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研究

60.6 6.1折 99 全新

库存3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文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其他

上书时间2024-04-29

百文斋書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文雅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1-08
  • 版次 1
  • ISBN 9787520387682
  • 定价 99.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网络文化是文化的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以其主体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独特优势迅猛地传播和发展起来。因此网络的文化交往应得到大力关注和研究,这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应有之义。本书结合学科特点从马克思
  主义文化交往理论的视野出发,厘清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类型与功能、基本原则与价值等问题,考察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和困境,并找出困境产生的原因,探究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发展的路径,为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一份贡献。
【作者简介】
张文雅,女,1986年1月生,湖北宜昌人,法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博土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网络文化与意识形态、党的建设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三个,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国高教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多篇。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的缘由

    (一)选题切合当前社会现实发展的需要和热点

    (二)选题是当前学术研究的新领域

  二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对网络文化问题的研究

    (二)对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

    (三)对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研究

  四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五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概念

  一  核心概念厘定

    (一)交往

    (二)文化交往

    (三)网络的文化交往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相关理论

    (一)网络文化与文化学意义的文化

    (二)网络文化与现实文化

    (三)网络交往与文化交往

    (四)网络文化的交往与网络的文化交往

  三  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理论来源

    (一)马克思文化交往理论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交往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化交往理论

  四  网络的文化交往问题的现实基础

    (一)文化全球化是网络的文化交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网络的文化交往产生的催化剂

    (三)我国文化软实力相对滞后是网络的文化交往发展的瓶颈

    (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网络的文化交往开展的动力

第二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与结构

  一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本质

    (一)人的精神虚拟存在方式

    (二)人的自我认识手段

    (三)人的本质彰显途径

    (四)人的本质的消解与丧失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二重性

    (一)虚拟性与实在性的统一

    (二)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

    (三)自由性与规范性的统一

    (四)去中心性与中心性的统一

  三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结构

    (一)实体结构

    (二)意义结构

    (三)辩证结构

  四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类型

    (一)网络个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二)网络群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三)网络个体与网络群体之间的文化交往

  五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功能

    (一)网络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二)海量信息的交流与整合

    (三)虚拟情感的沟通与宣泄

    (四)自我发展的实现与张扬

第三章  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困境和原因

  一  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现状

    (一)网络的文化交往主体的扩大化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内容的深入化

    (三)网络的文化交往行为的复杂化

  二  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困境

    (一)网络的文化交往与现实的文化交往的冲突

    (二)网络的文化交往与传统的文化交往的碰撞

    (三)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与西方网络的文化交往的摩擦

  三  当代中国网络的文化交往困境的原因

    (一)网络自身的弊端

    (二)网络主体的失范

    (三)网络“把关人”的困境

    (四)西方文化强势扩张与我国文化弱势图存的现实

第四章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与价值

  一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差异与认同的统一

    (二)冲突与融合的统一

    (三)需求与供给的统一

    (四)较量与制衡的统一

  二  网络的文化交往的价值

    (一)网络个体价值

    (二)网络社会价值

    (三)网络价值实现

第五章  实现我国网络的文化交往的和谐发展

  一  建构网络文化价值观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话语方式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交往网络化

    (三)传递“中国好声音”

    (四)引导网络俗文化“高端大气上档次”

  二  激发网络主体潜力

    (一)网络个体: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的关键

    (二)网络群体:网络的文化交往和谐的基础

  三  建立网络文化管理制度

    (一)开展网络道德建设,形成教育合力

    (二)政府依法主导网络文化管理

    (三)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多管齐下

    (四)技术支撑构筑防洪堤坝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