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学生 第二编 (民国期刊集成 16开精装 全18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学生 第二编 (民国期刊集成 16开精装 全18册)

3943 5.6折 7000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中学生》杂志社

出版社上海书店

ISBN9787545813906

出版时间2017-06

印刷时间2017-06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7000元

上书时间2022-05-09

通雅轩古籍书店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编辑推荐
《中学生》是民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第一本为中学生创办的综合性刊物。汇聚了夏丏尊、周予同、胡愈之、巴金、林语堂、陶希圣、刘薰宇、章锡琛、张天翼等一批教育名家,为中学生授业解惑。几代中学生都把《中学生》视作良师益友,他们中有许多人日后成长为各领域的名家。

作者简介
《中学生》杂志社,隶属于开明书店。由夏丏尊、章锡琛、叶圣陶、顾均正、丰子恺等主持。该杂志社致力于为青年学生介绍各方面学科知识、答疑解惑,引导中学生的成长与教育等,主编有《中学生》刊物。

序言
《中学生》出版前言
《中学生》是我国第一本专门为中学生创办的综合性刊物,1930年1月于上海创刊,由夏丏尊、叶圣陶、丰子恺、顾均正等主编,开明书店出版发行。抗战时期迁往桂林、重庆,以战时特刊的形式复刊,抗战胜利后迁回上海,至1949年9月,共出版215期。
该刊以“替中学生诸君补校课的不足;供给多方的趣味与知识;指导前途;解答疑问;且作便利的发表机关”为办刊使命,汇聚了夏丏尊、周予同、胡愈之、巴金、林语堂、陶希圣、刘薰宇、章锡琛、张天翼等一批各学科教育名家各本专长,对中学生和进步青年作有益指导。《中学生》月刊每期有10万余言,内容稳定、丰富,开辟了多个栏目,如“科学零拾”“世界情报”“文化消息”“中学生的出路”“质疑与解答”“新书推荐”“英文栏”“我的中学时代”“青年文艺”等,涵盖了各学科的知识。还借助“通信”“问题讨论会”“青年论坛”“征文”“读者之页”等栏目与读者实行互动,成为大家相互讨论、发表观点的教育阵地。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学生》暂时休刊,1939年5月在桂林以战时半月刊的形式复刊,后转至重庆,至抗战胜利,共出版有94期复刊号。这一时期囿于人力、物力、财力等艰难条件,虽内容有所压缩,每期也有5万余言,且本着宣传抗战的坚定立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作出了文化抗战的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中学生》迁回创刊地上海,刊物在关注国际国内大局势的同时,内容逐渐回归到中学生的教育上来。
《中学生》自创刊始,立足于为广大中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本位,历经动荡坚持不懈,陪伴了几代中学生的成长。其先进的思想内容、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平实的写作风格,深受欢迎,被广大读者视为良师益友,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通过《中学生》,还可以观照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的面貌,了解、感知民国时期教育界先进知识分子先进教育理念的树立,以及对于中学各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上的探索,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教育学术资源。
为保存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本社与上海图书馆通力合作,经广为搜取,终于使原收藏残缺不全的《中学生》成为全璧。现按原貌予以重印,依原刊年份和篇幅分订三编,第一编:第1—40期(1930.1至1933.12);第二编:第41—76期(1934.1至1937.6);第三编:战时复刊后第1—94期,及抗战胜利后总数第171—215期(1939.5至1949.9)。三编共50册,统一32开精装呈现,并附三编总目录一册,期能为教育界、学界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文摘
《中学生》自创刊始,立足于为广大中学生传授知识的教育本位,历经动荡坚持不懈,陪伴了几代中学生的成长。其先进的思想内容、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平实的写作风格,深受欢迎,被广大读者视为良师益友,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通过《中学生》,还可以观照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的面貌,了解、感知民国时期教育界先进知识分子先进教育理念的树立,以及对于中学各基础学科在教育教学上的探索,是一份极其重要的教育学术资源。
为保存这份珍贵的历史资料,本社与上海图书馆通力合作,经广为搜取,终于使原收藏残缺不全的《中学生》成为全璧。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