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 新编大学化学实验 颜朝国 本册主编;刁国旺 丛书总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文轩正规授权,正版保障
¥
11.43
4.6折
¥
25
全新
库存8件
作者颜朝国 本册主编;刁国旺 丛书总主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4229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5元
货号1201377365
上书时间2024-09-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颜朝国,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颜朝国于1977年考入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读本科,1982年扬州师范学院化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并留校担任有机化学教研室教师。1992-1995年为南开大学化学系博士研究生,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曾在香港中文大学,德国Heidelberg University和美国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9月回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工作至今。现为化学化工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有机化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研究,从事金属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和超分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发表研究论文100多篇。担任有机化学教研室主任的工作,和教研室全体教师一起开展了有机化学的课程建设和有机化学教学的研究和课程改革方面的工作,有机化学被评为江苏省二类优 秀课程和扬州大学精品课程。长期担任化学化工学院各个专业本科生的有机化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近年来采用英文版有机化学教材,进行有机化学的双语教学。
目录
部分综合性实验1
实验1.14A分子筛的合成及吸水性能测定1
实验1.2BaTiO3纳米粉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表征4
实验1.3聚苯胺-葡萄糖生物传感器的制备与表征6
实验1.4微乳液中反式1-2-二苯乙烯的光异构化反应8
实验1.5聚己内酰胺的制备11
实验1.62-6-吡啶二甲醛的合成与结构表征15
实验1.7酸性橙Ⅱ的合成及其染色实验17
实验1.85-硝基-2-噻吩甲酸的制备20
实验1.9植物生长调节剂——二乙氨基乙醇己酸酯的制备21
实验1.10Sonogashira偶联反应23
实验1.11二氯二茂钛的制备25
实验1.12环己烯的制备27
实验1.13己二酸的制备28
实验1.14掺杂聚吡咯纳米纤维的合成30
实验1.15水杨酸掺杂合成管状聚苯胺32
实验1.16乙酰水杨酸的合成和红外光谱的测定34
实验1.17外消旋α-苯乙胺的合成和拆分38
实验1.18水杨酸甲酯(冬青油)的合成和红外光谱测定42
实验1.19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45
实验1.20苯并咪唑类卡宾的合成及其在苯偶酰合成中的催化应用48
实验1.21Biginelli反应——多组分一锅煮反应50
实验1.221-3-5-三苯甲酰肼硫脲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阴离子的萃取研究52
实验1.232-(α-羟基)乙基苯并咪唑的合成及其配位能力的研究55
实验1.24聚苯胺的化学合成与表征56
实验1.25相转移催化法合成7-7-二氯双环[4.1.0]庚烷58
实验1.26浊点萃取分离分析环境样中苯酚62
实验1.27β-环糊精交联树脂合成及分离分析微量铜63
实验1.28手性氨基酚Betti碱的合成和拆分65
实验1.291-2-3-4-四氢咔唑的合成68
实验1.30Jones试剂氧化胆固醇反应71
实验1.31联苯甲酸的合成73
实验1.327-二乙氨基-2-乙酰基香豆素的微波合成及其光谱性能研究75
实验1.33肉桂酸乙酯的微波辐射合成与分析78
实验1.34乙酰基二茂铁的合成、分离与表征81
实验1.35二茂铁基甲酰丙酮的合成85
实验1.36烯胺酮的合成及其配位反应86
实验1.37(三羰基)·(1-3-5-三甲基苯)合钼的合成87
实验1.38金属酞菁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能测定89
实验1.395-亚苄基巴比妥酸的合成及结构表征93
实验1.40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质研究95
实验1.41DL-萘普生的制备与拆分99
实验1.42三(8-羟基喹啉)合铁的制备和性质103
实验1.431-1′-联-2-萘酚(BINOL)的合成及拆分106
实验1.44联烯的合成及1H NMR谱图表征109
实验1.45农药苯磺隆的制备112
实验1.46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的合成114
实验1.47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的合成和含量分析116
实验1.48Diels-Alder反应合成双环化合物120
实验1.49聚乳酸/热塑性淀粉共混物的制备及加工流变性能研究123
实验1.50苹果酸镧的合成、表征及对PVC的热稳定性能126
实验1.51阿莫西林中间体的制备与拆分130
实验1.52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与稳定性检验132
实验1.53双乙二胺水杨醛席夫碱合钴配合物的合成及载氧功能135
实验1.54甲基橙的合成和棉布染色实验138
实验1.55三苯甲醇的制备和芳基自由基及正离子性质141
实验1.56脲醛树脂的制备和木板胶合试验144
实验1.572-甲基-2-丁烯的制备和气相色谱含量的测定146
实验1.58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及互变异构体的紫外光谱的研究148
实验1.59乙酸乙酯的合成和皂化反应速度常数的测定151
实验1.60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合成和燃烧热的测定155
实验1.61(E)-3-α-呋喃基丙烯酸的合成及其含量测定158
实验1.62对甲苯乙酮的制备和高效液相色谱纯度分析160
实验1.63磺胺醋酰钠和磺胺脒的合成163
第二部分探究性实验171
实验2.1菠萝香料环己氧乙酸烯丙酯的合成171
实验2.2抗关节炎新药中间体3-5-二芳基吡唑啉的合成172
实验2.3高氯酸盐催化下的4(3H)-喹唑啉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173
实验2.4不同形貌纳米聚苯胺的合成174
实验2.5铁磁性导电聚苯胺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175
实验2.6主客体分子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176
实验2.7超微圆盘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表征178
实验2.8Cm-s-Cm季铵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质研究180
实验2.9表面活性剂与卵清蛋白的相互作用181
实验2.10TiO2纳米晶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质182
实验2.11SnS2纳米片的合成与光催化性质184
实验2.12二氧化硅光子晶体的制备185
实验2.13含二茂铁基肼基二硫代甲酸酯希夫碱及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186
实验2.14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188
实验2.15强利胆药——利胆醇的制备190
实验2.16有机固体产气及沼渣肥分评价191
实验2.17河道底泥中氮形态的测定191
实验2.18改性污泥生物碳的制备和表征192
实验2.19卤素离子控制合成不同形貌的银纳米粒子193
实验2.20通过N-N键偶联反应合成2H-吲唑衍生物194
实验2.21具有螺旋性质的稠杂环化合物的设计合成195
