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伤寒论 9787101156935 李心机 译注 中华书局

31.5 6.3折 50 全新

库存203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心机 译注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56935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0元

货号9787101156935SDBTS

上书时间2024-06-23

淘书地带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伤寒卒病论集 

 

卷 

 

辨脉法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辨痓湿暍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后序 

 

《伤寒论》方剂索引 



 

中医学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理论、确凿疗效的医学体系,是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体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孕育和发展于中华大地的文化瑰宝。几千年来,中医学对疾病防治、人口繁衍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神州大地防治新冠肺炎的实践中,中医药发挥出独特的优势。而应对新冠肺炎的辨治思路与治疗方剂,则是渊源于《伤寒论》及后世在其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温病学。

 

 

《伤寒论》,东汉张机著。张机,字仲景。东汉南阳郡(今河南邓州) 人。生卒年不可确考,约生活在150 至219 年之间,似较华佗稍晚。据《襄阳府志》载,张机撰成《伤寒杂病论》,华佗读后,喜曰:“此真活人书也。”北宋林亿等校勘《伤寒论》时,在《序》中有云:“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林亿《序》中所言仲景事迹,引自《名医录》,此书系唐代甘伯宗所著。《名医录》,又名《名医传》《历代名医录》,已佚。据钱超尘先生考证,《名医录》始著录于《新唐书·艺文志·医术类》,清钱侗辑佚北宋《崇文总目》有载。近代学界关于张仲景生卒年代、里籍以及官至长沙太守等事迹,多引自《名医录》,虽不乏考据,但孤证难立,依据不足,意见歧出,均非定论。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从张仲景的自序中能够看出,在其生活时代所经历的疫病大流行的残酷事实;从“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中,可以感受到仲景怀有悲天悯人的拯恤之心和仁爱济世的忧患意识;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可以看出仲景的勤奋、谦逊与智慧。

 

张仲景在其宗族“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的哀恐凄凉氛围下,勤求、继承“《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之古训,感怀“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之庸疏世风,立志拯疾救世,广泛深入学习、总结前人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宿尚方术”的医疗实践经验,撰著《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伤寒杂病论》问世之后,由于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民众难以安居, 导致是书在张仲景生前并未得到广泛流传。张仲景卒后不久,《伤寒杂病论》遂流于结构散乱,内容亦有不同程度的佚失,所以其原貌今已不可见。《伤寒杂病论》散失之后,经魏晋人王叔和搜集整理,录其证候、脉诊、方药,编次条文、方药、篇章等,称为《张仲景方》或《张仲景药方》, 此在隋、唐时的书目著录中可见。

 

经过王叔和搜集整理的《张仲景方》也未能得到广泛流传,只是在民间辗转传抄。历经两晋、南北朝、隋唐数百年,到了唐代孙思邈时,其撰著《千金要方》只是耳闻《张仲景方》其书,而未见其全貌。孙思邈曾感叹“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因此只能把他所见到的“片断”收入自己的著作中,这就是在今本《千金要方》卷九中所收录的四十九条,也是后世“宋本”所载的三阴三阳条文。孙思邈到晚年,遇偶然机会目睹张仲景《伤寒论》“全貌”,遂收入其《千金翼方》卷九、卷十中。

 

孙思邈所见到的《伤寒论》传本,其原貌是“条证”与“方药”分列为前后两部分,他根据自己定下的“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原则进行了调整。在《伤寒论》流传史与研究史上,是孙思邈首先把方药附列在相应的条证之后,同时又把同类的条、证、方、药汇集在一起。

 

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朝廷在编修院内设置校正医书机构。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高保衡、孙奇、林亿等以高继冲本为底本校正《伤寒论》。据钱超尘先生《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伤寒论〉情况简考》考证:“荆南国末主高继冲(942—973),于北宋开宝(968—976)中进献并经编录的《伤寒论》被校正医书局选为底本。据今所掌握的历史资料考知,此本传自隋本,隋本上承南朝阮孝绪《七录》之‘张仲景《辨伤寒》十卷’,阮孝绪《辨伤寒》十卷本上承陈延之《小品方》之张仲景《辨伤寒》九卷本,阮本与陈本皆来自同一祖本—《张仲景方》十五卷。《小品方》据东晋初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而成,则高继冲本可追踪至王叔和编次之《张仲景方》十五卷,其来源堪称悠久矣。此书历代藏于书府,至北宋治平元年选为底本,在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林亿等校定的《伤寒论》,后世人称之为“宋本”《伤寒论》。此“宋本”意为宋代校定本,不是后世宋版书概念。宋本《伤寒论》的刊行,结束了此前《张仲景方》在民间若隐若显、辗转离析的传抄,结束了传本多歧、山头各立的局面,也结束了孙思邈感叹的“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历史,使《伤寒论》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广泛流传,从而形成了《伤寒论》流传史上的次研究热潮。

