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与正统:五代政治史论稿:the research on political history of five dynasties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权力与正统:五代政治史论稿:the research on political history of five dynasties

正版新书 开电子发票

59.3 6.1折 98 全新

库存5件

山东泰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亮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2702254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1678832

上书时间2024-01-09

安轩图书专营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罗亮,湖北武汉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从事隋唐五代史研究,已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学术研究》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并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等科研项目。

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建国创号:五代国号诸问题研究(23)

第一节 后梁国号与魏王爵(24)

第二节 后唐国号与政权认同(29)

第三节 后晋国号与历史渊源(36)

第四节 后汉国号与庙制改革(40)

第五节 后周国号与星象诠释(45)

本章小结(53)

第二章 五代正统性与司空图形象的重塑(56)

第一节 《司空图传》的归属(57)

第二节 司空图的形象转变(66)

第三节 《司空图传》与正统性的塑造(75)

本章小结(81)

第三章 五代张全义家族与政权更替(83)

第一节 张全义家族出土墓志概况(83)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籍贯与谱系(85)

第三节 张全义改名之背景(91)

第四节 张氏子弟仕宦及其衰弱(98)

本章小结(108)

第四章 旧部与新臣:后唐义儿政治研究(11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李克用养子的再考察(111)

第二节 李存孝、李存信兄弟之争背后的河东政局(115)

第三节 李存勖时代的义儿政治(123)

第四节 唐庄宗时代的义儿(132)

本章小结(138)

第五章 姓甚名谁:后唐“同姓集团”考论(140)

第一节 唐庄宗赐姓考(140)

第二节 赐姓背后的政治博弈(147)

第三节 争夺正统:诸将姓名的回改(154)

本章小结(159)

第六章 以谁为父:后晋与契丹关系新解(161)

第一节 石敬瑭起兵时的形势(162)

第二节 石敬瑭称儿的政治意义(170)

第三节 石敬瑭对唐明宗政策的继承(177)

第四节 石敬瑭父事契丹对辽太宗的意义(185)

本章小结(190)

第七章 威望的力量:后周建国史探微(192)

第一节 英雄祖先?——郭威家世考(193)

第二节 释郭威“事功未著”(201)

第三节 郭威与后汉中枢政局(213)

第四节 后周建国前夜的时局(225)

第五节 所谓郭威改革(234)

本章小结(245)

余论 乱世的秩序——五代正统性的意义(248)

附录 草妖或祥瑞:“枯树再生”与前蜀建国(255)

第一节 前蜀邛州“枯树再生”考(256)

第二节 前蜀建国与符瑞谣谶(261)

第三节 中古时期“枯树再生”的两种解读(266)

第四节 “枯树再生”内涵演变的原因(273)

本章小结(278)

参考文献(280)

后记(295)







 第一章 建国创号:五代国号诸问题研究(23) 










 第一节 后梁国号与魏王爵(24) 










 第二节 后唐国号与政权认同(29) 










 第三节 后晋国号与历史渊源(36) 










 第四节 后汉国号与庙制改革(40) 










 第五节 后周国号与星象诠释(45) 










 本章小结(53) 










 第二章 五代正统性与司空图形象的重塑(56) 










 第一节 《司空图传》的归属(57) 










 第二节 司空图的形象转变(66) 










 第三节 《司空图传》与正统性的塑造(75) 










 本章小结(81) 










 第三章 五代张全义家族与政权更替(83) 










 第一节 张全义家族出土墓志概况(83) 










 第二节 张氏家族的籍贯与谱系(85) 










 第三节 张全义改名之背景(91) 










 第四节 张氏子弟仕宦及其衰弱(98) 










 本章小结(108) 










 第四章 旧部与新臣:后唐义儿政治研究(11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李克用养子的再考察(111) 










 第二节 李存孝、李存信兄弟之争背后的河东政局(115) 










 第三节 李存勖时代的义儿政治(123) 










 第四节 唐庄宗时代的义儿(132) 










 本章小结(138) 










 第五章 姓甚名谁:后唐“同姓集团”考论(140) 










 第一节 唐庄宗赐姓考(140) 










 第二节 赐姓背后的政治博弈(147) 










 第三节 争夺正统:诸将姓名的回改(154) 










 本章小结(159) 










 第六章 以谁为父:后晋与契丹关系新解(161) 










 第一节 石敬瑭起兵时的形势(162) 










 第二节 石敬瑭称儿的政治意义(170) 










 第三节 石敬瑭对唐明宗政策的继承(177) 










 第四节 石敬瑭父事契丹对辽太宗的意义(185) 










 本章小结(190) 










 第七章 威望的力量:后周建国史探微(192) 










 第一节 英雄祖先?——郭威家世考(193) 










 第二节 释郭威“事功未著”(201) 










 第三节 郭威与后汉中枢政局(213) 










 第四节 后周建国前夜的时局(225) 










 第五节 所谓郭威改革(234) 










 本章小结(245) 










 余论 乱世的秩序——五代正统性的意义(248) 










 附录 草妖或祥瑞:“枯树再生”与前蜀建国(255) 










 第一节 前蜀邛州“枯树再生”考(256) 










 第二节 前蜀建国与符瑞谣谶(261) 










