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伦贝尔萨满教与喇嘛教史略
  • 呼伦贝尔萨满教与喇嘛教史略
  • 呼伦贝尔萨满教与喇嘛教史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呼伦贝尔萨满教与喇嘛教史略

108 九品

仅1件

陕西咸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孛·蒙赫达赉、阿敏 著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1-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孛·蒙赫达赉、阿敏 著
  •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12
  • 版次 1
  • ISBN 9787105130573
  • 定价 8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45页
  • 字数 570千字
【内容简介】
  孛·蒙赫达赉、阿敏编著的这本《呼伦贝尔萨满教与喇嘛教史略》以呼伦贝尔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主线,以重要历史事件和著名人物为切入点,较多地以第一手弥足珍贵的本土史料为依据,清晰地展示了萨满信仰的历史与今天,以及喇嘛教在呼伦贝尔大地上的发展、衰落和现状。并通过对萨满信仰与喇嘛教信仰的精神活动,以及对其社会功能、作用和影响进行科学地梳理,系统地探讨了其在不同时期对呼伦贝尔原住民的影响程度。
【作者简介】
  孛·蒙赫达赉(又名常海)蒙古族,现任呼伦贝尔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副研究员,呼伦贝尔学院民族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任呼伦贝尔市巴尔虎研究学会副会长。长年致力于呼伦贝尔地区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近几年出版《巴尔虎蒙古史》、《甘珠尔庙喇嘛教史》、《陈巴尔虎今昔》、《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人》、《蒙古国的巴尔虎人》(蒙汉文)、《呼伦贝尔史论》等专著,累计160多万字。
  
  阿敏,鄂温克族,日本樱美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修国际学和民族文化比较,发表《莫日格勒鄂温克人文化变迁研究》等论文。
【目录】
第一章史前时期的萨满教
第一节萨满教的主要特点和产生时间
第二节萨满教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形式
第三节呼伦贝尔是萨满教的典型区域

第二章青铜时代的萨满教(前770—25)
第一节北方民族与自然崇拜
第二节北方民族与图腾崇拜
第三节北方民族与祖先崇拜

第三章拓跋鲜卑与萨满教(25—581)
第一节出山之前的萨满教信仰
第二节二次迁徙与萨满教

第四章隋唐五代时期的萨满教(581—960)
第一节狩猎经济条件下的萨满教
第二节畜牧经济条件下的萨满教

第五章蒙兀室韦与萨满教(581—960)
第一节祖先崇拜
第二节天体崇拜
第三节亡灵崇拜

第六章辽金时期呼伦贝尔的宗教(907—1234)
第一节辽代呼伦贝尔的宗教
第二节金代呼伦贝尔的宗教

第七章大蒙古国时期的萨满教(1162—1271)
第一节神圣家族的传说
第二节萨满的特殊地位
第三节萨满的鼎盛时期
第四节萨满文化的充实

第八章元朝时期的萨满教与喇嘛教(1271—1368)
第一节喇嘛教的兴起与传人
第二节萨满教受到严峻挑战

第九章北元与明朝时期的萨满教与喇嘛教(1368—1644)
第一节喇嘛教的再度传人
第二节喇嘛教的社会影响
第三节萨满教走向了衰落

第十章清朝时期的喇嘛教与萨满教(1616—1911)
第一节喇嘛教进入鼎盛时期
第二节喇嘛的来源与分类
第三节甘珠尔庙兴建与得名
第四节甘珠尔庙的日常佛事
第五节萨满教的衰落与演变
第六节蒙古人之外的萨满教

第十一章民国时期的喇嘛教与萨满教(1912—1931)
第一节喇嘛教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第二节章嘉活佛与班禅大师来访
第三节布里亚特人迁入与喇嘛教
第四节甘珠尔庙大法会日臻完善
第五节萨满教仍在民间发挥作用

第十二章东北沦陷时期的喇嘛教与萨满教(1932—1945)
第一节喇嘛教出现表面繁荣
第二节扶持和兴办喇嘛学校
第三节日本人对喇嘛的迫害
第四节喇嘛占卜与牧民出走
第五节巴尔虎等部的萨满教
第六节达斡尔等族的萨满教

第十三章解放战争时期的喇嘛教与萨满教(1946—1949)
第一节噶喇藏主持甘珠尔庙
第二节甘珠尔集会与那达慕
第三节喇嘛教受到一定限制
第四节各类寺庙的形制与规模
第五节萨满教呈现萎缩趋势

第十四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喇嘛教与萨满教(1949—1956)
第一节对喇嘛教进行的改革
第二节住寺喇嘛的日常生活
第三节萨满教没有合法地位

第十五章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喇嘛教与萨满教(1956—1966)
第一节对喇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第二节喇嘛教进入勉强维持阶段
第三节萨满教进入地下活动状态

第十六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喇嘛教与萨满教(1966—1976)
第一节甘珠尔庙等遭到彻底毁坏
第二节萨满教各类活动全部停止

第十七章改革开放时期的喇嘛教与萨满教(1977—2012)
第一节喇嘛教恢复部分宗教活动
第二节在原址恢复重建甘珠尔庙
第三节新修和维修了一批寺庙
第四节受喇嘛教影响形成的习俗
第五节萨满重新活跃在祭祀场所
第六节萨满文化的遗存及表现形式

索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