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与绿色提取
¥
271.57
¥
98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李永绣 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23821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0页
字数479千字
定价98元
上书时间2024-08-12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 商品描述
-
基本信息
书名: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与绿色提取
定价:98.00元
作者:李永绣 等编著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2-01
ISBN:9787122223821
字数:479
页码:350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与绿色提取》内容全面、系统,针对我国南方稀土资源的离子吸附型独特性,全面阐述了稀土元素的分布、特点、矿床形成成因、矿床地质学特点与理论,稀土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黏土矿物与风化壳的形成,重点解决稀土的高效与绿色提取技术,内容实用,指导性强。技术方面是本书的重点与精华,具有独创性的:关于稀土浸取的基本理论,浸取液的选择,对浸取率的影响,不同浸取对象的浸取方法;如何从浸取液提取稀土,提取的步骤包括净化、稀土富集、除杂、氧化稀土和碳酸稀土的制备,等等。这些是作者团队几十年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本真正地客观真实地反映离子吸附型稀土类资源开发历史、矿床地质地球化学、采矿选矿、湿法冶金分离、环境保护和开发管理等相关内容的集学术性、技术性和科普性于一体的学术专著。
内容提要
目录
章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与开发1.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发现 1.2 稀土元素及其主要矿物 1.3 世界稀土资源分布 1.4 中国稀土矿物资源的主要产地 1.5 稀土矿物的主要选矿方法 1.6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组成、特点与提取原理的早期认识 1.7 离子吸附型稀土的开发历程 1.8 对离子吸附型稀土开发的认识问题 1.8.1 分布、储量与开采年限问题 1.8.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命名问题 1.8.3 离子吸附型稀土提取效率问题 1.8.4 离子吸附型稀土开发的环境影响和功过问题 1.8.5 稀土开采技术的先进性问题 1.8.6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开发的管理问题 1.9 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的特点及新认识 参考文献 第2章 风化壳与黏土矿物2.1 风化壳 2.1.1 风化壳的概念 2.1.2 风化作用 2.1.3 岩石的风化及影响因素 2.1.4 造岩矿物和岩石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 2.2 风化壳的形成 2.2.1 风化壳形成的阶段 2.2.2 风化壳形成的影响因素 2.3 风化壳的分类与特征 2.3.1 花岗岩风化壳 2.3.2 火山岩风化壳 2.3.3 碳酸盐岩风化壳 2.3.4 其他风化壳类型 2.4 黏土矿物 2.4.1 黏土矿物的形成 2.4.2 黏土矿物的类型 2.4.3 黏土矿物的结构特点 2.4.4 风化壳中黏土矿物的分布 2.4.5 黏土矿物的性质与用途 参考文献 第3章 离子吸附型黏土3.1 黏土吸附金属离子的原因 3.2 评价和研究黏土吸附特征的基本方法 3.2.1 吸附等温线 3.2.2 固液表面吸附热力学 3.2.3 固-液吸附动力学 3.2.4 吸附势和解吸势理论 3.3 黏土矿物吸附稀土离子的结果举例 3.3.1 土壤和风化壳中的黏土对金属离子的吸附及其差异 3.3.2 改性黏土矿物 3.3.3 吸附等温线特征与吸附势理论的相关性 3.4 风化壳中的离子吸附型黏土 3.4.1 风化壳中的稀土离子吸附型黏土 3.4.2 风化壳中的铝离子吸附型黏土 3.4.3 风化壳中铀离子吸附型黏土 3.5 土壤中的离子吸附型黏土 参考文献 第4章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的形成及稀土分异规律4.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的内生条件 4.1.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母岩的时代规律 4.1.2 风化壳与成矿母岩的继承关系 4.2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的外生条件 4.2.1 常量金属离子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过程中的迁移 4.2.2 稀土元素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形成过程中的迁移 4.3 风化壳中稀土元素的富集和分异规律 4.3.1 稀土离子与黏土矿物的相互作用 4.3.2 稀土离子的富集 4.3.3 稀土元素配分及分异 4.4 稀土离子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中的分异规律 4.4.1 垂直方向的分异 4.4.2 水平方向的分异 4.4.3 颗粒之间的分异 4.4.4 浸取方法之间的分异 4.4.5 时间性 4.5 风化壳的不均匀性 4.5.1 成矿母岩的不均匀性 4.5.2 风化产物的分层性 4.5.3 风化矿物的差异性 4.5.4 矿物颗粒大小的不均匀性 4.5.5 介质酸度的不均匀性 4.5.6 生物或有机质含量分布的不均匀性 4.5.7 水渗透性的不均匀性 4.6 稀土分异作为物质与水迁移方向研究的探针作用 4.6.1 基于分异规律的水流方向分析依据 4.6.2 基于尾矿中铵和稀土残留量分析结果的水流方向判定依据 4.6.3 在原地浸矿中的应用意义 4.7 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资源分布及特征 4.7.