 第三节 中古时期“枯树再生”的两种解读(266) 










 第四节 “枯树再生”内涵演变的原因(273) 










 本章小结(278) 










 参考文献(280) 










 后记(295) 













内容摘要

绪论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天宝十四载(755)爆发的安史之乱,给唐王朝一记重创,不仅使得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由盛转衰,更引发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社会变革。而懿宗朝的庞勋之乱,僖宗朝的黄巢、王仙芝之乱,更是为这个勉力支撑的王朝敲响了丧钟。大唐权威在战乱动荡中丧失殆尽,本来还在中央控制下的藩镇,也相继为李克用、朱全忠、李茂贞、杨行密、钱镠等人所侵夺,全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天祐四年(907),哀帝禅位于魏王朱全忠,朱建号大梁,定都开封,正式宣告了唐帝国的覆灭。然而旧时代的逝去,并不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相反,关于帝位的争夺却愈演愈烈。河东李存勖与后梁交战不休,终于在923年攻入开封,灭亡了后梁。李存勖以唐室中兴者自居,依旧沿用唐之国号。然后世史家对此似乎并不认可,依旧称其为后唐。李存勖建国不过四年,其义兄李嗣源发动政变,推翻其统治,登基为帝,是为明宗。唐明宗执政十余年后去世,其子李从厚即位,是为闵帝。明宗养子李从珂不服,起兵造反,又诛杀了从厚,占据帝位,是为末帝。之后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向契丹割地称儿,借助其力量与唐末帝对抗取得胜利,建立了后晋。石敬瑭死后,其子石重贵与契丹交恶,为其所灭,后晋至此而亡,契丹辽太宗也班师回朝。敬瑭部将刘知远乘势而起,占据中原,建立后汉。刘知远建国不到一年便因病去世,其子承佑即位,是为隐帝。隐帝年幼,与朝中权臣斗争激烈,最终被郭威发动政变,兵败生死。郭威也因此建立了后周,三传至恭帝宗训,为大将赵匡胤所篡,后周至此而亡。赵匡胤建立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长期稳定之帝国,这种帝位递嬗频繁的局面才为之一变。史家将此前北方中原地区建立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政权,统称为“五代”,又将南方建立的杨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王闽、马楚、荆南、南汉以及后周时割据河东的北汉等较小政权称之为“十国”。五代自天祐四年朱全忠建国,至显德七年(960)赵匡胤政变篡位,不过五十余年,却有五朝十三帝,十国帝位异动也毫不逊色。这一时期政权更迭之频繁,可谓史上罕见。这种“黑暗”的乱世,受到宋人广泛批判。欧阳修在其《新五代史》中多次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在本纪最后一篇史论中,他称:“呜呼,五代本纪备矣!君臣之际,可胜道哉。梁之友珪反,唐戕克宁而杀存乂、从璨,则父子骨肉之恩几何其不绝矣。太妃薨而辍朝,立刘氏、冯氏为皇后,则夫妇之义几何其不乖而不至于禽兽矣。寒食野祭而焚纸钱,居丧改元而用乐,杀马延及任圜,则礼乐刑政几何其不坏矣。至于赛雷山、传箭而扑马,则中国几何其不夷狄矣。可谓乱世也欤!”①司马光也称:“肃、代以降,方镇跋扈,号令不从,朝贡不至,名为君臣,实为譬敌。陵夷衰微至于五代,三纲颓绝,五常殄灭;怀玺未煖,处宫未安,朝成夕败,有如逆旅;祸乱相寻,战争不息,血流成川泽,聚骸成邱陵,生民之类,其不尽者无几矣。”②类似批评尚有不少,兹不一一列举。可见在宋人看来,五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乱世”。正因此,五代自然也就受到当时士大夫的轻视。欧阳修在《新五代史·司天考》中直称:“五代礼乐文章,吾无取焉。”③南宋太常博士倪思提及当时论史风气,也称:“举人轻视史学,今之论史者独取汉、唐混一之事,三国、六朝、五代为非盛世而耻谈之。”④ 这种风气甚至影响到了今天。从已发表成果来看,五代史的研究不仅远较汉唐史为少,就连宋人所“耻谈之”的三国、六朝史的研究,也比五代史多得多,宋元明清等朝就更不用说了。然而今日的历史研究,自然不能如宋人一样囿于“盛世”“乱世”之别。无论治乱,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有必要加深对每一个历史时期的认识。前人积累相对薄弱,这为今天我们的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许多问题还需要重新进行细致梳理,才能揭示出历史的脉络与内涵。同时也说明……



精彩内容
   本书以五代王朝更迭时发生的权力动荡和统治者对正统性的追求为线索,分析五代政权所面临的诸多政治问题以及其应对策略,分别针对五代王朝国号制定、史传书写、张全义家族兴衰、后唐义儿与赐姓问题、后晋父事契丹、后周太祖家族仕宦与建国过程等具备代表性的专题展开了具体研究。此外附录部分则讨论了“枯树复生”这一异象是如何被前蜀王建所利用,从而完成其建国时的政治宣传。通过对以上各专题的细致分析,揭示出了五代中枢政局的权力变动以及历史发展脉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