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科技史通识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西方科技史通识课

正版新书 开电子发票

52.43 6.7折 78 全新

库存2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振寰 著

出版社中央编译

ISBN9787511745217

出版时间2023-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894865

上书时间2024-01-18

安轩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姜振寰,1944年2月生,山东省掖县(莱州)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工业考古与工业遗产研究会主任委员,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科技史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攻科学技术史、技术哲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发表论文100余篇,编著、译著50余部。

目录
绪论
一、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概念
二、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科学技术革命
三、产业革命与产业结构的变革
四、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技术史

第一章 人类的诞生与古代文明
一、地球的自然史与人类的起源
二、人类早期的技术发展
三、从采集渔猎到农耕畜牧
四、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五、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埃及、古印度

第二章 古希腊的科学与技术
一、古希腊概述
二、古希腊的自然哲学
三、希腊化时期的科学技术

第三章 罗马的科学与技术
一、罗马概述
二、罗马的科学
三、罗马的技术

第四章 欧洲中世纪、阿拉伯的科学与技术
一、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与大学教育
二、欧洲中世纪的技术
三、阿拉伯世界的科学技术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工场手工业
一、欧洲的文艺复兴
二、工场手工业

第六章 近代科学革命
一、近代科学革命的兴起
二、从伽利略到牛顿
三、法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与机械唯物论自然观的产生

第七章 英国产业革命的兴起
一、英国产业革命
二、蒸汽机的发明与改革
三、高炉的出现与钢铁冶炼
四、机械加工体系的形成

第八章 工业社会的形成
一、近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兴起
二、欧洲大陆与美国的产业革命
三、日本与俄国的产业革命

第九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数学·物理学
一、 数学的符号化,微积分与解析几何
二、 经典物理学理论的形成

第十章 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天文学·地学·化学·生物学
一、天文学与地学
二、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
三、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与微生物学

第十一章 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力技术革命·冶金与化工
一、 电力技术革命的兴起
二、 冶金与化工

第十二章 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机床·热机·农机·军工
一、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确立
二、热机的发明与应用
三、农业生产机械化
四、近代军事技术的进展

第十三章 现代科学革命
一、经典物理学的危机
二、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结构学说的创立
三、科学革命与科学观念变革

第十四章 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一、 核物理学、基本粒子、现代宇宙论
二、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
三、科学分类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第十五章 20 世纪上半叶的新兴技术
一、科学管理与生产的自动化
二、 航空工业的兴起
三、电子与无线电技术
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科学技术

第十六章 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一、信息技术革命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
二、现代医学科学与技术
三、信息战时代的军事技术

终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
一、 传统发展模式的困境
二、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内容摘要
科学技术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历史。本书从人类的诞生与古代文明,古希腊的科学与技术,罗马的科学与技术,欧洲中世纪、阿拉伯的科学与技术,文艺复兴与工场手工业,近代科学革命,英国产业革命的兴起,工业社会的形成,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近代技术的全面发展,现代科学革命,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20世纪上半叶的新兴技术,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西方科技发展的过程,文化、经济与科技的互动关系,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科技发展的动力以及创新思维等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科技发展的历史、探索人类科技进步的奥秘、提高科技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实用性。

精彩内容
为什么要学习科学技术史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A.J.Toynbee)提出,传统的历史学研究方法大体有三种:第一种方法是发掘考证和记录历史史实,这可以称为历史方法或史料学的研究方法;第二种方法是根据史实(主要表现为经过一定的考证或者核实的史料)进行各种比较性研究,归纳分析以阐明一些“法则”性的内容;第三种方法是根据史实及其逻辑关系,以及一定的历史背景线索,通过“虚构”“想象”等手法,编撰出类“故事”情节,进行历史的、艺术的再创造,以完成历史的撰写。显然,本书的编写属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的结合。
这里有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历史是什么?严格地讲,在宇宙的时空中,时间可以用一条由过去指向未来的轴线来表示,过去与未来的交接处是一个由过去向未来匀速移动的点,它的移动使未来变成过去,这个点就是现在,“现在”是一个无限小的瞬间。对过去事件的记述和描述就是历史。
当代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一切社会活动都建立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石的社会基础之上的。科学技术史的学习,其意义可以归结为如下五个方面。
第一,学习科学技术史可以扩展学习者的知识面。当代的大学教育更注重的是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理工的缺乏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学习人文社科专业的缺乏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无论理工还是人文社科,都有进一步的学科划分,相互之间隔行如隔山,所体现的多是单科独进,而不是在广泛的知识背景下的专业突进。这样培养的学生知识单一,很难适应当代学科既分化又综合的发展趋势,而且没有相关学科的辅助,也不容易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创新性成果。
第二,历史上的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其中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讨的经验教训。为什么苹果下落会引发牛顿研究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为什么一个年仅26岁的伯尔尼专利局小职员,会跳出经典物理观念的羁绊而发现了相对论效应?在科学技术的历史中,有许多对我们、对后人颇具启发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
第三,科学技术发展中所蕴含的科学思想、技术思想、哲学思想会提高学习者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哲学素养。较高的文化素养和哲学素养正是当代社会对人特别是对知识分子的基本要求。历史知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知识,传统的历史主要指社会史、政治史、军事史。事实上,科学技术史是一切历史的基础,没有相应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不能从远古走到今天,或者说远古人的蒙昧状态会一直延续至今。不知历史就很难理解现实和把握未来,历史知识教人聪明而避免愚昧。
第四,科学技术史本身即是一部文化史,一切文学艺术都是在一定的政治、社会背景下出现的,其中科学技术的作用十分重要,甚至是基础性的,因为许多科学概念与技术成果都是文艺作品的核心内容,而且没有相应技术的发展,没有广播电台、扩音机、摄影机、电光源、印刷机、计算机的发明,现代的书报、影视、多媒体就不可能出现。因此,学习科学技术史有助于我们对历史及现代各种文化现象的把握和理解。
第五,科学技术史的学习同学习其他历史知识一样,可以起到以史为鉴的作用,这个“鉴”就是吸取古人的经验与教训。在当代,任何一件较为复杂的事件的决策过程一般为:历史考察、现状分析、未来预测→确定目标→提出方案→实施→目标达成在这一过程中,历史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般情况下,历史知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行为。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