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及其分布 4.7.2 分类方法 4.7.3 各地稀土资源及其特征 参考文献 第5章 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浸取5.1 离子吸附型稀土浸取的化学基础 5.2 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浸取平衡及热力学 5.2.1 柱层浸取 5.2.2 平衡浸取与交换反应机理 5.2.3 平衡浸取时浸取剂浓度和浸取平衡pH值的关系 5.3 离子吸附型稀土的浸取动力学 5.3.1 浸取动力学模型 5.3.2 稀土浸取过程及速度方程 5.4 浸取剂对矿物颗粒特征及稀土浸取率的影响 5.4.1 盐浓度和类型对稀土浸出量和矿物悬浮性的影响 5.4.2 水溶液酸度对稀土浸出量和矿物悬浮性的影响 5.4.3 2%硫酸铵溶液的起始酸度对稀土浸出量和矿物悬浮性的影响 5.4.4 田菁胶改性对稀土浸出量的影响 5.4.5 矿石含水量 5.4.6 矿石产地 5.4.7 控速淋洗 5.5 杂质浸出与抑杂浸取 5.5.1 无机化合物 5.5.2 有机酸 5.6 离子吸附型稀土的工业浸取方式 5.6.1 池浸法 5.6.2 堆浸法 5.6.3 原地浸矿法 5.6.4 搅拌浸出法 5.6.5 连续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渗滤浸取法 参考文献 第6章 从离子吸附型稀土浸出液中提取稀土6.1 浸出液的净化 6.1.1 中和沉淀法 6.1.2 硫化物沉淀法 6.2 稀土富集与其他除杂方法 6.2.1 萃取法 6.2.2 沉淀-浮选法 6.2.3 吸附法 6.2.4 液膜法 6.3 沉淀法制备混合氧化稀土和碳酸稀土 6.3.1 草酸沉淀法 6.3.2 碳酸氢铵沉淀法 6.3.3 氢氧化物沉淀法 6.4 沉淀母液循环利用 6.4.1 草酸沉淀母液 6.4.2 碳酸氢铵沉淀母液 参考文献 第7章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三废处理技术7.1 尾矿 7.1.1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山尾矿的产生和数量 7.1.2 尾矿的基本物质成分及性质 7.1.3 尾矿的危害 7.1.4 稀土尾矿用于制造无机材料 7.1.5 稀土尾矿用于废水处理和有价元素回收 7.1.6 尾矿修复方法 7.2 预处理渣 7.2.1 预处理渣的来源及其特征 7.2.2 预处理渣的现行处理方法 7.3 废水 7.3.1 淋滤尾水产生的途径和数量 7.3.2 淋滤尾水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7.3.3 淋滤废水中稀土元素回收的方法 7.3.4 尾水中氨氮的处理方法 7.3.5 膜辅助的胶体吸附法回收稀土 7.3.6 沉淀吸附-折点氯化法处理低浓度含铵稀土废水 7.3.7 利用离子型稀土尾矿中的粗粒黏土处理极低浓度含铵稀土废水的方法 7.3.8 沉淀吸附与膜分离的组合技术 7.3.9 几种方法的处理效果比较 参考文献 第8章 离子吸附型稀土提取流程与技术展望8.1 离子吸附型稀土提取的典型流程和技术进步 8.1.1 氯化钠浸矿向硫酸铵浸矿的跨越 8.1.2 草酸稀土沉淀与碳酸稀土沉淀结晶技术的跨越 8.1.3 浸矿方式从池浸向堆浸和原地浸矿技术的跨越 8.2 离子吸附型稀土开发的新问题 8.2.1 科学问题 8.2.2 技术问题 8.3 工程及管理问题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李永绣,南昌大学化学系,南昌大学稀土与微纳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中心主任,教授,作者及其所在单位的研究团队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从事这一资源的开发研究,先后完成了硫酸铵浸矿-草酸沉淀法提取稀土工艺、硫酸铵淋洗-碳酸氢铵沉淀法提取稀土工艺、碳酸稀土结晶沉淀方法的研究。建立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离子相稀土含量测定方法,与龙南稀土矿、定南稀土公司、信丰县稀土矿、万安稀土矿等矿山企业合作,使这些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并通过这些企业向全国推广,使这几套工艺目前仍然是矿山的主体技术。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发明三等奖。“功能导向稀土功能材料合成与性能”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目前,围绕该类稀土资源的高效绿色开采问题,承担了科技部973,科技部支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课题,重点发展新的能够指导矿山生产的新方法新原理,并提供切实可行的废水处理、尾矿修复等矿山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技术。提出了该类资源开发的环境工程模式,并为其提供技术内涵和设计施工技术规范,为科学管理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序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