实验2.22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表征196
实验2.23新型纳米多孔材料ZIF-8的形貌与粒径控制合成与表征197
实验2.24取向性silicalite-1分子筛膜的制备199
实验2.25锌、铁混合液中锌、铁的连续测定200
实验2.26纳米金属氧化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201
实验2.273,5-吡唑二甲酸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201
实验2.28二氧化钛载银抗污染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203
内容摘要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重量规划教材《新编大学化学实验》共包括四个分册:基础知识与仪器、基本操作、仪器与参数测量、综合与探究。
第四分册综合与探究部分在化学一级学科的基础上以“制备与表征”为主线安排实验了91个实验,每个实验都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级学科,且使用了目前化学研究中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新编大学化学实验(四)—综合与探究》内容广泛、实用、系统,适用于化学、化工、环境、生物、制药、材料等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供从事化学实验和科研的相关人员参考。
精彩内容
编写说明
2010年《新编大学化学实验》版出版,本系列教材吸收了多所院校的实验教学改革经验,并结合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精神,在满足教育部化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化学及近化学类专业化学基础实验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整个大学化学实验的内容和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的更新,得到同行专家的首肯。2014年该教材先被评为江苏省重点教材,后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该系列教材出版以来,扬州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和唐山师范学院等院校先后选择该书为本校相关本科专业基础化学实验教材,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好评。
经过近六年的教学实践验证,本套教材比较符合本科化学及近化学类专业基础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二版中基本保留了原书的框架结构,只是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改或增加。修订时遵循的基本原则:一是尽量吸收近年来实验教学改革的最新成果,将现代科学发展的前沿技术融入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供了保证;二是对参编院校进行了调整,他们提供了许多优秀的实验教学方案,使本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编者相信,通过本次修订,本书的普适性会更强。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不足及疏漏之处,恳请广大师生及读者批评指正。
本书在修订时,得到了江苏省重点教材项目、省教改基金(重点)、扬州大学出版基金和教改项目的资助。特此感谢!
编者
2016年2月
版序
关于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和化学实验教学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我国老一辈化学家从他们的创新实践中提出了非常精辟的论述。傅鹰教授提出:“化学是实验的学科,只有实验才是最高法庭。”黄子卿教授指出:“在科研工作中,实验在前,理论在后,实验是最基本的。”戴安邦教授对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为贯彻全面的化学教育,既要由化学教学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须通过实验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应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而化学实验课是实施全面的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老一辈化学家的论述为近几十年来化学实验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什么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品质是:对科学的批判精神,能发现和提出重大科学问题;对科学实验有锲而不舍的忘我精神;对学科的浓厚兴趣。而学生对化学实验持三种不同态度:一类是实验的被动者,这类学生不适合从事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类是对实验及研究充满激情,他们可以放弃节假日,埋头于实验室工作,他们的才智在实验室中得以充分体现,他们是“创新人才”的苗子;一类是对实验既无热情也不排斥,只是把实验当成取得学分的手段,这类学生也许能成为合格的化学人才,但决不能成为创新人才。因此,对待实验室工作的态度是创新人才的“试金石”,有远见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创造机会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近三十年来,各高校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并取得了系统性的认识和成果,但目前的实际情况尚不尽如人意,在人们的思想中,参加实验教学总是排在科学研究、理论教学工作之后,更不愿把精力放在教学实验的研究工作上。但是,以扬州大学刁国旺教授为首的教学集体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长期投入、潜心钻研、追求创新,研究出一批新实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编写了新的实验教材,受到了同行的高度好评,成为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示范区、大学化学实验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刁国旺教授荣获江苏省教学名师,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新编大学化学实验》就是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全书特色鲜明:(1)全:全书收集了教学实验214个,囊括了基础综合探究性各类实验,可能是目前国内收编教学实验最多的化学实验教科书之一,是实验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2)新:收集的实验除了经典的基本实验外,相当多的实验是新编的,有的就是作者的科研成果转化而来,使实验训练接近最新的科学前沿。本教材也以全新的模式展现给读者。(3)细:从实验教学出发,教材在编写时细致周到,既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提示,也为教师在安排实验教学上提供了很大的自由度。
期望《新编大学化学实验》的出版能给我国化学实验教学带来新活力、增添新气象、开创新局面,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
高盘良
2010年5月16日
版编写说明
