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发动机原理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汽车发动机原理

正常发货

22.05 4.5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于增信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4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现库11

上书时间2024-06-17

书昀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于增信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4
  • 版次 1
  • ISBN 9787111644194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17页
  • 字数 346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内燃机原理及其基础理论的教材。全书以能量转换与传递过程及其效果改善为主线,将内燃机原理与热工基础、燃料及燃烧基础合编于一册,阐述发动机及其能量转换与利用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概念及新的概念与技术发展。围绕发动机动力、经济、排放等基本性能的提高与改善,突出了经典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在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检修、设计等工程实践中的实际应用。全书主要内容包括热工基础、燃料及燃烧基础知识、发动机工作循环、发动机性能与评价指标、发动机能量平衡及热损失、发动机换气过程、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燃烧过程、发动机特性和发动机节油与减排技术等。
  本书可用作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热能与动力机械工程(内燃机)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相应课程的教材,同时,还可供从事汽车、拖拉机、内燃机开发、研究、制造及运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目录】
第1章热工基础1

11基本概念1

111热力系统与状态1

112基本状态参数与状态方程2

113热力过程3

114过程功与热量4

115比热容与热量计算5

116传热7

12理想混合气体7

13热力学第一定律与能量方程8

131内能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8

132闭口系统能量方程9

133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9

14气体的基本热力过程11

15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热力循环16

151热力学第二定律16

152热力循环与热效率16

153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17

16气体在喷管中的流动19

17导热22

18对流换热24

19辐射传热29

110传热过程与传热器31

【思考题与练习题】33

第2章燃料及燃烧基础知识35

21概述35

22发动机燃料及使用性能36

221车用发动机燃料要求及分类36

222发动机燃料的使用特性36

23燃烧热化学40

231燃料完全燃烧理论空气量40

232可燃混合气浓度41

233燃烧热与绝热燃烧温度42

24着火43

241活化能与化学反应速度43

242着火方法与着火机理44

243着火范围与特征45

25燃烧方式48

26燃油特性对发动机工作模式的影响50

【思考题与练习题】50

第3章发动机工作循环52

31概述52

32发动机理论循环52

321理论循环基本假定52

322基本理论循环类型及组成53

323理论循环的评价指标54

33理论循环效果分析55

331理论循环的影响因素55

332改善循环效果的基本途径57

333理论循环的最佳化57

34发动机实际循环示功图59

35发动机实际循环60

351工质的影响61

352压缩过程62

353燃烧放热过程64

354膨胀过程66

355换气过程67

【思考题与练习题】68

第4章发动机性能与评价指标70

41概述70

42动力性能指标70

43发动机工况74

431工况与工况参数74

432怠速工况与标定工况74

433工况类型75

44强化指标76

45经济性能指标77

46排放性能指标79

47发动机性能基本要素79

471性能指标数学表达式79

472发动机性能的基本要素简析80

【思考题与练习题】81

第5章发动机能量平衡及热损失82

51发动机能量平衡82

52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83

521机械损失的组成 83

522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的

影响因素84

523机械损失的测量87

53发动机中的传热损失89

531气缸中的换热89

532传热损失的影响因素90

【思考题与练习题】92

第6章发动机换气过程93

61概述93

62四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诸阶段94

63换气过程质量评价指标97

631换气损失功97

632四冲程发动机充气效率分析式98

64换气过程的影响因素99

641影响换气过程的基本因素99

642运转工况因素的影响102

65改善换气过程的技术措施104

651降低进气和排气系统阻力104

652可变配气技术107

653进排气动力效应与可变

歧管技术110

654增压技术114

66二冲程发动机的换气过程116

661二冲程内燃机的换气方式116

662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

诸阶段117

663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质量

评价参数117

664二冲程发动机换气过程的特点118

【思考题与练习题】119

第7章汽油机混合气形成及

燃烧过程120

71概述120

711混合气形成及燃烧与发动机性能的

关系120

712混合气形成及燃烧的基本方式120

713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的

基本特点121

72汽油机均质混合气形成121

721混合气形成过程与要求121

722化油器式混合气形成 122

723电控汽油喷射式均质混合

气形成122

73汽油机的正常燃烧123

731汽油机燃烧过程诸阶段124

732以示功图评价汽油机燃烧过程126

733汽油机放热特性126

74汽油机的非正常燃烧127

741爆燃燃烧127

742表面点火129

743失火、回火与放炮130

744循环波动与各缸工作的不均匀性130

75汽油机燃烧过程中有害排放物的

形成131

76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132

761调控参数的影响132

762工况参数的影响134

763环境温度及技术状况因素的

影响136

764结构因素的影响137

765汽油蒸发性的影响139

77典型工况调控139

78汽油机燃烧室141

781燃烧室的基本要求141

782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142

783典型燃烧室144

【思考题与练习题】145

第8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及

燃烧过程147

81概述147

82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148

821燃油的喷射148

822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方式150

823空气运动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151

83柴油机燃烧过程及放热特性152

831柴油机燃烧过程诸阶段153

832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有害排放物的

形成155

833以示功图评价柴油机燃烧过程155

834柴油机放热特性155

835汽车用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157

84柴油机燃烧过程影响因素158

841压缩温度与压力的影响158

842调控因素的影响158

843工况因素的影响159

844技术状况的影响161

845柴油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