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HPV疫苗之父、国际著名癌症专家、病毒学家、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主席、国际癌症期刊主编、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发现了导致宫颈癌的病毒、为开发宫颈癌疫苗打下坚实的基础、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官方亲笔签名、照片1张(罕见)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HPV疫苗之父、国际著名癌症专家、病毒学家、德国癌症研究中心主席、国际癌症期刊主编、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发现了导致宫颈癌的病毒、为开发宫颈癌疫苗打下坚实的基础、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官方亲笔签名、照片1张(罕见)
¥
386
广东广州天河
全新
库存1件
作者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
年代 2010年至今
页数 1页
尺寸 13.9 × 10.3 cm
上书时间 2019-11-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官方实物拍摄、按图发货、保真 ! 】 【名人手迹收藏越来越凸显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备受人们的追捧! 】
商品描述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 1936年出生于德国,现任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退休)。 他用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 因发现了导致宫颈癌病毒,2008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国人,出生于1936年,36岁担任德国埃朗根-纽伦堡大学病毒学教授,并开始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等病毒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 他用了十多年时间终于发现某些类型的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这一发现为开发出宫颈癌疫苗打下了基础。 豪森现任职于德国癌症研究中心。 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成果:发现导致宫颈癌病毒。 生于1936年3月11日,德国医学科学家和退休教授。 青年时期目睹了战后德国的景象,对待生活十分认真。 他专注于学业。 虽然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的享乐主义,但是他认为自己从来都不是嬉皮一族。 他毕生精力用于研究乳头状瘤病毒。 2008年,因为发现了乳头状瘤病毒(papillomavirus)是子宫颈癌的成因,而与另外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和吕克·蒙塔尼获得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 楚尔·豪森在波恩大学、汉堡大学及杜塞尔多夫大学学习医学,并于1960年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两年后,他进入杜塞尔多夫大学微生物研究所担任科研助理。 三年半后,在美国费城的儿童医院病毒实验室工作。 随后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助理教授。 1969年,成为维尔茨堡大学教授,并在病毒学研究所工作。 1972年,他执教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1977年在弗莱堡大学执掌教席。 从1983年到2003年,楚尔担任德国癌症研究中心(DKFZ)主席。 2003年3月,正式退休。 他也是国际癌症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的主编。 2017年,获澳门科技大学颁授荣誉理学博士学位,澳门社会文化司司长谭俊荣博士亲临主礼。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1936年出生于德国,他从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是德国海德堡癌症研究中心的荣誉教授、前主任和科学主管。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发现,致瘤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宫颈癌,这是妇女第二大多发癌症。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曾花了十年的时间来寻找不同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类型,这一工作由于这种病毒DNA只有部分进入基因组而变得很困难。 他在宫颈癌切片发现了新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DNA,随后于1983年发现了可致癌的HPV16型病毒。 他1984年从患宫颈癌的病人那里克隆了HPV16和18型病毒。 在全世界各地百分之七十的宫颈癌切片中都发现了HPV16和18型病毒。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证实了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的新构成,这使人们了解了乳头状瘤病毒导致癌症的机理,影响病毒持续感染和细胞变化的因素。 他发现了HPV16和18型病毒,这使科学家最终能够研发出保护人们不受高风险HPV16和18型病毒感染的疫苗,疫苗的保护率超过了95%。 疫苗还降低了进行手术的必要性和宫颈癌给全球卫生体系造成的负担。
— 没有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