众所周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理论和定律是根据大量实验进行分析、概括、综合和总结而形成的,同时实验又为理论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依据。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的独立课程,作用不仅是传授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化学实验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物质变化的感性知识,掌握重要化合物的制备、分离和表征方法,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用实验方法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掌握化学实验技能,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细致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以及准确表达实验结果、培养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和一定的组织实验、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准确、细致、整洁等良好的科学习惯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敬业、一丝不苟和团队协作的工作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为此,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了化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对化学实验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江苏省教育厅也要求各教学实验中心应逐渐加大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扬州大学化学教学实验中心作为省级化学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始终注重实验教学质量,于1999年起尝试实验教学改革,于2001年在探索和实践中建立一套独特的实验教学体系,并编写了《大学化学实验讲义》(以下简称《讲义》),该《讲义》按照实验技能及技术的难易程度和实验教学的认知规律分类,分别设立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和探究实验。其中基础实验又分成基础实验一和基础实验二,分别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主要训练学生大学本科阶段必须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技巧、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用仪器的性能及操作方法、常规物理量测量及数据处理等,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在完成基础实验训练后,学生于三年级开设综合性实验。该类实验以有机合成、无机合成为主线,辅之以各种分析测量手段,一方面学生可学到新的合成技术,同时又可以利用在一、二年级掌握的基本实验技术,对合成的产品进行分离提纯、分析检测,并研究相关性质等。综合性实验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复习、强化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一步规范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另一方面也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知识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探究性与设计性实验,该实验内容主要来自最新的实验教学改革成果,也有部分为最新的科研成果。按照设计要求,该类实验,教科书只给出实验目的与要求,学生必须通过查阅参考文献,撰写实验方案,经指导老师审查通过后独立开展实验,对于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尽可能自行解决。该类实验完全摒弃了以往实验教学中常用的保姆式教育,放手让学生去设计、思考,独立自主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动手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经过4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这一课程体系,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的课时数占总实验课时数可以达到40%左右。师生普遍反映该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学生在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得到全面、系统训练的同时,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讲义》经4年的试用,不断完善,并于2006年与徐州师范大学联合编写了《大学化学实验》系列教材,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两校从2006年夏起,以本套丛书作为本校化学及近化学各专业基础化学实验的主要教材,至2010年,先后在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近4000名学生中使用,师生普遍反映良好,该教材也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江苏省精品教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原教材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以及盐城师范学院、盐城工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淮海工学院和淮阴工学院一起于2008年春在扬州召开了实验教学改革经验交流会及实验教材建设会议,在充分肯定《大学化学实验》教材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并决定成立《新编大学化学实验》编写委员会,对《大学化学实验》教材进行改编。会议决定,《新编大学化学实验》仍沿用《大学化学实验》的编写体系,即全套共由四个分册组成,分册介绍实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以及常规仪器的使用方法等,刘巍任主编;第二分册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实验,朱霞石任主编;第三分册为仪器及参数测量类实验,丁元华任主编;第四分册为综合与探究实验,颜朝国任主编。全书由刁国旺任总主编,薛怀国、沐来龙、许兴友、张根成、邵荣、杜锡华和马卫兴等任副总主编,刁国旺、薛怀国负责全套教材的统稿工作。
本次改编时,在保留原教材编写体系的同时,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又作了以下几点调整:
(1)为反映实验教学的发展历史,同时也为适应不同学校的教学需求,适当增加了部分基础实验内容,安排了部分利用自动化程度相对较低的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测量基本原理的认识。
(2)为强化实验的可操作性,注意从科研和生产实践中选择实验内容。
(3)考虑到现代分析技术发展迅速,在仪器介绍部分,增加了现代分析技术经常使用的较先进仪器的介绍,以适应不同教学之需要,也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4)部分实验提供了多种实验方案,一方面可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同时也便于不同院校根据自身的实验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案。
(5)吸收了近几年实验教学改革的最新研究成果。
全套教材共收编教学实验214个,涉及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各个分支的教学内容,各校可根据具体教学需求,自主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
希望本套教材的出版,能为我国高等教育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添砖加瓦。
本套教材是参编院校从事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者多年来教学经验的总结,编写过程中得到扬州大学郭荣教授、胡效亚教授等的关心和支持;北京大学高盘良教授担任本套教材的审稿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并欣然为本书作序,在此一并表示谢意!
本套教材由扬州大学出版基金资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改。
编委会
2010年5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