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别平等与文化构建(上)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性别平等与文化构建(上)

20 1.2折 168 九品

仅1件

河北石家庄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姜秀花 主编;谭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462

上书时间2023-11-02

诗鸿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姜秀花 主编;谭琳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2-07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34704
  • 定价 16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990千字
【内容简介】
  《性别平等与文化构建(上下)》收集了《妇女研究论丛》1992~2011年共20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性别平等与文化构建(上下)》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关注媒介和传播中对性别的不同呈现。第二部分关注文学和语言对性别的构建。第三部分关注身体和生育文化中的性别构建。第四部分关注仪礼和社会观念对性别的不同期待和规范。第五部分关注仪式和节俗文化对性别的不同规范和构建。第六部分关注在历史及有关事件中的性别呈现。通过上述不同视角的性别呈现,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两性的命运在很大程度上被文化之手所掌控,因此,推动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改变落后的性别文化必须依靠有识之士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依靠全社会共同构建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参与精神。
【作者简介】
    谭琳,1990年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经济研究所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兼任南开大学人口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口社会学、妇女发展与社会政策研究等。自1995年以来,先后承担二十几项有关人口、性别与发展方面的研究项目,在国内外公开出版和发表论著和论文百余部(篇)。
【目录】
前言

上册  媒介?传播?性别

 社会性别视角中的传播新技术与女性

 试析大众传播中性别歧视的成因

 主导报纸如何呈现两性

 碎片化的女性新闻:对《中国妇女报》的内容分析(1990~2002)

 报纸报道涉老新闻的社会性别分析

   ——以《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京华时报》为例

   ——《新快报》2004年母亲节专题“软文”分析

 社会性别偏见的传播

   ——以某晚报“建立和谐母子关系”系列报道为例

 怎样报道家庭暴力

 中国近代女性角色的重塑

   ——来自《北洋画报》的记录

 从《东方时空》看主流媒介的性别平等意识

 从一次谈话节目看电视传媒中的性别意识导向

 电视剧女性形象中的性别意识

 男权观念下的感情悲剧

   ——解读《中国式离婚》

 影像中的女性身份再塑造及女性电影大众化

   ——论近期几部女性电影的两个转向

 清末民国戏剧改良与妇女解放的互动关系考察

   ——以河南为例

 试析中国电视广告中的男女角色定型

 广告文化的性别建构问题分析

 广告故事与性别——中外广告中的妇女形象

 《申报》女性广告:女性形象、现代性想象以及消费本质

文学?话语?性别

 重写女性:八九十年代的性别写作与文化空间

 女性文学批评本土化过程中的语境差异

 论女性文学与商品市场

 “美丽”的可能与“纯洁”的必要

   ——中国当代文学中女性形象的话语变迁及其文化意义

 身体写作女性化探讨

 “文革”叙事的女性主义书写

   ——论徐坤的《招安,招安,招甚鸟安》

 论现代文学叙述中妓女形象谱系与话语模式

 “落后妇女”——农业合作化叙事中的“症候”

 “花瓶”:20世纪30年代职业女性的形象及其语境

 言语交际中的性别文化观

 语言实施的性别围困——权力话语下的“第三性”

 言说娜拉与娜拉言说——论五四新女性的叙事与性别

 晚清至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性别话语及其社会文化意蕴

 本质还是建构?——一个乡村女人“破鞋”称谓的由来

 从一个妇女主任的遭遇看村落性别规范

 党和国家话语与农村女性的声音

   ——以白茆山歌为例的观察(1956~1966)

 中国古代女性侮称与性别歧视

 从社会的发展看“家属”的词义演化

 女书:我们的终结,抑或我们的开始

下册  身体?生育?性别

 整形美容手术的两难与焦虑的女性身体

 对女性身体再造行为的文化评析

 减肥广告与病态的苗条文化

   ——关于大众传播对女性身体的文化控制

 身体之痛:《祝福》中的性别政治

 超越身体的困境:从《体育皇后》、《女篮5号》和

 《沙鸥》看中国体育故事片中的女性

 摩登与反摩登

   ——民国报刊建构的女性身体及其现代意义

 解放乳房的艰难:民国时期“天乳运动”探析

 晚清女性服饰改革:女性身体与国家、细节和时尚

   ——从废缠足谈起

 清末的媒体与女性的戒缠足

   ——以《大公报》白话文宣传为中心

 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

 儿子偏好还是儿女双全?

   ——中国人生育性别偏好态度构成及其政策含义

 母性话语与分娩医疗化

   ——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为中心

 面对疼痛的自己:女性文学视域下的女性与生育

     仪礼?观念?性别

 守贞是妇女的文化宿命吗?

   ——关于近期有关事件引发的贞操文化与妇女性权利的讨论

 新文化运动中关于贞操问题的讨论

 贞节观念历史演进轨迹的重构

   ——汉唐间贞节观念的不断加强

 从《礼记》看战国以后夫权的强化

 从《仪礼》看性别的社会化

 孝文化与传统中的妇女

 “女子无才便是德”考述

 妇女在中国传统性别观念中的地位及其影响

 “回家”还是“被回家”?

   ——市场化过程中“妇女回家”讨论与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转型

 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关于当代中国女大学生社会性别观的若干思考

 “照顾责任女性化”及其理论探讨

 “反家庭暴力”立法应有男性气质视角

 仪式?节俗?性别

 革命、仪式与性别

   ——“国际妇女节”的传入与国民革命时期的“国际妇女节”

 变化与稳定:非正式制度中的性别呈现

   ——以河北H村仪礼为例

 神格与人格的交融

   ——中国古代汉族以女性为核心的传统节日的文化透视

 女儿节的狂欢与日常

   ——对曹家庄村乞巧活动的社会性别观察

 传统节日节物的性别修辞与符号指述关系研究

   ——以“端午索”为例

 家族祭祀制度中的女性

   ——对桂东南客家家族某村落的考察

历史?事件?性别

 妇女史研究:女性意识的“缺席”与“在场”

 中西方文化碰撞与近代中国妇女

 戊戌妇女运动:中国批判性别本质主义的先驱

   ——兼驳中国妇女运动比西方落后的偏见

 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刍议

   ——从考察“三从”之道切入

 男尊女卑观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强化路径

 五四时期新女性的悲剧命运评析

   ——以张嗣婧为例

 性别视野中的女学生之死——以五四时期李超为中心

 同乡、媒体和新女性——刘廉彬自杀案再审视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