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相幻觉之间:信息传播中的卖拐喜剧
  • 真相幻觉之间:信息传播中的卖拐喜剧
  • 真相幻觉之间:信息传播中的卖拐喜剧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真相幻觉之间:信息传播中的卖拐喜剧

10 2.6折 38 九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易涤非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6-1-8-67

上书时间2024-09-27

尧尧书屋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易涤非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0
  • 版次 1
  • ISBN 9787508728582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34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讨论信息传播与精神交往空间。人们生活其中的现实环境,其实可以划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置身其中的“现场世界”,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自然变化、社会活动,作为当事人或者目击者,人们常常可以获得第一手的现场资料,即本源性事实,并对它进行分析和思考。偶尔需要依赖第二手信息,其可靠性也很高,因为信息传播者制造谎言的风险和成本都很高。另一个是自己“视野之外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发生的一切,人们就只能依赖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了。对视野之外的世界,人们能够了解多少、何时了解,其意义和影响如何,几乎完全取决于大众媒介提供的信息,即媒介化事实。相应地,根据信息传播的特征,我们可以把前者称为“日常空间”,人们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开展交往活动;后者则可以称为“符号化空间”,即利用语音、文字、符号、图画、视像等工具构建的一个虚拟空间。人们处在不同的交往空间,交往的手段、过程和效果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第二章讨论意义媒介和物质媒介。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在内涵混沌不清的情况下频繁使用“媒介”这个词语。事实上,媒介的意义至少可以包括意义媒介、物质媒介以及大众媒介机构。所谓意义媒介,即人类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借以反映本源性事实的相关信息表达形式,如口语、文字、音响、标识、图片和视像等。各类不同的意义媒介,能够对人的心理和思维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对人们的交往活动产生多方面的效果。所谓物质媒介,是用以固化和传播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内容的物质工具,即承载意义媒介的物质,如甲骨、钟鼎、纸张、广播、电影、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等。一句话,物质媒介,是信息固化的物质工具,是信息传播的物理通道。物质媒介深受技术进步的影响,媒介技术的进步,使物质媒介日益向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方向发展。所谓大众媒介机构,是随着物质媒介技术、特别是印刷技术和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些以传播信息为职业的中介机构不断发展和日益商业化,于是逐步形成高度独立、实力强大的媒介产业。现代媒介产业如报业、图书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信业、互联网服务业,相继诞生并壮大成为当代不可忽视的巨大经济产业;而构成这一产业的每个具体机构,就是大众媒介机构。

  第三章讨论媒介的产业化。在印刷术之前,人类经历了一个前大众媒介时代。人们为了进行跨空间和跨时间的信息交往活动,曾经费尽心血寻找合适的信息记录材料,但是,当时所有的物质媒介,都不具备大规模复制并传播信息的能力——媒介尚处于“小众化”时代。作为大规模进行文字复制的媒介技术,印刷术的推广需要自己的前提条件,如质量较高的纸张、油墨。而中国很长时间都在这些领域保持着遥遥领先的地位。于是,先是雕版印刷、随后是活字印刷技术,都诞生在中国。领先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也催生了中国历*早的以印书为业的商人和机构,宋元明清的出版印刷业都形成了较大规模。造纸术和印刷术西传人欧洲,是欧洲信息传播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培根和马克思都认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由政党报纸到廉价报纸,现代报业日渐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中的重要产业。19~20世纪之交,电子传播技术的出现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则为现代媒介帝国的出现创造了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信息和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实力惊人的大众媒介跨国公司,这些巨头几乎控制了全球范围绝大部分的信息,对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秩序施加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力。
   
  第四章讨论大众媒介与全球化社会。全球化进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强国的自主全球化,它们通过战争、贸易、宗教和文化等手段征服殖民地或后发国家,使后者服务于自己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美洲、非洲、大洋洲、亚洲等落后地区的被迫全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落后地区发生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悲剧——种族被灭绝、劳动力被贩卖为奴隶、财富被掠夺、语言和文化受尽摧残、宗教信仰被强制改变等。在全球化过程中,具有军事征服、政治控制和经济统治力量的一极,同样具有文化征服和精神操纵的能力,而大众媒介则为精神操纵提供了重要工具。大众媒介不仅能够有效地塑造视野之外的世界,并且还为超国家力量的形成如超级大国、国际组织、跨国公司以及跨国界的宗教组织提供合法性、合理性辩护,从而使落后民族和国家的人民深受其影响。大众媒介又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理论传送带”,源自西方的社会理论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消费主义流行全球,而真正源自第三世界的社会理论则很少在西方产生实际影响力,毛泽东思想、甘地的不合作思想恐怕是几个少见的例外。此外,娱乐业也随着大众媒介产业在世界的扩张全球化了,娱乐作品进一步营造了超国家幻象,并制造了惯于封闭思考之门的各式各样的“粉丝”。大众媒介的全球性扩张,可以说是虚构的“普世价值”在世界范围流行的真正物质基础。

