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晨报 晨报副镌 (8开精装 全105册)

《晨报》系抗日战争前中国资产阶级政团研究系主办的日报,初名《晨钟报》,一九一六年八月十五日创刊于北京。是以梁启超、汤化龙为首的进步党(后改称宪法研究会,即研究系)的机关报,主要撰稿人有胡适、蒋梦麟、张申府、丁文江等。

52000 5.9折 88000 全新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本书编委会

出版社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

出版时间2004-09

印刷时间2004-09

装帧精装

开本8开

定价88000元

货号5TJ

上书时间2020-05-12

通雅轩古籍书店

十八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qt hb
《晨报》系抗日战争前中国资产阶级政团研究系主办的日报,初名《晨钟报》,一九一六年八月十五日创刊于北京。是以梁启超、汤化龙为首的进步党(后改称宪法研究会,即研究系)的机关报,主要撰稿人有胡适、蒋梦麟、张申府、丁文江等。创刊初期,李大钊曾任总编辑,并代写发刊词《晨钟之使命》。一九一八年九月,因刊载段祺瑞向日本借款消息被北洋政府查封。同年十二月,改名《晨报》继续出版。一九一九年二月七日,宣布将副刊性质的第七版进行改革,使之成为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宣传社会主义的园地。该版在李大钊的主持下,发表了许多宣传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文章和专着。同时刊载小说、诗歌、小品文和学术讲演录等。因随《晨报》附送,故称《晨报副刊》。一九二零年七月始,该版日渐将提倡新文学置于主要地位,由孙伏园主编。一九二一年十月十二日,第七版正式定名为“晨报副刊”(亦称“晨报副镌”),四开四版,单张发行。曾发表过鲁迅小说《阿Q正传》、《狂人日记》、《故乡》、《一件小事》,冰心小说初作《谁之罪》、《斯人独憔悴》、《庄鸿的姊妹》,叶圣陶的《伊和他》、《阿凤》、《一课》,以及徐玉诺、陈大悲等人的诸多创作作品。此外,还刊载了朱自清、康白情、刘大白、周作人、胡适、瞿秋白、俞平伯、冰心、叶圣陶的新诗,并特别鼓励搜集整理民间歌谣。瞿秋白之“旅俄通讯”、周作人之杂文、孙伏园之游记,显示出散文领域的收获。戏剧方面,对旧剧改革的讨论、对外国戏剧的介绍以及对新剧的述评,均居于相当之地位。该刊以民主思想为指导,反对封建,面向人生,展露出“五四”时代的风貌。与当时“觉悟”、“学灯”、《京报》副刊一起,被称为“五四”运动时期的四大副刊。《晨报》一九二五年为徐志摩之“新月派”所控。一九二六年后依附于奉系军阀。一九二八年六月五日国民党军队进入北京,该报一度停刊。《晨报》及“晨报副刊”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开创了中国现代报纸副刊进行民主改革之先河,成为中国现代报刊史、文学史上特有的现象,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和文学史有着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这次影印,为便于查阅和保存,将原四开版缩至为八开版。第一至第十四分册为《晨钟报》,八开版;第十五至第九十分册为《晨报》,八开版;第九十一至第一百零五分册为《晨报副刊》,(亦称“晨报副镌”),十六开版。全套共计一百零五分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