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13.9 2.9折 48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丁明玉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354457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86页

定价48元

上书时间2024-08-20

东风列锦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
定价:48.00元
作者:丁明玉 编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0-04-01
ISBN:9787122354457
字数:
页码:286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三版)共11章内容,在简要介绍分离方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分离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的基础上,对科学研究和生产实际中应用广泛的主要分离技术(液相萃取、固相萃取、色谱分离、膜分离、电化学分离等)进行了重点阐述。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图兼顾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两方面,在对几种常用分离技术作比较充分完整论述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介绍了一些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型分离技术及其应用,如快速索氏提取、滴对滴溶剂微萃取、悬滴式微萃取、QuEChERS法、磁分散固相萃取、亲和固相萃取、浊点萃取、超分子分离中的葫芦脲主客体配合物等。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第三版)可作为化学、药学、化学工程、生命科学、材料科学、农学、环境等学科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分离科学课程的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也可供从事相关科研和生产的科技工作者参考之用。
目录
章绪论1 1.1分离科学及其研究内容1 1.2分离科学的重要性3 1.3分离过程的本质4 1.4分离方法的分类5 1.4.1按被分离物质的性质分类6 1.4.2按分离过程的本质分类6 1.4.3场-流分类法8 1.5分离方法的评价9 1.6分离技术展望10 复习思考题11 参考书目12  第2章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13 2.1化学平衡13 2.1.1封闭体系中的化学平衡14 2.1.2敞开体系的化学平衡17 2.1.3有外场存在时的化学平衡18 2.2分配平衡19 2.2.1分配等温线20 2.2.2分配定律21 2.3相平衡22 2.3.1单组分体系的相平衡22 2.3.2双组分体系的相平衡24 复习思考题26 参考书目26  第3章分离过程中的动力学27 3.1分子迁移——费克第一扩散定律27 3.2流体的迁移与扩散30 3.3带的迁移——费克第二扩散定律32 3.4有流存在下的溶质输运33 复习思考题34 参考书目34  第4章分子间相互作用与溶剂特性35 4.1分子间相互作用35 4.1.1静电相互作用36 4.1.2范德华相互作用37 4.1.3氢键39 4.1.4电荷转移相互作用39 4.1.5π相互作用41 4.1.6亲和作用44 4.1.7分子间相互作用总能量45 4.2物质的溶解与溶剂极性46 4.2.1物质的溶解过程46 4.2.2溶剂的极性47 4.3疏水相互作用50 复习思考题53 参考文献53 参考书目53  第5章液相萃取54 5.1溶剂萃取54 5.1.1萃取平衡55 5.1.2主要萃取体系58 5.1.3影响溶剂萃取的因素65 5.1.4连续萃取67 5.1.5溶剂微萃取68 5.2固-液萃取72 5.2.1索氏提取72 5.2.2超声波及微波辅助溶剂萃取73 5.2.3加速溶剂萃取75 5.3胶团萃取76 5.3.1胶团的形成77 5.3.2胶团萃取机理79 5.3.3影响反胶团萃取的主要因素81 5.3.4反胶团萃取在生物样品分离中的应用82 5.4双水相萃取84 5.4.1双水相体系的形成与分配机理84 5.4.2双水相体系的相图86 5.4.3双水相萃取体系的影响因素87 5.4.4双水相萃取的应用88 5.5超临界流体萃取90 5.5.1原理及其特性90 5.5.2萃取过程与装置92 5.5.3影响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因素93 5.5.4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95 5.5.5超临界流体萃取联用技术96 5.6溶剂微胶囊萃取97 5.6.1溶剂微胶囊的制备98 5.6.2溶剂微胶囊萃取的特点98 5.6.3溶剂微胶囊萃取的应用98 复习思考题99 参考文献99  第6章固相萃取101 6.1常规柱固相萃取101 6.1.1原理与类型101 6.1.2仪器与操作102 6.1.3固相萃取应用105 6.2固相微萃取105 6.2.1固相微萃取技术原理与特点105 6.2.2固相微萃取方式107 6.3分散固相萃取109 6.4磁分散固相萃取110 6.5基质固相分散萃取111 6.6亲和固相萃取112 6.7限进介质固相萃取113 6.8浊点萃取114 复习思考题115 参考文献115 参考书目116  第7章色谱分离原理117 7.1概述117 7.2色谱过程及其分类117 7.3区带迁移119 7.4色谱保留规律121 7.4.1基本关系121 7.4.2气相色谱保留规律123 