 

由于金人、蒙古人南侵,北宋、南宋相继灭亡,朝野文籍多遭毁熸, 林亿等校定的原刻宋本《伤寒论》,至南宋时已流传不广,至明代万历年间已很少见,而至今则已不可见。由于宋代林亿等校正镂板的原刻宋本《伤寒论》可能是天壤间无存了,所以今人只能通过明万历年间赵开美翻刻宋板的本子来间接地了解林亿等校正的“宋本”。

 

今人所说的宋本《伤寒论》,实际上是明代赵开美以他偶然发现的宋板《伤寒论》为底本,于万历二十七年(1599)翻刻的覆刻本。惜赵开美翻刻的覆刻本,到清初时也已很少见,近世以来已绝少于世,以至于近代医家极少有目睹过真正赵刻宋本者。值得欣喜的是近十多年来,《伤寒论》版本研究有了新发现。据钱超尘先生、真柳诚先生(日)等学者考证,目前世存赵刻宋本还有五部, 即中国中医科学院藏本、沈阳中国医科大学藏本、上海图书馆藏本、上海中医药大学藏本、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赵开美后来曾对《仲景全书》中的宋本《伤寒论》几处误字进行修刻而重印,因此赵刻宋本《伤寒论》有版和修订版两种,真柳诚先生称之为A版和B版。

 

 

 

......

 

 

本书以中国中医科学院馆藏赵开美刻《仲景全书》中翻刻宋本《伤寒论》本为底本,参校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赵开美刻《仲景全书》中翻刻宋本《伤寒论》本,并借鉴、吸收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重刊本、邱浩重校《伤寒论》等先贤时彦的成果。根据对原典条文文意的理解,重新句读。原文改用简化字,方后“右× 味”,“右”字,按本书横排形式应理解为“上”,为保持原貌,不予改动。

 

本书按赵刻宋本《伤寒论》原顺序进行注译。由于原文言简意赅, 文思跳跃,无字处寓意深刻,在表达形式上不乏倒装句、借宾定主、下文分承上文以及“夹注”等修辞和句式,因此,对原文直译往往难以准确完整表达其医理蕴意,故本书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式。

 

赵刻宋本《伤寒论》原文无序号,为顺应读者检索习惯,三阴三阳六病诸篇398 条之条文序号仍顺承旧例,悉依1955 年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重庆市中医学会“新辑宋版《伤寒论》”之序号,并以“[ ]”标记于条文末行之尾。

 

本书六病诸篇前之《辨脉法》《平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辨痓湿暍脉证第四》,以及六病诸篇后之“诸可”与“诸不可”八篇,依赵刻宋本的自然段落,各自单独编列序号。个别地方略有调整。

 

在明代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中,自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至卷十《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中,除了卷第八中的《辨不可吐第十八》《辨可吐第十九》两篇之外,每篇的篇目与正文之间有若干条文,这些条文在底本中比正文低一格,这些文字的存在成为“宋本”的版本特征之一,有学者称其为“子目”或“小目”。本书此类条文后( )内的编号,与同篇正文条文后[ ] 内的编号相对应。

 

这些所谓的“子目”条文,由于是从正文删减而形成的,所以句读发生了很大变化,某些条文语意跳跃性更大,逻辑显得有些紊乱,在内容表达上与正文的原文有不同程度的出入,或出现不同程度的抵牾。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篇第46 条原文:“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 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十六。用前第五方。”此条内容经过删减变为:“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 八九日不解,表证在,发汗已,发烦,必衄,麻黄汤主之。第十六。用前第五方。下有太阳病,并二阳并病四证。”再如《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篇第214 条原文:“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六。用前第二方。”此条内容经过删减变为:“阳明病,讝语,潮热,脉滑疾者,小承气汤主之。第六。用前第二方。” 

 

这些对原文进行删减所形成的所谓“子目”条文,如果“硬译”,难免在医理上与原文产生歧义。同时,因为已有正文的全文翻译,比照之下,翻译这些条文会有冗赘感,所以本书对这些条文不再注译。

 

为保持赵开美翻刻宋本的特征,本书保留了极少量的古今字、通假字,如:“藏象”用“藏”,不用“脏”;畜血,用“畜”,不用“蓄”;旋覆花,用“覆”,不用“复”;病差,用“差”,不用“瘥”。又如《辨脉法》第2 条中“大便反鞕”,用“鞕”,不用“硬”;《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第12 条桂枝汤方后注中“如水流漓”之“漓”与《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第2 条“如水流离”之“离”并存,等等。

