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理论基础/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闻理论基础/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正版二手书,批量上传有误差,套装请联系客服再下单,均有笔记不影响使用,无赠品、光盘、MP3等

14.8 3.3折 45 八五品

库存2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金萍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511548474

上书时间2024-05-06

古籍旧书院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高金萍 著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511548474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37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内容简介】
  《新闻理论基础/人民日报学术文库》结合中国本土新闻理论研究近百年来的研究成果,结合社交媒体对于新闻传播格局的改变,从中国新闻业转型升级的现实出发,重新建构了中国新闻理论的研究框架。《新闻理论基础/人民日报学术文库》致力于用中国化的学术话语深入浅出地解释新闻基础理论的来龙去脉,平易通俗地阐述新闻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阐释新闻传播现象。
  在研究角度上,《新闻理论基础/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坚持史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遵循“论从史出”(从既有理论成果逻辑地生发出来)、“论从实出”(从客观实际生发出来)阐述新闻基础理论;在研究思路上,《新闻理论基础/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坚持从微观到宏观,从新闻传播活动到新闻媒体、新闻业;在理论建构上,《新闻理论基础/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坚持互联网思维,注重新闻与传播的融合,在新闻理论与传播理论的结合处拓展。
【作者简介】
  高金萍,北京语言大学新闻发言人、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在职研究,为中国传媒大学首届博士后。2007-2008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那-香槟分校传播学院任访问学者。2009年任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系首任系主任。2014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做访问学者。
  2010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已出版专著《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事业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译著《传播革命:紧要关头与媒体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等。
【目录】
第一章 新闻学的诞生与发展
第一节 作为社会科学的新闻学
一、新闻学的学科特点
二、新闻学的内容结构和学科地位
第二节 新闻学的发展演变
一、西方新闻学的发展
二、中国新闻学的萌芽与早期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发展
四、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节 新闻传播的缘起与发展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
二、新闻传播活动的发展
第二节 新闻传播的过程与基本规律
一、新闻传播的过程
二、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新闻传播与宣传、舆论
一、新闻与宣传
二、新闻与舆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闻的定义与特性
第一节 新闻的定义
一、新闻学研究者关于新闻的定义
二、新闻从业者关于新闻的定义
三、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定义
四、21世纪以来关于新闻定义的新观点
第二节 新闻的特性
一、新闻呈现的事实特性——新鲜
二、反映世界的手段特性——真实
三、新闻信息的传播特性——及时、公开的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闻真实
第一节 新闻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
一、真实是新闻基本的要求
二、真实是新闻特有的优势
三、反“客里空”运动
第二节 新闻真实与新闻事实
一、新闻事实的本质与表现形式
二、新闻真实与新闻事实的关系
第三节 新闻真实的前提
一、新闻真实要做到三个真实的统一
二、杜绝虚假新闻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闻价值
第一节 以新闻事实要素为核心的传统新闻价值理论
一、传统新闻价值的定义及其驱动力
二、传统新闻价值的要素
三、传统新闻价值理论的产生与嬗变
第二节 以新闻信息于受众有用为核心的现代新闻价值理论
一、新闻价值理论转向的背景
二、现代新闻价值理论的核心
三、现代新闻价值理论的效用
第三节 以点击率和转发量为核心的网络传播价值理论
一、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是网络传播价值理论的技术基础
二、受众关注是网络传播价值理论的关键核心
三、网络传播价值理论的正面与负面价值
第四节 新闻选择的客观标准
一、经济标准
二、宣传标准
三、规范性标准
四、规律性标准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新闻传播主体
第一节 新闻传播者
一、新闻传播者的职业特征
二、西方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传播者的要求
第二节 新闻接受者
一、西方受众研究的经典理论
二、新闻受众的特点
三、新闻受众的反馈
第三节 新闻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关系
一、人类新闻活动早期——传受不分
二、传统媒体时期——传受分离
三、移动媒体时期——传受互动融合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闻传播媒介
第一节 新闻传播媒介的定义与特征
一、印刷媒介的分类及其特点
二、电子媒介的分类及其特点
三、网络媒体的特点
四、Web30时代的新兴媒体
第二节 媒介融合
一、媒介融合的缘起
二、媒介融合的形态
三、全媒体运作
四、“辫子新闻”与“数据新闻”
第三节 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
一、西方学者关于传播功能的观点
二、中国学者对新闻媒体性质与功能的认识
三、新闻传播媒介的功能
第四节 新闻传播媒介体制
一、世界各国的新闻媒介体制
二、中国的新闻媒介体制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闻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新闻业的性质
一、新闻业的产业属性
二、新闻业的大众文化属性
三、新闻业的意识形态属性
第二节 新闻业的变迁历程
一、新闻业的诞生
二、新闻业的变迁
第三节 新闻业的变迁规律
一、新闻业与社会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水平同步并受其制约
二、新闻业受到社会制度的刚性控制
三、传播技术的进步促动新闻业的发展
四、受众需求是新闻业发展的原始动力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新闻自由
第一节 西方新闻自由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脉络
二、西方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历史渊源
三、西方新闻自由理论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新闻自由理论的引入与发展
一、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脉络
二、中国新闻自由的实践与发展
第三节 新闻自由的内容与实质
一、新闻自由的内容
二、新闻自由的实质
[本章小结]

第十章 新闻控制
第一节 新闻控制的依据与实质
一、新闻控制的依据
二、新闻控制的实质
第二节 新闻控制的途径与方式
一、新闻控制的途径
二、新闻控制的外控制
三、新闻控制的内控制
第三节 中国的新闻调控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新闻调控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调控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