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纸上的知识分子
  • 纸上的知识分子
  • 纸上的知识分子
  • 纸上的知识分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纸上的知识分子

120 九品

仅1件

河北廊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尧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799-20

上书时间2023-11-24

潮白书苑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尧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218839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64页
  • 字数 234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纸上的知识分子》中的散文,就写作时间来说,有二十五年的跨度。卷三,写于80年代中期,当时我对小品散文兴趣盎然,90年代初期结集出版了《把吴钩看了》。卷一和卷二则分别写于2006年和2009年初。“纸上的知识分子”是给《南方周末》写专栏时的名称,结集出版时因故用了“脱去文化的外套”这一书名,我遗憾不已。除了专栏的部分文章外,我又加了几篇,包括新近在《读书》发的四篇。“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在2009年初匆忙完成,这次校勘了已发现的误植,将来有机会或许会重写。三卷文字,内容芜杂,文体不一。但大致画了几笔现时代中我的肖像,那些写别人的文章,也是写我自己,所以名曰“纸上的知识分子”。这个集子从夏天编辑到秋天,原先准备分成两部分,散文一册,随笔一册,出版社也已确定。但我犹豫着,未交稿。前些日子接到高秀芹博士的电话,她对散文的真知灼见,和她的笑声一样感染我。我重新选了文章,凑成《纸上的知识分子》。除了感念友谊,也以此为知天命之年留下的痕迹。遗憾不已。除了专栏的部分文章外,我又加了几篇,包括新近在《读书》发的四篇。“一个人的八十年代”在2009年初匆忙完成,这次校勘了已发现的误植,将来有机会或许会重写。三卷文字,内容芜杂,文体不一。但大致画了几笔现时代中我的肖像,那些写别人的文章,也是写我自己,所以名曰“纸上的知识分子”。
  这个集子从夏天编辑到秋天,原先准备分成两部分,散文一册,随笔一册,出版社也已确定。但我犹豫着,未交稿。前些日子接到高秀芹博士的电话,她对散文的真知灼见,和她的笑声一样感染我。我重新选了文章,凑成这本书。除了感念友谊,也以此为知天命之年留下的痕迹。
【作者简介】
  王尧,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哈佛一燕京访问学者,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编委,教育部南京大学新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苏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思想文化研究,著有《中国当代散文史》、《在汉语中出生人死》、《“文革”对“五四”及“现代文艺”的叙述与阐释》、《“思想事件”的修辞》、《莫言王尧对话录》等,主编《文革文学大系》、《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大系》、“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和“新人文对话录”等丛书,另有散文随笔集《把吴钩看了》、《询问美文》、《错落的时空》、《脱去文化的外套》和《一个人的八十年代》等。
【目录】
自序

卷一纸上的知识分子
房东的声音
夫妻之间
文人的乡村生活
逝者如斯
平衡打破以后
天才何以“未完成”
作者之死
“绝大部分工作就是否定自己”
此一时彼一时
1966年的“鲁迅”
选为“典型”之后
“正史”之外的叙述
文献中的记忆
话语转述中的“个人”
回忆的差异
翻译的“政治”
穴文艺批判移琐记
.进出“彼得堡”
知识都到哪里去了
什么天空能把我拯救出“现在”
向《朝霞》投稿
给蔡元培校长等定什么级别
如果大师上课不及格
隔岸的怀念
消失的秋日
台湾的鲁迅
“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蛮深刻的”
从岛上传到中原
为何又是“最后一个”
一个“托派”的“文革”观
覆舟之后的“玩主”
和孔乙已先生聊天

卷二一个人的八十年代
返回与逃离
熟悉与陌生
眺望与想象
融入与隔膜
昔我往矣
人琴之戚
书里书外
初为人师
天下公器

卷三日常生活的修辞
草鞋·蒲鞋·茅窝
能不能开门
衔草与呵气
喝茶去
脸谱(七题)
书巢痕
那是初恋吗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