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一楣月下窗》的前身是《迦陵频伽》,因为再版的缘故,改名为此。是的,迦陵频伽是一只神鸟,有悦耳的歌声,据说其音和雅,听者无厌。这本书有六个专辑:“仿佛听到地藏王”部分即是和雅心音;“一楣月下窗”部分是诗心;“时光手里的牌”部分是回乡引出的关于老、关于告别、关于愧疚的那一些些感喟;“云朵在歌唱”部分是行脚札记;“关山”部分是2007年到2010年这三年以来的泅渡自语;“走到雷音去”部分则是一组借他人书画抒心中块垒的文字。林林总总,是散文,也是内心的映现。
我们是问句,也是答案;是观众,也是演员。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你若得到了真本领,与你善护心地一定密不可分
生命不是虚幻的,生命是自然开始的延续;
生命不是被禁锢的,生命是奔放和自由。
一个人的命运,真正承担责任的,唯有他自己。
作者简介
程然,笔名兰若与晚虫,曾担任CCTV《中国人口》栏目编导,现为专职编剧、作家。
著有散文集:《莲花次第开放》(荣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一心一意来奉茶》《不可戏谑的时光》《一楣月下窗》。
电子邮箱
Chengran21@126.com
个人主页
http://blog.sina.com.cn/lanruoyuwanchong
目录
自序
辑 一楣月下窗
一楣月下窗
吉光片羽
蜘蛛
渡船
列席
粉色
魔法师
无题
荆棘鸟
适度光明
第二辑 时光手里的牌
百宝箱
故乡不在原地,她在心里
八月桂花香
吉屋出售
解梦
长者
时光手里的牌
对你说抱歉
第三辑 云朵在歌唱
云朵在歌唱
从西宁到麦加
槐花雨
菩萨干吗去了呀?
泰山月落
通教寺的镜子
跑江湖之景德镇
小白的路线
大红袍茶馆
小喻的莲花
遇见诗和美
鼎沸人世传清音
冬至南海
清凉山的翅膀
第四辑 关山
围城里的心
寂止
戒之妙德
忆念
请息交以绝游
何处观心
小心火烛
放逸
觉照
境遇
求同存异
所谓知己
事以秘成
那些逆缘
断有
自然感降,所愿辄得
关山
谎言
天性
但愿吾儿愚且鲁
撕掉标签做自己
闭门即是关房
心病
关于恐惧
旷远处,一人独静
神仙记
晕眩
往生咒
问疾
万圣节玩笑
活在珍贵的人间
生死都是礼物
是谁的泪噙在我眼眶
沉舟侧畔千帆过
第五辑 仿佛听到地藏王
竹笛琵琶侧耳听
厌倦和澄澈
行走,即为归乡
仿佛听到地藏王
音声海里传深情
云水吟,寒山道
琅琊山,醉翁亭
沉默的一个
云中振翅
遇见桫椤花
在枪炮和烛火中辨认
第六辑 走到雷音去
史铁生的药引子
韦尔乔医生
痛苦和光辉
微观见深渊
潜水钟与蝴蝶
这般清滋味,料得少人知
走到雷音去
后记
内容摘要
《一楣月下窗》的前身是《迦陵频伽》,因为再版的缘故,改名为此。是的,迦陵频伽是一只神鸟,有悦耳的歌声,据说其音和雅,听者无厌。这本书有六个专辑:“仿佛听到地藏王”部分即是和雅心音;“一楣月下窗”部分是诗心;“时光手里的牌”部分是回乡引出的关于老、关于告别、关于愧疚的那一些些感喟;“云朵在歌唱”部分是行脚札记;“关山”部分是2007年到2010年这三年以来的泅渡自语;“走到雷音去”部分则是一组借他人书画抒心中块垒的文字。林林总总,是散文,也是内心的映现。
我们是问句,也是答案;是观众,也是演员。
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
你若得到了真本领,与你善护心地一定密不可分
生命不是虚幻的,生命是自然开始的延续;
生命不是被禁锢的,生命是奔放和自由。
