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现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后现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后现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后现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后现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2 2.5折 48 九品

仅1件

四川南充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新举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5081

上书时间2024-01-05

涌泉书海

四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新举
  •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3034142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4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以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然在这种影响中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该书在论述了后现代背景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对后现代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后现代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给予了深入研究,最后,提出出应对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措施,以期能够在后现代背景下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的质量。
【作者简介】
王新举,男,法学博士,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现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科研部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获得北京市属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1 项、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项目1项。曾在《求实》、《求是学刊》、《广东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30余篇论文。参编教材多部,参与多项课题研究。
【目录】
目录后现代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章现代、后现代与后现代背景(1)第一节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内涵(1)一、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内涵之辨(1)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相关概念解读(6)第二节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9)一、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9)二、后现代在解构中的建构(13)第三节后现代背景的特征(16)一、思想观念的后现代转向(17)二、文化内涵和形式的后现代转向(18)三、思维方法的后现代转向(22)第二章后现代背景下的大学教育(27)第一节当代大学的转变(27)一、功利化教育目的观的形成(27)二、文凭的贬值与就业的不确定性(29)三、大学的社会化和虚拟化趋势(30)四、学校、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疏离化倾向(33)第二节后现代大学的来临(34)一、多元化的价值体系(35)二、碎片化的学习时空(37)三、被削弱的知识垄断(39)第三节后现代背景下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41)一、“政治教育目的”论与“去行政化”趋势(41)二、“统一性”与“多样性”诉求的博弈(43)三、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45)第三章后现代背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51)第一节后现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教师(51)一、教师知识结构面临转型(52)二、教师的地位受到影响(53)三、教师的学术权威受到挑战(54)四、教师的职业发展面临困境(56)第二节后现代背景下大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58)一、后现代背景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影响(59)二、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评价(96)第三节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影响(102)一、后现代主义的教学观(102)二、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110)第四章后现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118)第一节思想政治教育统一性和多样性教育模式的转变(118)一、统一性与多样性教育模式的内涵(118)二、后现代对当代统一性教育模式的解构(119)三、后现代视野下多样性教育模式的建构(123)第二节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教育模式的转变(126)一、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解构(127)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方面存在的问题(129)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建构(132)第三节思想政治教育静态和动态教育模式的转变(136)一、思想政治教育静态和动态教育模式的内涵(136)二、后现代主义对思想政治静态教育模式的解构(139)三、后现代主义视野下动态教育模式的建构(144)第四节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启示(150)一、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后现代诠释(151)二、后现代视野中的资本主义文化逻辑(154)三、后资本主义时代文化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158)第五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163)一、现代主义的课程观(163)二、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167)三、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思想政治课程的解构(181)四、后现代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构(194)第五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后现代背景的应对(216)第一节应对的指导思想和原则(216)一、坚持为最广大人民利益而服务的原则(216)二、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和继承精神(217)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下的多元并存(218)四、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相结合(219)第二节应对时应当处理的几组关系(224)一、处理好“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关系(224)二、处理好“软教育”与“硬教育”的关系(226)三、处理好意识形态性与科学性的关系(229)四、处理好批判性与建构性的关系(231)第三节应对的具体措施(233)一、防止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图谋,扭转僵化诠释马克思主义的倾向(234)二、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与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236)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元化后现代发展趋势(240)四、推进意识形态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242)参考文献(246)中文部分(246)英文部分(249)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