  第五章讨论媒介的力量。人类之所以孜孜不倦地发明各种大众媒介,是为了彼此间的交往更加方便、迅速。但大众媒介作为“社会雷达”,不可避免地要对本源性事实进行简化和选择,而且受制于真实世界的复杂性和人类主观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则往往会产生大量的歪曲现象。不仅如此,一旦控制大众媒介的力量有意进行思想操纵活动,通过“媒介隔离墙”效应、议程设置效应,大众媒介就可以有效决定让人们知道什么、知道多少以及什么时候知道——虽然大众媒介无法强迫公众如何思考,但是它却可以决定在特定时期让公众思考什么,也可以决定公众据以进行思考的信息材料。这是大众媒介的真正力量所在。通过适当的技术控制,大众媒介甚至能够在公众中“制造认同”,将漫无头绪的大众意见提纯为所谓的“公众舆论”,还能将少数人的支流性见解扩展成为社会主流意见。实际上,任何一个持现实主义思想的政治家、企业家、理论家,都无法忽视大众媒介的力量。

  第六章讨论对媒介的控制。深入考察大众媒介的历史和现状,人们就能得出一个具有讽刺意义的结论——所谓大众媒介,即使它自称服务大众,却似乎从来不曾受控于大众。今天能够控制大众媒介的方式,包括法律方式,即以言论自由和版权保护的立法为大众媒介划定活动空间;包括政治方式,即政治家办报;还包括所有权方式,即资本家办报。但对于大众来说,这些控制方式往往并不真正为己掌握。言论自由诞生于资产阶级反抗封建专制的斗争中,并逐步惠及大多数社会成员。但是.言论自由的法律,与言论自由在现实中公众能够实现的程度,存在巨大差别。历史地看,政治家对于利用大众媒介传播政治主张、促进改革和革命,具有极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无论是资产阶级还是无产阶级政治家,始终把控制报刊、广播等大众媒介,作为其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大众媒介所有权的集中,造就了一些控制一系列大众媒介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媒介跨国公司不仅赚取了丰厚的利润,而且为垄断资本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发挥着有效的作用,并具有了惊人的社会影响力。现代版权制度是商品经济和技术进步的产物,有其鲜明的政治和法律背景。版权保护在为大众媒介创造财富的同时,有利于鼓励创造性劳动成果,同时,还为抵抗“恶搞经典”等活动提供法律支持。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信息传播与精神交往空间

  第一节 传播过程

    两次转化:事实的信息化,信息的媒介化

    三个阶段:本源性事实,观念化事实,媒介化事实

  第二节 事实的信息化

    错认和误解

    风险:感知局限

    风险:思维局限

    信息耗损:味觉、嗅觉、触觉信号的丢弃

  第三节 续传播(一):人际传播

    诉诸听觉:口语一音响系统

    口传史诗

    思想家对话录

    表情、手势等肢体语言

  第四节 续传播(二):信息的固化

    诉诸视觉:文字一符号系统

    造纸术

    印刷术

    录放音技术

    摄影技术

    数字化技术

  第五节 精神交往空间

    日常空间:易证伪空间

    符号化空间:虚拟环境

    交往空间的误认

第二章 意义媒介和物质媒介

  第一节 媒介的内涵

    意义媒介

    物质媒介

    媒介产业

  第二节 意义媒介

    口语

    音响

    文字

    标识

    数字

    图画和地图

    象征:雕塑和建筑

    视像

    动作组合

    意义媒介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物质媒介

    物质媒介的技术演进

    物质媒介的主要特征

第三章 媒介的产业化

第四章 大众媒介与全球化社会

第五章 媒介的力量

第六章 对媒介的控制

结束语:寻找真相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