一个人的命运,真正承担责任的,唯有他自己。
主编推荐
程然,笔名兰若与晚虫,曾担任CCTV《中国人口》栏目编导,现为专职编剧、作家。
著有散文集:《莲花次第开放》(荣获第三届冰心散文奖)《一心一意来奉茶》《不可戏谑的时光》《一楣月下窗》。
电子邮箱
Chengran21@126.com
个人主页
http://blog.sina.com.cn/lanruoyuwanchong
精彩内容
冬天里的五台,少了喧闹的旅游者,该是怎样清冽威仪的修行时光啊。
后来又去过多次。几乎都是陪朋友们去请法事。
她们的至交、父亲、弟弟和孩子去世了,成为不安的原因。我看见这些朋友们或至诚叩拜,或悄悄泪流,与那些情牵的亲友做告别。
每一次的遭遇见闻,都令我的修行盲区得到扫荡。
回,是不信佛的朋友来说意外,我和几位同修发起放生和念经回向的活动,希望能为垂危的女孩子尽力。三个月过后,一直昏睡的女孩长眠。我告诉她的朋友去请做佛事超度。
但这个事情干我,成了很长时间的心结。似乎因为女孩的逝去,我们的努力也彰示了无力与无奈。人们期待的奇迹并未发生。
直到有一天,一位同修貌似不经意地为我解说,修行修出功利心也是有的。不在因地里观察,却斤斤计较果报的改变,难道不是妄执吗? 所谓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我倒是听到过多次。
但发生到一件具体的事情里,才惊觉出自己的执着。同修不留情面,对我说,你有烦恼,会不会是因为法执?会不会为了维护你理解的教义,怕人们因此失去对佛法的信心和热情,而引咎自责呢? 羞愧令我不能答。
每个人与真理的相遇,都各有因缘。我们在彼此的路上,只是助力。这种力量或正面或反面,有时是推动,有时是阻碍,归根结底,是个人的因缘所致。我们夸大助力,忽视因缘,以己见来代替正见,当然会烦恼丛生。所谓真理,永远都在那一岸等待着,我们去投奔,或早或晚,急不得,计较不得,攀比不得。
倒是那不信佛的人写下了通教寺佛事,在那告别的佛事中,她说她觉得平静而温暖。现在想来,未尝不是一种安慰。
逝者长已矣。活着的人却还要继续前行。我的些微苦恼,经由通教寺,被照彻根源。
又一回。带着好友去做佛事。她失去了孩子。却遇到了寺庙里的一位居士呵斥我们。居士的本意当然并非呵斥,她以为我们是游客,而那个时候师父们正在殿中念经,我们走到了大殿外,正要在空地上的蒲团礼佛,护法心切的她大声地轰赶我们。习性里的愤怒又抬了头。我和居士争执起来。当着我的好友,和另一些闻声来劝说的老居士。
于我的私心里,是心疼自己的朋友身心俱痛,走投无路,对佛教也没有什么概念的她是次来这个寺院,我希望一切顺遂,不料却又见识了法执更甚的居士。
我做得不好,反令对方烦恼。而好友也含泪解劝。那个情形令我难堪,仿佛是我受了伤,走投无路了。老居士们告诉我那位居士有病在身,也是来寺院帮忙。修得好修不好,都不代表寺院,寺院的庙门总是向所有受苦的人敞开的。一句话,我和好友都掉了泪。
我后来深深地愧悔。
老话里“五十步笑百步”,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吧。我指摘居士不应法执,应该予不信佛初来的人以耐心、轻柔的引导:而我自己呢?为什么会着急生气?只怕给好友一个学佛人都是好人的初衷打了折扣?我是太想让别人都找到心灵的依归,而做了卫道士。
不想,道无需我们这些尚不了道的人来保卫。
道,也不是我们这些人能来光荣,或能来抹黑的。
道在那里,我们尚在这里。
道从来不会被添加或者被损伤。添加或损伤是我们自心的投射。P76-77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