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G NX 11 0 有限元分析基础实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UG NX 11 0 有限元分析基础实战

25.2 4.3折 59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沈春根,孔维忠,关天龙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600541

出版时间2018-0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251页

字数99999千字

定价59元

上书时间2024-05-28

伴我侗行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商品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UG NX 11 0 有限元分析基础实战
定价:59.00元
作者:沈春根,孔维忠,关天龙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111600541
字数:392000
页码:2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作者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及工程实践经验,出版过多本畅销书。书中所有案例均经过作者的精挑细选,均为实际工作中常用且经常出错的典型案例。让读者的学习事半功倍。配套资源丰富。附赠光盘包括所有实例的素材文件,还有详细的语音视频讲解。
内容提要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础实战》以UG NX 11.0的前/后处理模块为平台,采用任务型项目教学法的形式,通过详细介绍工程案例,进行有限元分析的项目描述、项目思路、项目步骤和项目拓展,内容包括UG NX有限元软件界面和分析工作流程、底座类零件有限元分析、轴套类零件有限元分析、3D装配体有限元分析、面面接触过盈装配有限元分析、2D和3D装配有限元分析、1D梁有限元分析、0D1D2D3D混合模型分析、结构对称有限元分析、轴对称有限元分析、结构静力学综合应用和结构动力学综合应用等实例。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础实战》内容编排符合由浅入深的有限元软件教学认知规律,注重软件操作命令和有限元分析流程相结合、教学典型案例和企业工程案例相结合、实例过程讲解和实例拓展提升相结合、软件的操作引导和知识难点的提示相结合。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础实战》随书网盘学习材料包含所有实例操作演示的语音视频、素材模型、对应的有限元计算结果文件和专题培训学习资料,方便读者快速入门和掌握工程实际应用中有限元分析的工作流程、常用命令、关键参数和项目解决思路。    《UG NX 11.0 有限元分析基础实战》适合理工科院校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及教师使用,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学生及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学习UG NX 11.0前/后处理和有限元分析的参考用书,也可以作为从事相关领域科学技术研究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目录
章 认识NX有限元工作界面和分析流程1.1 认识NX有限元分析工程用途1.2 认识NX有限元分析工作界面1.2.1 认识NX CAD环境界面1.2.2 认识NX FEM环境界面1.2.3 认识NX理想化环境界面1.2.4 认识NX SIM环境界面1.2.5 认识NX解算方案求解环境界面1.2.6 认识NX后处理环境界面1.2.7 认识NX分析报告界面1.2.8 认识退出各级文件的操作方法1.2.9 认识打开各级文件及的操作方法1.2.10 认识NX有限元结果文件1.3 认识NX有限元分析工作流程1.3.1 认识NX有限元分析的主要步骤1.3.2 认识NX有限元分析工作流程的框图1.4 认识NX有限元分析基础知识1.4.1 认识常见单元类型及其应用场合1.4.2 认识边界条件及其应用场合1.4.3 认识有限元分析文件的数据结构关系1.4.4 认识常见后处理显示方法1.4.5 认识常见分析结果的评判方法1.5 本章小结第2章 底座类零件有限元分析实例——水箱底座受力分析2.1 项目描述2.2 项目分析2.2.1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思路2.2.2 底座有限元分析的主要命令2.3 项目操作2.3.1 创建底座理想化模型2.3.2 创建底座FEM模型2.3.3 创建底座SIM模型2.3.4 求解底座解算方案2.4 项目结果2.4.1 查看底座变形2.4.2 查看底座应力2.4.3 创建底座棱边位移图表2.5 项目拓展2.5.1 解算方案求解的置信度分析2.5.2 四面体网格与六面体网格求解效率的对比2.5.3 自定义材料属性的基本方法2.6 项目总结第3章 轴套类零件有限元分析实例——发动机曲柄受力分析3.1 项目描述3.2 项目分析3.3 项目操作3.3.1 新建FEM模型和SIM模型3.3.2 创建理想化模型3.3.3 创建FEM模型3.3.4 创建SIM模型3.3.5 模型检查和求解解算方案3.4 项目结果3.5 项目拓展3.5.1 曲柄不同转速承载工况的分析3.5.2 曲柄不同偏心质量工况的分析3.6 项目总结第4章 装配体有限元分析实例——支撑工作台承载分析4.1 基础知识4.2 项目描述4.3 项目分析4.3.1 项目分析总体思路4.3.2 项目分析工作流程4.3.3 项目分析关键问题和命令4.4 项目操作4.4.1 创建支撑工作台装配FEM模型4.4.2 