耗巨大(约占美国建筑物总能耗的 1/3),且许多制冷剂本身就是温室气体,因此制冷剂被列入了讨论范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