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病因病机学
  • 中医病因病机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医病因病机学

3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明奎 编;赵存娥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4-7-58

上书时间2023-12-27

尧尧书屋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明奎 编;赵存娥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0-08
  • 版次 1
  • ISBN 9787030086266
  • 定价 2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使用的教材。全书共分五章,系统阐述了中医病因学说、病机学说、发病学等理论,以及人体疾病发生、发展、转归、预后的基本规律。其中,病因部分重点介绍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和饮食劳逸,阐明了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中医病因学特点。对发病原理,明确了邪正因素在发病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病机部分,对基本病机,明确了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概念;对于系统病机,介绍了脏腑病机、经络病机、内生五邪、卫气营血与三焦病机等内容。本书突出了对具有实用价值的基本理论的介绍,在内容取舍、结构体系、写作方法等方面,紧扣成人特点,强调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书可供成人教育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自学考试应试人员、广大中医药专业工作者以及中医药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目录】
前言

编写说明

1 绪论

  1.1 中医病因病机学的源流概况

 1.2 中医病因病机学的主要特点

  1.2.1 整体观念

  1.2.2 审证求因

 1.3 中医病因病机学的主要内容

  1.3.1 病因学部分

  1.3.2 发病学部分

  1.3.3 病机部分

 1.4 中医病因病机学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2 病因

 2.1 外感病因

  2.1.1 六淫

  2.1.2 疠气

 2.2 内伤病因

  2.2.1 七情内伤

  2.2.2 饮食失宜

  2.2.3 劳逸过度

 2.3 病理产物形成的病因

  2.3.1 水湿痰饮

  2.3.2 瘀血

  2.3.3 结石

  2.3.4 增生

 2.4 其他病因

  2.4.1 外伤

  2.4.2 寄生虫

  2.4.3 遗传写胎传因素

  2.4.4 约邪

  2.4.5 医过

3 发病

 3.1 发病的基本原理

  3.1.1 邪正与发病

  3.1.2 邪正胜负与发病

 3.2 影响发病的因素

  3.2.1 正气自虚与发病

  3.2.2 外界环境与发病

  3.2.3 体质因素与发病

  3.2.4 情志因素与发病

 3.3 致病途径与方式

  3.3.1 致病途径

  3.3.2 致病方式

 3.4 发病类型

  3.4.1 感邪即发

  3.4.2 伏而后发

  3.4.3 徐发

  3.4.4 继发

  3.4.5 合病与并病

  3.4.6 复发

4 病机

 4.1 基本病机

  4.1.1 邪正盛衰

  4.1.2 阴阳失凋

  4.1.3 气血失常

  4.1.4 津液代谢失常

 4.2 系统病机

  4.2.1 外感热病病机

  4.2.2 脏腑病病机

  4.2.3 内生五邪病病机

  4.2.4 经络病病机

5 病势

 5.1 病邪出入

  5.1.1 表邪入里

  5.1.2 里邪出表

 5.2 病性转化

  5.2.1 寒热转化

  5.2.2 虚实转化

 5.3 病位传变

  5.3.1 经脉传变

  5.3.2 脏腑传变

  5.3.3 三焦与卫气营血传变

 5.4 疾病的转归

  5.4.1 痊愈

  5.4.2 迁延

  5.4.3 恶化

  5.4.4 死亡

模拟试题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