 

为顺应读者阅读习惯,在本书中,营卫,用“营”,不用“荣”;黄柏,用“柏”,不用“檗”;茵陈,用“陈”,不用“蔯”;用“脏腑”,不用“藏府”等等,不一一列举。

 

在赵开美翻刻宋本《伤寒论》的若干条文中,夹有大量“ 小字注文”,这些小字注文大多是宋代林亿等校勘时所出,大体可分为四类。

 

一是注音。既有反切法注音,又有同音字注音。其中多数反切所形成的读音,与现代规范读音不同。如《伤寒例第三》第6 条中的“讝之廉切,又女监切,下同”,《辨脉法》第32 条中的“声嗢乙骨切”等。在同音字注音中,有许多与现代规范读音不同。如《辨脉法》第28 条中的“?音噎,下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第86 条中的“直视不能眴音唤,又胡绢切,下同。一作瞬,不得眠”。

 

二是注义。如《平脉法第二》第23 条中的:“寸口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营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高章相搏,名曰纲纲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卫气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气动迫怯。营气弱,名曰卑卑者, 心中常自羞愧。惵卑相搏,名曰损损者,五脏六腑俱乏气虚惙故也。卫气和, 名曰缓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营气和,名曰迟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也。缓迟相搏,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又如《平脉法第二》第10 条中的“菽者,小豆也”。这些夹注中对正文“字义”的注解,有的不正确,有的已经融入了注释与译文中。

 

三是注明不同传本的差异。如《辨脉法》第3 条中的“浮一作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第89 条中的“蛔一作逆”,第94 条中的“阴脉微一作尺脉实”。

 

四是按语。在赵刻宋本《伤寒论》六病诸篇中,第14 条、第23 条、第25 条、第27 条、第40 条、第104 条、第154 条、第158 条、第176 条等九条中,有冠以“臣亿等谨按”字句的大段小字按语,这是林亿等宋臣在校勘过程中,对底本与校本所存在问题进行的说明,主要是针对校勘中发现的疑点进行训解,对底本与校本的重要差异进行考证,这些按语有一定的启发与学术意义,因此本书对这九条大段小字按语进行了注释与翻译。有鉴于上述“子目”条文的具体情况,对所谓“子目”中的条文进行翻译已无实际意义,且会干扰对原文的理解;同时正文中的“小字注文” 所涉及的读音、字义或已无实际意义,或已融入注释与译文中;而本书底本是选用赵刻宋本,传本的异同不属于本书的研究对象。经与本书责任编辑宋凤娣编审认真讨论,决定对这两部分内容不再翻译。

 

《伤寒论》篇幅不算大,但在汉代“大白话”中,夹杂古奥文辞,且一字多义,一辞多义,寓意深长,需要悟解,对其注释翻译必须合乎医理、义理、事理,才能表达出文本原旨。承中华书局宋凤娣编审邀约译注,惶恐至极,虽竭诚尽心,亦难达尽善尽美,蠡酌之处,敬请方家教正。

 

李心机 时年八十

 

2022 年3 月4 日于历下感佩居


【书摘与插画】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

 

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①,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②,知其差也③。何以知之? 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内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④,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3] 

 

【注释】

 

①苦发热:发热很严重。苦,很。表示程度。

 

②沉而迟:此指脉由浮已变化为不浮,不浮曰“沉”。脉由数变化为不数,不数曰“迟”。此是对比而言。表达的是过程与动态。

 

③差:同“瘥”。病愈。

 

④浮而大:此指脉由沉而变化为“不沉”,不沉曰“浮”。脉由小细变化为“不细”,不细曰“大”。此是对比而言。表达的也是过程与动态。

 

【译文】

 

问道:医术高超的医生望病人的气色就知道病情,医术一般的医生询问病人或其家人才能知道病情,医术初浅的医生需要通过按脉才能知道病情。学生希望老师讲讲其中的道理。

 

老师道:病家人请医生去看病时说,病人发热很严重,身体疼,但能够安然躺卧。医生到了病家诊脉时,病人的寸口脉不浮不数,由此知道病人将要痊愈。怎么知道的呢?如果表有病,脉象应当浮大,现今脉象反不浮不数,所以知道将痊愈了。假如病人说突然腹内疼痛,病人能够端坐,医生到了他家诊脉时,他的寸口脉不沉不细,即知道他的病将要痊愈。怎么知道的呢?如果脏腑有病,脉象应当沉而细,现今脉象不沉不细,所以知道病证将愈。[3] 