创建支撑工作台SIM模型4.4.3 解算方案的求解4.5 项目结果4.5.1 解算结果及其后处理4.5.2 解算方案的比较分析4.6 项目拓展4.6.1 局部区域划分网格对解算结果的影响4.6.2 局部区域划分网格的应用案例4.7 项目总结第5章 面面接触有限元分析实例——传动轴和齿轮内孔过盈配合分析5.1 基础知识5.1.1 面面连接命令的简介5.1.2 面面连接命令支持的解算方案5.1.3 面对面接触主要参数的解释5.2 项目描述5.3 项目分析5.3.1 传动轴结构特点5.3.2 传动轴过盈配合受力分析的特点5.4 项目操作5.4.1 创建孔轴配合FEM模型5.4.2 创建SIM模型和定义面对面接触的参数5.4.3 定义面对面接触的输出请求参数5.5 项目结果5.5.1 查看孔轴配合接触变形和接触应力结果5.5.2 查看孔轴配合接触力和接触压力结果5.5.3 面对面接触性能的结果评价5.6 项目拓展5.6.1 施加扭矩载荷的操作过程5.6.2 扭矩和过盈量的变化对接触性能影响5.7 项目总结第6章 2D装配有限元分析实例——集热器支架受力分析6.1 基础知识6.1.1 2D单元类型和用途6.1.2 2D网格命令主要参数6.1.3 2D单元网格划分的方法6.1.4 RBE2单元和蛛网连接使用场合6.1.5 2D和3D常见连接方法和应用6.2 项目描述6.2.1 集热器支架设计要求6.2.2 集热器支架分析思路6.3 项目操作6.3.1 支架装配模型处理6.3.2 创建2D装配FEM模型6.3.3 创建2D装配SIM模型6.3.4 2D和1D连接装配模型求解6.4 项目结果6.4.1 支架整体模型后处理显示6.4.2 2D单元结果单独显示6.5 项目拓展6.5.1 复杂模型抽取中面的方法和应用6.5.2 2D单元常见修补方法6.6 项目总结第7章 1D梁有限元分析实例——铰支梁受力分析7.1 基础知识7.1.1 1D单元的类型和用途7.1.2 CBAR和CBEAM梁单元的区别7.1.3 梁弯曲应力公式7.1.4 合并节点及其场合7.2 项目描述7.3 项目分析7.3.1 理论公式计算方法7.3.2 理论计算有关结论7.4 项目操作7.4.1 创建1D梁单元FEM模型7.4.2 编辑1D梁单元属性7.4.3 检查1D梁单元的截面方向7.4.4 创建1D梁单元SIM模型7.5 项目结果7.5.1 查看1D梁挠度7.5.2 查看梁长度方向的正应力7.5.3 查看梁横截面正应力分布7.5.4 查看梁横截面剪切应力分布7.5.5 查看梁横截面剪力和弯矩7.6 项目拓展7.6.1 1D复杂截面梁分析7.6.2 1D梁单元销标志及其应用7.7 项目总结第8章 0D1D2D3D混合模型分析实例——光伏支架受力分析8.1 基础知识8.2 项目描述8.3 项目分析8.4 项目操作8.4.1 创建1D网格模型8.4.2 创建2D网格模型8.4.3 创建3D网格模型8.4.4 创建1D连接模型8.4.5 创建面对面粘连8.4.6 创建边对面粘连8.4.7 创建装配SIM模型8.5 项目结果8.5.1 查看装配模型位移结果8.5.2 查看装配模型应力结果8.6 项目拓展8.6.1 创建0D/1D/2D/3D装配模型方案8.6.2 查看0D/1D/2D/3D模型求解结果8.6.3 0D/1D/2D/3D模型分析拓展8.7 项目总结第9章 结构对称有限元分析实例——卡箍受力分析9.1 基础知识9.1.1 结构对称分析的优点9.1.2 结构对称分析的方法9.2 项目描述9.3 项目分析9.3.1 装配模型拆分思路9.3.2 接触对的算法简介9.3.3 螺栓预紧力的处理方法9.4 项目操作9.4.1 创建FEM模型和拆分模型9.4.2 对称结构划分网格9.4.3 创建4种工况的解算方案9.5 项目结果9.5.1 查看后处理位移结果9.5.2 查看后处理接触压力结果9.5.3 查看后处理非线性应力结果9.6 项目拓展9.6.1 抽取中面创建2D单元9.6.2 边界线上创建对称约束9.6.3 2D单元和3D单元结果对比9.7 项目总结0章 轴对称有限元分析实例——球形薄壳承压分析10.1 基础知识10.1.1 轴对称分析基本概念10.1.2 屈曲分析基础知识10.2 项目描述10.3 项目分析10.3.1 屈服分析的基本思路10.3.2 项目材料的本构模型10.4 项目操作10.4.1 创建非轴对称解算方案10.4.2 创建轴对称单元解算方案10.5 项目结果10.5.1 轴对称解算结果的对比10.5.2 网格细化对解算结果的影响10.5.3 轴对称模型后处理的显示10.5.4 轴对称分析的有关结论10.6 项目拓展10.6.1 LDC算法进行屈曲分析的简介10.6.2 LDC算法进行屈曲分析的操作10.7 项目总结1章 结构静力学综合应用实例——万向节总成受力分析11.1 基础知识11.1.1 圆柱坐标系及其应用11.1.2 接触面节点穿透原因11.2 项目描述11.3 项目分析11.3.1 确定零件的许用应力11.3.2 螺栓连接及其预紧力11.3.3 3D混合网格的作用11.4 项目操作11.4.1 创建装配体FEM模型11.4.2 创建装配体SIM模型11.4.3 求解出错分析及修改方法11.5 项目结果11.6 项目拓展11.6.1 3D螺栓建模分析11.6.2 1D螺栓建模和3D螺栓建模结果比较11.7 项目总结2章 结构动力学综合应用实例——电机支架振动分析12.1 基础知识12.1.1 振动响应系统运动方程12.1.2 振动响应系统阻尼问题12.1.3 NX动力学响应类型和应用场合12.2 项目描述12.3 项目分析12.4 项目操作12.4.1 确定模型的质量和惯量12.4.2 创建FEM模型12.4.3 SOL103 实特征值分析12.4.4 SOL108 直接频率响应分析12.4.5 SOL111模态频率响应分析12.4.6 SOL109直接瞬态响应分析12.4.7 SOL112 模态瞬态响应分析12.5 项目结果12.5.1 模态分析结果12.5.2 频率响应分析结果12.5.3 瞬态响应分析结果12.6 项目拓展12.6.1 SOL103响应动力学频响分析12.6.2 SOL103响应动力学瞬态响应分析12.7 项目总结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序言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