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研究
二手书,此书是一本,购买套装请联系客服
¥
15.9
2.4折
¥
66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李木子 著
出版社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67643178
上书时间2024-08-2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木子 著
-
出版社
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3
-
版次
1
-
ISBN
9787567643178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7页
- 【内容简介】
-
《公共艺术研究》是一部对中国当代公共艺术概念和功能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而系统论述的论著。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对中外公共艺术作品进行全面观照.试图通过现状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国内外许多城市在这一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前瞻性的客观需求,本着历史的、客观的和辩证的态度,评价当前中国公共艺术的现状,全面审视、深入寻找现象背后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原因,在此基础上,力图对公共艺术的概念内涵、外延、类型和特征做出比较准确的分析和归纳,使之具有更大的涵括力和创新品格。
- 【作者简介】
-
李木子,现为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专业研究方向为公共艺术设计。1995年7月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2005年2月毕业于重庆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于东南大学攻读艺术学博士学位,获艺术学博士学位。2017年在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做访问学者。在CSSCI和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十余篇学术论文。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动因
一、公共艺术实践所暴露出来的问题
二、公共艺术理论研究的滞后性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公共艺术的历史演化及其概念内涵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历史演化
一、漫长的前公共艺术发展阶段
二、现代公共艺术的产生和发展
三、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勃兴
第二节 公共艺术得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的双重推动
二、以城市为母体
三、市民社会的出现
四、后现代主义文化的兴起
第三节 公共艺术概念的内涵
一、当前学术界对于公共艺术的不同定位
二、本书对公共艺术的理解
三、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第三章 公共艺术的类型和特征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类型
一、公共艺术的多元分类标准
二、广场公共艺术
三、街道、社区公共艺术
四、公园公共艺术
五、机场、车站公共艺术
第二节 公共艺术的特征
一、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和公众性
二、公共艺术的开放性和文脉性
三、公共艺术的艺术性和实用性
四、公共艺术的综合性和统一性
第四章 公共艺术功能系统的建构
第一节 艺术功能理论的方法论启示
一、卡冈的艺术功能理论
二、斯托洛维奇的艺术功能系统理论
三、对建构公共艺术功能系统的启示
第二节 公共艺术功能系统的建构
一、公共艺术所具有的艺术普遍性结构特征
二、公共艺术某些结构要素的强化
三、在系统与环境的关系中对公共艺术功能的全面考察
第三节 公共艺术功能之间的相互联系
一、审美功能第一性
二、从个体心理到社会组织与发展
三、从城市形象符号走向“天人合一”
第五章 情感体验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公共艺术的审美功能
第一节 情感体验――公共艺术审美功能的发生机制和实现途径
一、对公共艺术品本身的体验
二、对公共艺术与环境关系的体验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艺术的日常生活化――公共艺术审美功能的独特呈现
一、艺术与生活的日益交融
二、公共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三、公共艺术对审美本质的独特呈现
第六章 公共艺术的社会组织和社会交际功能
第一节 公共艺术的社会组织功能
一、纪念与颂扬――公共艺术社会组织功能的主要表现
二、个性的社会化――公共艺术社会组织功能的社会心理学路径
第二节 公共空间的魅力――公共艺术的社会交际功能
一、美好公共空间为社会交往提供契机
二、户外活动增进市民之间的了解与沟通
三、公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互动交往
四、通过公共艺术作品本身的交往
第七章 塑造城市形象的文化语义功能
第一节 公共艺术与城市的“可意象性”
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意象元素
二、公共艺术作为连接意象元素的纽带功能
第二节 城市精神与文化气质的象征符号
一、公共艺术凝聚城市居民的集体记忆
二、公共艺术彰显场所精神
三、公共艺术对城市文脉与人文内涵的承载
第三节 公共艺术是城市品牌宣传的主渠道
一、公共艺术作品对城市品牌的提炼和宣传
二、公共艺术活动对城市品牌的推广
第八章 走向“天人合一”之境――公共艺术与生态环境的和谐互动
第一节 后现代社会语境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一、“道法自然”――中国传统建筑园林艺术思想的启示
二、公共艺术纳入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视野
第二节 公共艺术对环境景观的整合功用
一、公共艺术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之音
二、公共艺术与建筑环境的协调、互补
三、公共艺术与人文环境的整合
第三节 走向“天人合一”之境――公共艺术的绿色设计观
一、尊重自然并融于自然
二、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适应场所的自然过程
三、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
四、协调人与自然及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九章 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长廊”
第一节 我国地铁公共艺术概况:以北京地铁为例
一、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阶段
二、北京地铁公共艺术的题材和创意
第二节 我国地铁公共艺术涉及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
一、我国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图语符号关系
二、我国地铁公共艺术中的图像叙事研究
结语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