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美学

二手书,此书是一本无赠品和附件,非套装,购买套装请联系客服

4.39 八五品

库存29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春时

出版社高等教育

出版时间2004-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040153026

上书时间2024-09-30

古籍旧书院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春时
  • 出版社 高等教育
  • 出版时间 2004-04
  • 版次 1
  • ISBN 9787040153026
  • 定价 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3页
  • 字数 310千字
【内容简介】
《美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作者对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作了深入的考察,内容包括审美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审美的本质、审美的起源、审美意识、审美符号、审美文化、审美范畴、审美解释、审美的历史发展、审美的功能和美育等,全面揭示了审美活动的性质、特征。《美学》继承中国美学当代发展的成就,吸收现代世界美学的合理成果,突出美学的哲学性,确立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建立了严谨的逻辑体系。作者兼顾了美学的多学科性,运用心理学、文化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从多学科角度阐释审美活动。《
【目录】
 *
绪论
*节 美学的性质
一、美学的研究对象
二、美学的学科属性
三、美学的分支学科
第二节 美学的意义
一、美学的知识学意义
二、美学的哲学意义
三、美学对艺术活动的指导意义
 四、美学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意义
第三节 美学的历史
一、西方美学的历史
二、中国美学的历史
三、中国美学的现代建设和发展问题
*章 美学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选讲)
*节 哲学与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一、古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二、近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三、现代西方哲学与美学体系
四、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体系 
第二节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二、确立现代中国美学的哲学基点
第三节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
一、西方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二、现代西方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方法论
三、现代中国美学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审美的本质
*节 审美本质的发现
一、审美的自由性
二、审美的超越性
第二节 审美本质的证明之一: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一、生存与生存方式
二、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
三、审美是自由个性的创造
第三节 审美本质的证明之二: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
一、体验与体验方式
二、审美是超越的体验方式
三、审美是对存在意义的体悟
第四节 关于美的本质问题
一、美的本质问题从属于审美本质问题
二、美是自由的对象和超越的意义
三、美是主客观的同一

第三章 审美的起源
*节 审美起源问题的分析
一、关于审美起源问题的几种观点
二、对诸种审美起源理论的分析、评价
三、审美起源问题的内涵 
第二节 审美的原型
一、审美的生理基础——生物习性
二、审美的原型——原始巫术
三、原始文化作为原型的意义
第三节 审美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原始劳动创造了审美的生理条件
二、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社会物质生存条件
三、社会实践创造了审美的需要
第四节 审美起源的内在根据
一、审美发生的深层心理动力
二、审美发生的直接心理动力
三、审美发生的心理创造能力
第五节 审美起源的历史过程
一、原始社会的瓦解和人类文明的发生
二、巫术文化向审美文化的转化
三、审美的确立 

第四章 意识与审美意识
*节 人类意识类型
一、原始意识
二、现实意识
三、自由意识
第二节 意识结构
一、认知方面与意向方面
二、意识层次
三、意识水平
第三节 审美意识
一、审美意识的性质和特征
二、审美意识的要素
三、审美意识的创造

第五章 审美符号(选讲)
*节 符号的性质和形态
一、符号的性质
二、原始符号
三、现实符号
四、超越性符号
第二节 符号的分类和结构
一、符号的形式分类
二、符号的意义结构
第三节 审美符号的性质
一、审美符号是意象性符号
二、审美符号是超越性符号
三、审美符号的内涵语法
第四节 审美符号的创造
一、审美符号与现实符号的关系
二、审美符号的生成

第六章 审美对象和审美文化
*节 审美对象的分类
一、按存在形态划分的审美对象
二、按心理感受方式划分的审美对象
三、按接受感官划分的审美对象
第二节 审美文化
一、文化的形态
二、文化的结构
三、审美文化的性质和特征
第三节 审美文化的现代性问题
一、精英审美文化与大众审美文化
二、审美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第四节 作为审美文化的艺术
一、艺术的结构
二、艺术的形态
三、艺术的性质和意义

第七章 审美范畴
*节 审美范畴的性质
一、审美范畴与审美形态
二、审美范畴的历史性与民族性
三、审美范畴的两极对立
第二节 肯定性审美范畴
一、优美
二、崇高
三、喜剧
第三节 否定性审美范畴
一、丑陋
二、荒诞
三、悲剧

第八章 审美解释(选讲)
*节 审美解释的性质
一、审美体验是审美解释的基础
二、审美解释是审美意义的呈现过程
三、审美解释是审美释义与审美评价的同
四、审美解释的历史性与超历史性
第二节 审美理解与审美判断
一、审美理解(判断)是审美体验与审美阐释(批评)的中介
二、审美判断及其标准
三、审美理解及其依据
第三节 审美阐释与审美批评
一、审美阐释(批评)是对审美理解(判断)的反思和分析
二、审美阐释(批评)的依据是更新的审美观念
第四节 艺术批评
一、艺术批评是审美解释的典范
二、艺术批评的多种形态
三、艺术批评的社会作用

第九章 审美的历史发展
*节 审美历史的特性
一、审美历史悖论
二、审美是时间性与超时间性的统一
三、审美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统一
四、审美是发展与超越的统一
五、审美是规律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第二节 审美历史发展的动因
一、社会发展是审美发展的现实条件
二、人的发展是审美发展的根据
三、社会发展与审美发展的不平衡性
第三节 审美历史的结构分析
一、审美文化模式和审美传统
二、审美思潮
三、审美历史的古典与现代
第四节 审美发展中的继承与革新
一、审美发展中的继承
二、审美发展中的革新
三、审美发展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第十章 审美的功能与美育
*节 审美的功能
一、审美对抗异化的解放作用
二、审美介入现实的批判作用
三、审美超越现实的*关怀作用
四、审美升华原欲的美感娱乐作用
五、审美消除主客对立的协调作用
六、审美陶冶心灵的教化作用
第二节 审美作用的特点
一、审美作用的不可抗拒性
二、审美作用的超功利性
三、审美社会作用的间接性
四、审美作用的内在性和潜移默化性
第三节 美育
一、美育的性质和任务
二、美育的原则和途径
三、美育对儿童的特殊意义
后记
……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