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视野新诠释: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上、下册)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视野新诠释: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上、下册)

25.2 4.2折 60 全新

库存3件

山东潍坊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齐 主编;蔡方鹿;舒大刚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12

版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4-22

百文斋書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齐 主编;蔡方鹿;舒大刚
  •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1439340
  • 定价 6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大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630千字
【内容简介】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的大儒之一,他的思想被尊称为“朱子学”。他的学说不仅使儒学理学在宋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并处独尊地位,而且影响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曾一度成为这些国家的官方哲学或占主流地位的意识形态,并得到他们的推崇和信奉。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朱熹思想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从朱熹关于“理”的学说看存在与价值的统一,朱熹理学与经学,朱熹思想对道教的影响等。
【目录】
道体:自由与冲突的化解

在“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朱熹思想与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

    ——在“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从朱熹关于“理”的学说看存在与价值的统一

论重新诠释、理解与评价朱子

    ——朱熹哲学与中西哲学比较  

新理学对朱子理学的继承与发展

朱子家礼与沙溪金长生的礼学

朱子的《家礼》小考

学之·知之·行之

    ——简评朱熹的读书观和知行观

朱熹的“理一分殊”及其认识论指向

格物致知与智的德性

    ——重新诠释朱熹哲学格物致知论

朱熹《大学》研究之创见与迷失

《大学》版本辨析与朱子阳明格致之学

阳明与晦翁对“格致诚正”不同理解的哲学意义

    ——“古本《大学》”公案辨析  

《朱子语类》与现代教育

程朱的“格君心之非”思想

朱熹民本主义思想的内涵与人文价值

朱熹政治思想平议

朱熹的历史哲学及其政治实践

朱熹人性论与楚简儒家佚籍性情说之比较

论朱熹《四书集注》中人性论之引据及其诠释

论朱熹关于修身方法的理论建构

从张载的“心能尽性”说衍论朱熹的“心统性情”说

试析朱子的静坐体验

朱熹修养方法的“两橛”性及其出路

朱子的释义学

朱熹理学与经学

“六经注我”:宋代理学的阐释学

    ——兼谈朱熹在经学阐释史上的贡献

宋代经学变古简论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训诂研究

    ——与吐鲁番出土唐写本《论语》郑氏注残卷相比较

关于朱熹《易》本为卜筮之书说的几点认识

清廷易学

    ——兼论朱熹的影响

船山先生对邵雍、朱熹易学的批评

退溪对朱子易学的传承及其在韩国的发展

诗“比兴”说    

    ——朱熹诗学思想批判

朱子理学美学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朱熹书法艺术刍论

论朱熹的科学思想及其局限性

朱熹佛教常识论略

朱子所读佛教经论与著述叙要

朱熹思想对道教的影响

在学术研究中应坚持“存同求异”的科学方法

朱熹思维方式的“二重性”与“和谐社会”的建设

朱熹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朱子学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发展

朱熹思想的现代观照

朱熹思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略论张载的宇宙本体论

吴澄论“尊德性”与“道问学”  

从理学根源论清儒李光地

论刘逢禄九旨为主的书法

“人论”中的“学”与“术”:孔子与苏格拉底

对中国哲学和意识学中“气”的思考

论易学太极阴阳说与中医之关系

古代和平主义的现代价值

    ——人类困境下的墨学审视  

试论《儒藏》“经藏”文献的基本类型

《儒藏》侧记

“朱熹思想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概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