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审计理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审计理论

二手书,此书是一本,购买套装请联系客服

20.8 4.0折 52 八五品

仅1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汉文 编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111265580

上书时间2024-08-20

古籍旧书院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汉文 编
  •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4
  • 版次 1
  • ISBN 9787111265580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0页
  • 字数 583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会计学研究生系列教材”是由厦门大学原副校长吴水澎、厦门大学副校长吴世农、暨南大学副校长王华、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黄世忠牵头组织全国相关院校的权威专家教授共同编写,为会计专业研究生核心课教材。教材基本涵盖了会计专业研究生所需掌握和了解的会计理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国际会计专题研究、会计与审计信息化研究等诸多内容。丛书立足于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把握现代会计学科的发展脉络,为研究生提供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或研究空间,以便训练或培养研究生的研究思维、研究方法和独立研究过程。同时,《审计理论》也是对会计理论感兴趣的人士、有于志从事会计理论研究的人士的一本很好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陈汉文,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人。SaintMary’sUniversity商学院和Universityofwaterloo会计学院访问学者,曾在哈佛商学院(Har-carldBLlsinessSctl001)学习。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曾任厦门大学会计系主任,兼任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国家审计署商业银行审计指南评审专家、中国金融会计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副会长、福建省审计学会副会长、福建省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审计研究》、《中国经济问题》、《财会通讯》、《财会月刊》与《会计之友》编委。
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审计研究》与《会计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主编《审计学》、《证券市场与会计监管》、《中级财务会计》、《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实务与案例》、《成本管理》、《企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及《财务会计理论》(译著)等多部著作。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获得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荣誉奖、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首届杨纪琬奖学金指导教师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和“福建省第四届优秀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2007年),主持国家精品课程《审计学》(2004年)。
【目录】
丛书序
前言
上篇原理论
第1章审计需求分析
1.1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
1.1.1企业委托代理关系、机会主义行为与理性预期
1.1.2受托经济责任、企业剩余计量与审计需求
1.1.3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的经验检验
1.2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
1.2.1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信号传递观
1.2.2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信息系统观
1.2.3审计需求的信息理论的经验检验
1.3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
1.3.1财务信息风险的转移:从鉴证机制到保险机制
1.3.2审计保险价值的形成机制:审计师民事责任制度
1.3.3审计需求的保险理论的经验检验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审计职业道德
2.1审计职业道德的性质:一份隐性的公共合约
2.1.1契约理论、受托责任与审计师的角色
2.1.2公众利益、职业服务质量与审计职业道德的性质
2.2审计职业道德的实施:自我履行与强制履行
2.2.1审计职业道德合约的自我履行:中止交易、自我管制与声誉机制
2.2.2审计职业道德合约的强制履行:独立管制、政府管制与法律责任
2.3审计职业道德的变迁:描述与分析
2.3.1萌芽期或合约的口头形式:职业道德观念(1905年及之前)
2.3.2探索期或合约的标准化过程:结构化的职业道德准则(1906—1973)
2.3.3发展期或合约条款的具体化过程:规则导向的职业行为准则(1974年至今)
2.3.4新趋势或合约条款的概念回归过程:概念框架法的职业行为准则(1996年至今)
2.4审计职业道德的准则:框架结构
2.4.1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2.4.2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
2.4.3英格兰与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
2.4.4香港特别行政区会计师公会(HKICPA)
2.4.5中国台湾会计师公会联合会(FCPACT)
2.4.6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A)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3章审计师独立性
3.1审计师独立性的理论分析
3.1.1独立性的概念:从抽象观念到概念框架
3.1.2独立性的性质:行为约束与核心价值
3.1.3独立性的作用机理:基于程序公平的解读
3.2审计师独立性的制度框架
3.2.1独立性的冲突模式:力量博弈
3.2.2独立性的制度框架:监管视角
3.2.3独立性的规则安排:以“关系”为基础
3.2.4独立性的最新动态:SOX法案
3.3审计师独立性的未来展望
3.3.1制度基础变革:Ronen的财务报表保险制度
3.3.2概念框架变革:Tayloy的审计师可靠性框架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4章审计法律责任
4.1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
4.1.1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早期阶段(20世纪初到30年代)
4.1.2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
4.1.3国外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最新进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4.2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历程
4.2.1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萌芽阶段(1992—1995年)
4.2.2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发展阶段(1996—2006年)
4.2.3我国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最新进展(2007年至今)
4.3审计师法律责任的理论小结
4.3.1审计师法律责任实践发展的路径分析
4.3.2审计师法律责任的核心问题与争议
4.3.3审计师法律责任实践发展的内在逻辑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5章审计组织形式
5.1审计组织形式的历史沿革
5.1.1自由选择:1938年以前
5.1.2公司制的全面禁止:1938年
5.1.3专业服务公司的引入:1969年
5.1.4有限责任公司:1977年
5.1.5有限责任合伙制:1991年
5.2我国审计组织形式的历史变迁
5.2.1国有事业单位:1992年以前
5.2.2公司法人:1993年
5.2.3个人独资:1995年
5.2.4有限责任合伙制(特殊合伙):2007年
5.3审计组织形式的经济学分析
5.3.1审计组织形式安排的初始均衡状态
5.3.2推动审计组织形式变迁的主要行动集团
5.3.3意识形态与法律文化
5.3.4知识存量
5.3.5审计组织形式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6章内部审计论纲
6.1内部审计演进:理论与实践
6.1.1财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1.2业务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1.3管理导向内部审计阶段
6.2内部审计的新范式:风险导向
6.2.1背景
6.2.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框架
6.2.3小结
6.3内部审计:未来研究机会
6.3.1内部审计主要著作概述
6.3.2《内部审计思想》与未来研究机会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第7章政府审计理论
7.1政府审计的职能与特征
7.1.1从自然状态到政治社会:三种不同的国家理论模型
7.1.2政府审计的职能与特征:基于国家理论视角的分析
7.1.3小结
7.2政府审计环境的变迁
7.2.1引言
7.2.2基于国家建构理论的分析框架
7.2.3我国政府审计环境的变迁:描述与分析
7.2.4小结
7.3政府审计的若干重要问题
7.3.1政府审计体制
7.3.2政府审计结果公告
7.3.3政府绩效审计
思考题
本章参考文献

下篇方法论
第8章审计模式变迁
第9章审计职业判断
第10章舞弊审计简析
第11章内部控制评审(一)
第12章内部控制评审(二)
第13章审计信息化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