 

师曰:病家人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①。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②。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③,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 此诈病也④。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⑤,当须服吐下药, 针灸数十百处乃愈。[4] 

 

【注释】

 

①烦极:此指心烦而至身躯手足躁动不安的状态。

 

②处言:断言。处,断定,决断。

 

③盻(xì)视:怒视的样子。盻,《说文解字·目部》:“恨视也。”按, 钱超尘认为“盻”是“眄(miǎn)”字之误。《说文解字·目部》: “眄,目偏合也。一曰斜视也。” 

 

④诈病:假装生病。诈,欺骗,假装。

 

⑤处言:此处引申为声称。

 

【译文】

 

老师说:病家人请医生去看病时说:病人发热,非常烦躁。第二日医生来到病人家时,病人向墙壁躺卧,此是热势已退。即使病人脉象仍不平和,也可以断言,此病已愈。如果病人面向墙壁躺卧,病人听说医生来了,镇静地面向墙壁,眼神中流露出怒气,说话吞吞吐吐,按脉时,口中不停地吞咽唾沫,这是病人在装病。假如病人脉象平和,医生可以声称: 此病很严重,需要内服吐下药物,需要针刺艾灸很多的穴位,才能把病治好。[4] 

 

师持脉,病人欠者①,无病也②。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③。摇头言者,里痛也④。行迟者,表强也⑤。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⑥。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⑦。[5] 

 

【注释】

 

①欠:哈欠。

 

②病:此是痛苦的意思。

 

③风:此指中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曰:“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④里痛:脏腑病。里,泛指内里、脏腑。痛,病。

 

⑤表强(jiàng):体表僵滞。表,泛指外表、肌腠肢节。强,僵。

 

⑥“坐而伏者”以下几句:东汉时的坐姿是曲膝,双膝与足背着地, 臀部坐于双足的后跟,两手置于膝前。这相当于后世的跪姿,属于正规庄重的坐姿。另外还有随意的坐姿,即臀部坐地,耸起双膝,足底着地或者臀部坐地,双足前伸,此种坐姿称为箕踞。本证病人属箕踞坐姿。“坐而伏者”就是这种箕踞而身躯前倾靠在双膝上的样子,此是喘息、憋气、呼吸短促的形象。“坐而下一脚者, 腰痛也”中“下”与“高”相对,表达位置低下。脚,此处是指小腿。这是箕踞坐姿,一腿耸膝,另外一腿直伸膝胫的形象,这是因为腰痛不适而呈现的强迫体位。

 

⑦心:因为“护腹,如怀卵物”,所以此指胃脘。

 

【译文】

 

医生按脉,病人打哈欠,这是病人没有疼痛不适的感觉。按脉时,病人呻吟,这是疼痛的表现。病人语言迟涩不流利,此属中风。病人说话时摇头,这是里证。病人行动迟缓,此属肢节僵滞。病人坐而趴伏,这是喘息短气。病人坐着而伸直一条腿,这是腰痛。病人护腹,双手像捧着鸡蛋那样小心翼翼若即若离地轻抚腹部,此是胃脘疼痛的迹象。[5] 

 

 
 
 
 

商品简介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现存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它所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开拓了中医临证医学的新纪元,成为后世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绳。全书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涉及中医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中医的发展和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方剂被后世称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



目录
前言

伤寒卒病论集



辨脉法

平脉法第二

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辨痓湿暍脉证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

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辨不可吐第十八

辨可吐第十九

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卷第十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后序

《伤寒论》方剂索引

内容摘要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现存最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它所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开拓了中医临证医学的新纪元,成为后世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绳。全书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涉及中医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中医的发展和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方剂被后世称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

主编推荐

1中医学习者的书。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名著之一,是中国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后世研习中医的经典著作。目前也是中医院校的必修课程,中医学习者的书。

2中医众方之祖。

《伤寒论》虽然只有一百多个方剂,但是因为选药精当、组方严谨、疗效可靠,称为中医方剂学的奠基之作,被称为经典之方,开创了后世以“经方”为主的中医方剂学体系。

3确立中医临床个体化治疗的法则。

《伤寒论》创立了以六经辨证,八纲辨证为主的“辨证论治”体系,开创了以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为主的治疗八法和针药并施、药食并用的多种疗法综合运用的先河。

4 确立了绵密、规范的诊疗康复程序。

《伤寒论》不仅重视辨证论治,随证加减,尤其重视中药的炮制、煎煮规范及中药服用方法和服药后的护理、康复程序的规范。确立对病人进行治疗、调养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管理模式。

 


【内容简介】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