7.4.3液相色谱保留规律124 7.4.4洗脱的普遍性问题126 7.5谱带展宽127 7.5.1色谱峰特征描述127 7.5.2通过多孔介质的流动128 7.5.3速率理论130 7.5.4折合参数133 7.5.5柱外效应135 7.5.6等温线的影响137 7.5.7峰形模型137 7.6分离度138 7.6.1分离度与色谱柱特9 7.6.2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指标142 7.6.3色谱柱的峰容量142 7.7分离时间143 7.8多维色谱144 7.8.1概述144 7.8.2二维液相色谱146 复习思考题149 参考书目150  第8章制备色谱技术151 8.1制备薄层色谱法151 8.1.1常规制备薄层色谱法151 8.1.2加压制备薄层色谱法154 8.1.3离心制备薄层色谱法155 8.2常规柱色谱技术156 8.2.1常规柱色谱法156 8.2.2干柱色谱法165 8.2.3减压柱色谱法166 8.3加压液相色谱技术166 8.3.1加压液相色谱制备分离方法的建立167 8.3.2制备加压色谱对设备的要求170 8.3.3快速色谱法172 8.3.4低压和中压液相色谱法173 8.3.5高压制备液相色谱法174 8.4逆流色谱法175 8.4.1液滴逆流色谱法176 8.4.2旋转小室逆流色谱法176 8.4.3离心逆流色谱法177 8.4.4高速逆流色谱法178 8.5超临界流体色谱法181 8.5.1SFC原理和仪器181 8.5.2SFC色谱柱181 8.5.3SFC流动相182 8.5.4SFC应用183 8.6模拟移动床色谱法183 8.6.1SMB色谱法的基本原理183 8.6.2工作参数的选择185 8.7制备气相色谱法186 8.7.1色谱柱与装置187 8.7.2操作187 8.8径向柱色谱法188 8.9顶替色谱法189 8.9.1填料类型190 8.9.2顶替剂的选择190 8.9.3操作参数190 复习思考题190 参考书目191  第9章膜分离193 9.1概述193 9.1.1膜分离技术的发展及特点193 9.1.2分离膜和膜组件194 9.1.3膜分离过程196 9.1.4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方向196 9.2微滤、超滤和纳滤199 9.2.1微滤199 9.2.2超滤206 9.2.3纳滤209 9.3反渗透212 9.3.1反渗透原理与特点212 9.3.2反渗透膜213 9.3.3反渗透分离技术的应用214 9.4透析与正渗透215 9.4.1透析215 9.4.2正渗透216 9.5膜蒸馏及相关分离技术217 9.5.1膜蒸馏的特点217 9.5.2膜蒸馏用膜218 9.5.3膜蒸馏的应用218 9.5.4渗透蒸馏219 9.5.5气态膜过程219 9.6膜萃取220 9.7液膜分离221 9.7.1液膜的形成221 9.7.2液膜分离的机理222 9.7.3液膜分离的应用223 9.8亲和膜分离224 9.8.1亲和膜的分离原理224 9.8.2亲和膜224 9.8.3亲和膜分离方式226 9.8.4亲和膜的应用227 复习思考题227 参考文献227 参考书目228  0章电化学分离法229 10.1自发电沉积法229 10.1.1基本原理229 10.1.2自发电沉积法的应用230 10.2电解分离法231 10.2.1基本原理231 10.2.2电解分离法的分类和应用233 10.3电泳分离法236 10.3.1分离原理236 10.3.2电泳法分类238 10.3.3等速电泳238 10.3.4等电聚焦电泳239 10.3.5凝胶电泳240 10.3.6薄膜电泳242 10.3.7双向电泳242 10.3.8毛细管电泳243 10.4电渗析分离法244 10.4.1基本原理244 10.4.2电渗析膜的制备245 10.4.3电渗析法的应用245 10.5化学修饰电极分离富集法246 10.5.1分离原理246 10.5.2修饰电极的应用实例247 10.6溶出伏安法249 10.6.1基本原理249 10.6.2溶出伏安法的应用249 10.7控制电位库仑分离法251 10.7.1基本原理251 10.7.2控制电位库仑分离法的应用251 复习思考题251 参考文献252 参考书目252  1章其他分离技术253 11.1分子蒸馏253 11.1.1分子蒸馏技术原理253 11.1.2分子蒸馏装置254 11.1.3分子蒸馏技术的应用256 11.2分子印迹分离257 11.2.1分子印迹技术257 11.2.2分子印迹技术在分离中的应用259 11.3超分子分离体系261 11.3.1小分子聚集体超分子包接配合物261 11.3.2冠醚、穴醚主客体配合物262 11.3.3杯芳烃及其衍生物主客体配合物265 11.3.4环糊精主客体配合物271 11.3.5葫芦脲主客体配合物273 11.4泡沫吸附分离275 11.4.1泡沫吸附分离的概念与类型275 11.4.2泡沫吸附分离机理276 11.4.3泡沫吸附分离实验流程与应用277 11.5微流控芯片分离技术278 11.5.1芯片毛细管电泳279 11.5.2芯片多相层流无膜扩散281 11.5.3芯片液-液萃取283 11.5.4芯片上的其他分离技术284 复习思考题285 参考文献285 参考书目286
作者介绍
丁明玉,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导,丁明玉,现任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一直为化学系本科高年级学生和全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硕士和博士)讲授“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课程。现任中国色谱学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协会分析仪器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色谱》、《分析试验室》、《生命科学仪器》等杂志编委。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