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理学概论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伦理学概论

正版二手书,批量上传有误差,套装请联系客服再下单,均有笔记不影响使用,无赠品、光盘、MP3等

3.99 1.1折 38 八五品

库存13件

山东济南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应杭 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9787308068949

上书时间2024-05-04

古籍旧书院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应杭 著
  •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12
  • 版次 1
  • ISBN 9787308068949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305千字
【内容简介】
《伦理学概论》共分10个章节,主要对伦理学的基础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逻辑考察、西方伦理思想史的逻辑考察、道德的起源与伦理学的逻辑起点、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道德实践中的行为选择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目录】
绪论伦理学的定义、任务与方法
一、道德、伦理与伦理学
1.道德的涵义
2.道德的类型
3.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哲学
二、伦理学的研究任务
1.道德存在的必然性根据
2.道德的基本职能和伦理学研究的任务
三、伦理学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1.伦理学研究的意义
2.伦理学研究的方法

上编中西伦理思想史的逻辑考察
第一章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发展的逻辑考察
一、伦理学的出发点:人性的善恶之辩
1.性善论
2.性恶论
3.性无善恶论
4.性有善有恶论
二、伦理学中的义利、欲理、人我、志功、生死之辩
1.义利之辩
2.欲理之辩
3.人我之辩
4.志功之辩
5.生死之辩
三、伦理学的归宿:理想人格的培养造就
1.“仁义”的理想人格
2.“兼爱”的理想人格
3.“无为”的理想人格
4.“空灵”的理想人格

第二章西方伦理思想史的逻辑考察
一、理性主义:以理性原则探讨幸福与“至善”的理论
1.知识与美德的一致性
2.道德表现为理性对情欲的节制
3.合理利己主义是可能的
4.幸福、“至善”是理性指导下的生活
二、非理性主义:反叛理性传统,崇尚意志、情感、直觉、本能的理论
1.理性不能为道德确立普遍准则
2.道德的本质是非理性的心理过程
3.利己主义是人的本性
三、信仰主义:把道德的“善”归结为上帝的理论
1.道德来自上帝的戒律
2.爱上帝是道德的最终信仰和希望
3.道德的“至善”就是走向上帝

下编伦理学基本理论与逻辑体系的探寻
第三章道德的起源与伦理学的逻辑起点
一、道德的起源之谜
1.道德起源问题上不同观点的纷争
2.道德起源的可能图景
二、道德起源问题的逻辑分析
1.人性中的理性与兽性
2.道德理性:人性对兽性的超越
3.人是道德的动物
三、人性问题与伦理学的逻辑起点与终点
1.伦理学对人性问题研究的意义
2.以德性塑造人性
3.道德:人性向善的实践理性

第四章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一、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1.道德的一般本质和相对独立性
2.道德的特质:以“精神-实践”方式把握世界
3.道德的特殊作用
二、道德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1.道德与法
2.道德与政治
3.道德与艺术
4.道德与宗教
三、道德发展的规律与进步趋势
1.道德的意识形态性和客观性
2.道德规律的基本内容
3.道德发展的进步趋势

第五章伦理学的基本问题:自由人性与规范必然性之关系
一、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争议与结论
1.伦理学基本问题上的不同观点争论
2.伦理学基本问题的结论:自由人性和规范必然性的关系
3.自由人性和道德规范必然性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二、自由人性与必然规范:历史与现实的考察
1.自由与必然问题的伦理思想史考察与评析
2.道德生活实践中的自由与必然之关系
3.理性与意志:自由人性的心灵保障
三、个体道德的历程:从必然走向自由
1.个体道德:必然与自由的结晶
2.个体道德的实践历程
3.从规范走向心灵的自由
4.在“自我立法”中获得更多的自由

第六章道德意识的内容、结构与发展阶段
一、道德意识:对善与恶的认知
1.善与恶的涵义
2.善恶观的具体表现
3.形成完备、成熟、稳定的善恶意识
二、道德的自我意识和结构
1.道德与道德自我意识
2.道德意识的结构:认知、情感和意志
3.道德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三、道德意识的发展:自发、自觉和自由
1.道德意识发展的阶段
2.拥有成熟的道德意识
3.道德意识的自由是道德实践自由的主体条件

第七章道德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一、道德行为选择的可能性与根据
1.行为与道德行为
2.道德行为的选择
3.道德行为的自由与责任
二、道德义务:道德行为选择的心理机制
1.义务是被意识到的道德责任
2.义务感在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作用
3.如何进行道德义务的选择
三、道德冲突中的行为选择
1.道德冲突的涵义及表现
2.道德冲突与自由选择
3.道德冲突的解决:目的与手段的选择

第八章道德评价的标准与形式
一、道德评价中的动机与效果
1.道德评价的涵义及作用
2.道德评价:动机和效果的统
3.道德评价中的真、善、美问题
二、道德评价的外在形式:社会舆论
1.社会舆论的评价力量
2.社会舆论与内心信念的相互作用
3.荣誉在道德评价中的特殊作用
三、道德评价的内在形式:良心
1.良心的内涵及本质
2.良心的“道德-心理”特点
3.良心的道德心理控制作用

第九章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
一、道德教育的过程与方法
1.道德教育的任务与意义
2.道德教育的过程及本质特征
3.道德教育的方法:社会教育与自我教育
二、道德修养:可能性与现实性
1.道德修养的可能性与实质
2.“慎独”:道德修养方法和境界的统一
3.道德修养的环节:内省、立志和实践
4.道德修养的现实境界和理想境界
三、道德教育和修养的具体领域
1.社会公德的教育与修养
2.职业道德的教育与修养
3.爱情及婚姻家庭道德的教育与修养

第十章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归宿:理想人格的塑造
一、理想的追求与人生价值的实现
1.人的本质与人生的理想
2.人生理想的批判与建构
3.幸福: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实现
二、真、善、美的理想人格塑造
1.人格的现实与理想
2.理想人格塑造中的真、善、美统
3.中西文化比较视阈下的理想人格追求
4.理想人格追求中的个性塑造
三、在理想与现实的对峙中造就理想人格
1.理想人格追求中的痛苦与欢乐
2.失败与成功的人生体验
3.生与死的超越:不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