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9-2009-遗产卷-建筑中国六十年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49-2009-遗产卷-建筑中国六十年

34.5 5.2折 66 全新

库存3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

出版社天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9

百文斋書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建筑创作》杂志社 编
  • 出版社 天津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61831946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88页
  • 字数 44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作为一贯瞩目中外建筑设计发展历程及思辨的《建筑创作》杂志社,早在2003年起便与《中国建设报》合作,先后推出时论文集系列“点击中国建设”,由于它们的前瞻性、文献性、批评性,使三个年度“点击中国建设”的《温故2003·启示2004》、《回眸2004·影响2005》、《铭记2005倾听2006》深受业内外欢迎;尔后又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再推出“品牌年刊”《中国建筑设计年度报告》(2005—2006年版及2006—2007年版),它们不仅在理性上更趋成熟,更通过对业内大事的追踪、评述及记录,有效地宣传了中国建筑师及其作品的年度总结。
2008年12月正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建筑创作》杂志社在忙碌完历经四年之久的第29I苗奥运会的图片、书刊专业化出版任务后,全力投入《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三十年》一书的策划、编撰之中。感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老院长、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叶如棠部长的题写书名;感谢中国建筑学会理事长、原建设部副部长宋春华的序言;感谢近百计的单位及学者的积极参与,从而使该书问世后获得强烈的社会反响。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认为,该书的出版在建筑界是第一的作为,它大胆地填补了行业的“空白”,同时《建筑创作》杂志2008年第12期也刊发专辑纪念中国建筑设计30年的征程,应该说也从理论与实践两大层面书写了中国建筑设计的新篇。事实上,也恰恰在此阶段,时代要求建筑传媒人思考中国建筑设计发展的“大事”及“要点”。如何言说建筑中国,如何评价1949年一2009年60载时光中的建筑中国,是我思考良久的命题,如何将中国建筑60年这一甲子的思想与作品串起来更是个极为复杂的事。为此我先后作了一系列研究笔记计有《建筑中国六十年的历史如何书写》(《中国建设报》2008年1明7日)、《中国建筑设计改革30年的事件与作品述评》(《中国建设报》2008年11月25日)、《新中国建筑文化遗产谁来保护》(《中国建设报》2008年12月18日)、《建筑中国六十年建筑媒体该如何作为》(《中国建设报》2009年2月5日)、《北京当代新十大建筑评选理念及方法建言》(《中国建设报》2009年明1日)等。它们均成为以《建筑创作》杂志社为主策划“建筑中国六十年系列丛书”的标志及要义。下面试从几方面阐述对该系列丛书的策划及组织编撰的戛点。
【目录】
序:建筑设计历甲子
1949年以来建筑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概说
启动20世纪遗产的抢救性保护
建筑文化遗产文论选
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
中国的建筑艺术
天道、地道、人道与建筑的关系
《中国建筑史学史》(提纲)
中国建筑史扩大研究课题意见的商榷
谈独乐寺观音阁建筑的抗震性能问题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后记
中国民居学术研究20年回顾与展望
关于风水理论的探索与研究
进入21世纪的近代建筑史研究
中国1949年以来关于保护文物建筑的法规回顾
中国建筑遗产的守望者
1949年以来优秀建筑作品举要
附录
附录一:关于文化遗产的重要文献选编
附录二:1949年以来建筑文化遗产大事记
编前编后:希望是“建筑中国60年”的全记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