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念--纪念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研讨会文集 上海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信·念--纪念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研讨会文集 上海

正版新书 16点订单当天发出 7天无理由保障 可开电子发票

90.97 6.6折 138 全新

库存1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越剧院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86200

出版时间202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定价138元

货号1203208263

上书时间2024-06-03

安轩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信·念--纪念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研讨会文集
定价:138.00元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越剧院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12-01
ISBN:9787208186200
字数:
页码:
版次: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信•念:纪念越剧改革80周年暨袁雪芬诞辰100周年研讨会文集》是一本由上海艺术研究中心和上海越剧院共同编选的专题论文集,作为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丛书的一种,具有文献的作用。本书由“主题发言”“越剧改革”“越剧艺术”“越剧文化”和“圆桌对谈”五部分组成,比较全面地展示了本次研讨会所收论文与会议发言的主要内容,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国在越剧改革和袁雪芬越剧艺术贡献的研究方面的新视野、新成果。作者基本为学者群体,大多以戏剧研究为专业方向或职业,学术性鲜明,对戏剧爱好者整体了解越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目录
目录1 序 / 尚长荣1 前言主题发言3 以务实和严谨弘扬越剧审美精神 / 崔 伟7 袁雪芬与越剧的文化身份 / 傅 谨15 我们的时代与女子越剧的使命——论女子越剧的剧种特征和身份认同 / 姜 进24 理论的微光——上海越剧“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回眸 / 罗怀臻27 越剧改革的起点与多元发展 / 王 馗33 越剧改革的启示——从创作生产关系谈起 / 黄昌勇越剧改革:人民性、地方性与历史经验39 都市决定壮大——越剧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 / 颜全毅44 从“人民性”看浙江越剧现代戏的叙事与抒情 / 陈慧君 王相华56 福建芳华越剧院1959年入闽史考 / 蒋 芃 陈丽宇67 创新视野下越剧文化基因解码利用的嵊州样本 / 金才汉76 浙东抗日根据地的越剧改革运动 / 智联忠84 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演员训练班的科班培养与启示 / 刘 倩103 改革,永远在路上——谈越剧改革80年的经验及启示 / 沈鸿鑫110 袁雪芬——越剧男女合演的开拓者和践行者 / 戴 平118 “一位真正的人民艺术家”——袁雪芬演剧思想及其当下的意义 / 沈伟民128 论袁雪芬对中国越剧的贡献 / 蒋中崎146 个性•地域•时代——袁雪芬在经典越剧《祥林嫂》中的多维表达 / 李 阳155 作为范式系统的“袁雪芬戏剧观” / 杨竣淇越剧艺术:多元吸收、创新实践与发展思考175 越剧“梁祝”蝶变:骨子老戏如何炼成经典 / 尤伯鑫184 越剧经典剧目《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成及其发展规律研讨 / 周锡山209 论越剧历史剧《则天皇帝》的优点与不足 / 朱恒夫225 在需要突破的时候突破——对新时代越剧发展的思考 / 罗 松231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与“哀而不伤”的审美趣味 / 金 歌239 越剧究竟向昆剧学习什么:“奶妈论”别解 / 魏 睿253 戏曲音乐现代性表达的经典范式——以越剧《祥林嫂》为例 / 曾 嵘269 越剧音乐发展中的创新之美——以《红楼梦》“弦下腔”核心唱段为例 / 陈 洁281 虚实相生 传神写意——从越剧舞美的发展看越剧改革 / 朱燕鸣297 越剧老生艺术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 朱健健306 聚焦当下与未来:关于越剧表演艺术发展的总体思考 / 吴 波319 中国戏曲艺术对“性格化”表演理论的重构及其偏离——以越剧表演机制的形变为例 / 李 培越剧文化:改编融合、女性视角与文化传播335 现当代小说与越剧现代戏发展——以新世纪以来上海越剧院改编创作为例 / 付桂生346 浅论越剧“四大经典”的题材来源与改编特点 / 杜竹敏359 试论文学经典戏曲改编中语言的创造与转化——以徐进越剧《红楼梦》唱词为对象的考察 / 王瑜瑜372 苏青越剧《宝玉与黛玉》创作探微 / 吕帅栋388 从小说到戏曲——以越剧《祥林嫂》的几次改编为例 / 曹宇慧395 化繁为简,目炬心深——从两版越剧电影《西厢记》看当代戏曲电影创作方法 / 王培雷405 戏曲从舞台到银幕的探索——以越剧电影《李慧娘》为例 / 骆怡安414 弹词《再生缘》衍生越剧作品流变刍议 / 吴 越426 女性的“幻象”“认同”与“审视”——从三个丈夫认错戏看越剧女性戏曲特色的历史生成 / 赵晓亮445 论越剧女性视角的发展——以越剧《北地王》为例 / 吴筱燕462 新中国“文化外交”视域下越剧的国家话语表达策略——以《打金枝》为例/ 胡红萍473 越剧改革发展的传播维度 / 郑荣健484 农村题材剧目与越剧在“革命”语境下的创作与传播 / 杨斯奕圆桌对谈499 袁雪芬的精神遗产 / 季国平501 透视80年越剧改革,求索未来时越剧发展 / 杨绍林507 浅析越剧的文化基因及其时代共情力 / 张文军516 对谈实录
作者介绍
上海艺术研究中心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是上海市一所集艺术理论和应用研究、艺术档案收集管理等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科研机构。中心依托各学科专业人才,立足艺术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上海文旅融合发展发挥文化智库功能。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成立于1955年3月,是国内外闻名的戏曲团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责任保护单位,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中国越剧传承发展基地。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