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明万历进士 郝敬的科举文章~《齐宣王问》具体刊印时间不详,文本自然磨损,经古籍修复师精心修复托裱,品相如图。文本尺寸44×20厘米!

50 八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郝敬

出版人不详

年代不详

纸张竹纸

刻印方式木刻

装帧其他

尺寸44 × 20 cm

册数1册

上书时间2020-06-17

海光阁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 最新上架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27 ,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27 ,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30.00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24 ,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24 ,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30.00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 26,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 26,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30.00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 24,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 24,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30.00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35 ,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古籍散页《医宗必读》 一页,页码35 ,尺寸34*26厘米,这是一张木刻本古籍散页,不是一本书,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30.00
【清朝文人小楷】《万钟于我何加焉》,这是一篇清朝文人抄录的文章,不是一本书,这是百分之百清朝手写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复印件,是手稿原件,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清朝文人小楷】《万钟于我何加焉》,这是一篇清朝文人抄录的文章,不是一本书,这是百分之百清朝手写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复印件,是手稿原件,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90.00
【清朝文人小楷】《合影楼批评》,这是一篇清朝文人抄录的文章,不是一本书,这是百分之百清朝手写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复印件,是手稿原件,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清朝文人小楷】《合影楼批评》,这是一篇清朝文人抄录的文章,不是一本书,这是百分之百清朝手写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复印件,是手稿原件,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180.00
【清朝文人小楷】《夏宜楼》,这是一篇清朝文人抄录的文章,不是一本书,这是百分之百清朝手写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复印件,是手稿原件,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清朝文人小楷】《夏宜楼》,这是一篇清朝文人抄录的文章,不是一本书,这是百分之百清朝手写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复印件,是手稿原件,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150.00
【清朝文人小楷】《必也》,这是一篇清朝文人抄录的文章,不是一本书,这是百分之百清朝手写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复印件,是手稿原件,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清朝文人小楷】《必也》,这是一篇清朝文人抄录的文章,不是一本书,这是百分之百清朝手写作品,不是印刷品,也不是复印件,是手稿原件,轻微破损缺纸,已经手工托纸。 ¥18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商品描述
郝敬(1557-1639年),字仲舆,号楚望 ,祖居今京山市雁门口镇台岭郝家大塆,后迁京山城关附近的鄢郝,世称“郝京山先生”。晚明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思想家。
郝敬自幼聪明过人,五岁读“小学”(古汉语文字学),五岁半学《孟子》,在乡里有“神童”之称。他生性耿直,豪放不羁,青年时在同乡前辈、在陕西任职的李维祯府上就馆授徒,发奋读书,31岁乡试中举人,32岁进士及第踏入仕途。
万历十七年中进士,历知缙云、永嘉二县,并有能声。征授礼科给事中,改户科。坐事,迁江阴知县。告老还乡,杜门著书。崇祯十二年,卒,年八十二。
郝敬饱学且耿直,不擅于官场,朝廷认为他“狷介狂傲”,他亦厌于仕途,46岁时辞职回归故里。郝敬回京山后,在鄢郝丁家塝建“康乐园”(俗称“书房岭”),不通宾客,闭门著书。他在经学、训诂等多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著有《九部经解》煌煌一百六十六卷,成为明代著名经学大师,其学说传流深广,后人敬称他“郝夫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