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用电机原理及应用 第2版 袁新枚 范涛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版新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车用电机原理及应用 第2版 袁新枚 范涛 机械工业出版社 正版新书

正版新书 16点前订购当日发出 支持7天无理由 开电子发票

41.53 7.0折 59 全新

库存9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袁新枚 范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746317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1203228213

上书时间2024-06-01

安轩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序1

序2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导论1

1.1电机发展简史1

1.2电机的基本概念及分类3

1.3电机在汽车中的应用4

第2章直流电机概述5

2.1直流电机及其用途5

2.2电、磁、力与速度6

2.3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8

第3章直流电机的建模与控制11

3.1等效电路与励磁分类11

3.2数学模型12

3.3转矩控制14

3.4速度/位置控制18

3.5状态反馈控制21

第4章车用直流电机实例23

4.1起动机建模与特性分析23

4.2电子节气门建模26

第5章PWM技术30

5.1PWM原理30

5.2将模拟信号转化为PWM的方法32

5.3PWM的实现33

5.4PWM在直流调制中的应用35

第6章电力电子技术38

6.1电力电子技术概述38

6.2典型的电力电子器件40

6.2.1二极管41

6.2.2MOSFET41

6.2.3IGBT42

6.2.4宽禁带半导体器件43

6.2.5小结44

6.3单极双掷开关的实现45

6.4整流电路与逆变电路47

6.4.1整流电路47

6.4.2逆变电路49

6.5电力电子器件的损耗与散热50

第7章交流电机概述52

7.1交流电机的概念及其用途52

7.2交流电机的工作原理53

7.3交流电机的结构及分类55

7.3.1交流电机的结构55

7.3.2交流电机的分类58

第8章永磁同步电机分析60

8.1永磁同步电机的模型观60

8.2永磁同步电机的磁路分析61

8.2.1简单磁路分析61

8.2.2电机磁路分析63

8.3永磁同步电机的电路分析72

8.3.1电机电感模型72

8.3.2电机相量模型73

8.3.3电机转矩模型77

8.4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特性与外特性78

8.4.1永磁同步电机的效率特性78

8.4.2永磁同步电机的外特性80

第9章面向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建模82

9.1自然坐标系下的电机电压方程82

9.2正交坐标系与旋转坐标系的变换84

9.3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机模型88

9.4基于全磁链的电机模型91

9.5多项式磁链模型及其参数辨识方法92

第10章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95

10.1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原理95

10.1.1直流电机的转矩控制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控制95

10.1.2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方法96

10.2永磁同步电机磁场的控制98

10.2.1优选转矩电流比控制98

10.2.2弱磁控制99

10.3永磁同步电机电流控制器设计102

10.3.1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结构102

10.3.2基于PI控制的控制率设计103

10.3.3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率设计106

10.4交流电机控制的功率电路与SPWM109

10.4.1三相逆变电路拓扑109

10.4.2三相逆变电路的实现109

10.4.3三相逆变电路的六阶梯波调制110

10.4.4三相逆变电路的PWM112

10.5空间矢量PWM技术113

10.5.1电压空间矢量原理114

10.5.2电压空间矢量PWM原理115

10.5.3SVPWM与SPWM116

10.5.4电压空间矢量PWM的常见软件实现算法118

第11章感应电机的建模与控制121

11.1传统感应电机的描述及控制方法121

11.1.1感应电机的稳态等效电路121

11.1.2感应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122

11.1.3传统感应电机的调速方法124

11.2感应电机的矢量控制原理126

11.2.1感应电机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上的区别126

11.2.2感应电机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等效电路与数学模型127

11.2.3感应电机的直接矢量控制原理130

11.2.4感应电机的间接矢量控制原理132

11.3感应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原理133

第12章车用交流电机实例136

12.1车用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算法136

12.1.1基于自动化设备的辨识流程136

12.1.2仿真与试验验证141

12.2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147

12.2.1电机系统及模型框架147

12.2.2派克变换与克拉克变换148

12.2.3电机模型149

12.2.4逆变器模型150

12.2.5控制器模型151

12.2.6模型的初始化与仿真结果的处理154

12.2.7仿真结果154

12.2.8硬件在环测试156

12.3逆变器死区及其补偿161

12.3.1逆变器死区的原理和零电流钳位效应162

12.3.2逆变器死区特性的估计与补偿163

12.3.3逆变器死区影响仿真分析167

12.4纯电动汽车纵向动力学模型171

12.4.1纯电动汽车系统及模型框架171

12.4.2电池模型172

12.4.3电机系统模型173

12.4.4传动系统模型174

12.4.5整车动力学模型175

12.4.6驾驶员模型175

12.4.7仿真结果177

第13章车用电机测试及标准179

13.1车用电机测试方法179

13.1.1电机测试台架的基本组成179

13.1.2车用电机的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180

13.2车用电机标准184

13.2.1标准组织简介184

13.2.2电动汽车电机系统标准汇总186

参考文献189

内容摘要
本书立足于电磁学的基本物理概念,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重点介绍直流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和感应电机的原理、设计及控制方法。在直流电机相关章节中,面向电机的建模与转矩控制,建立基本的电机系统控制的概念,同时辅以电力电子基础知识的介绍,使读者可以掌握电机控制系统的基本框架,满足汽车专业相关人员对电机系统了解的需求。在交流电机相关章节中,本书则详细地分析了现代交流电机的磁场、特性及控制原理,为从事电机系统开发或电动汽车相关开发的人员提供实用的技术支撑。本次修订增加了电机参数辨识方法和电流调节器设计及更多的电机控制系统开发实例,并更新了车用电机的标准及测试方法,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书可作为车辆工程、新能源汽车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相关汽车技术研发人员学习参考。

主编推荐
1.《车用电机原理及应用 第2版》基于汽车产业需求的电机及电力电子技术进行提炼,与传统电机教材差异教大。
2.《车用电机原理及应用 第2版》提出了新的内容体系,利用底层数学物理来解释专业的概念,可以适用于更广泛的无专业基础的读者。
3.《车用电机原理及应用 第2版》相比第1版补全了电机控制系统开发中的内容,增加了更多应用实例,更新了相关标准信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