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孔子诗论的文化推绎

85 九品

仅1件

上海嘉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萧兵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03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08-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萧兵
  •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03
  • 版次 1
  • ISBN 9787216045124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22页
  • 字数 543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用比较人类学的方法探讨早期中国诗学“诗志同构”、“情志合一”的特征,儒家“雨巫”来源,以及相关《诗经》诸元等。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中国诗学之伊始

 一、《诗论》的作者是谁

 二、《诗论》与《诗序》之同异

 三、《书·尧典》与“诗言志”的提出

 四、“诗言志”的神圣证明

 五、诗与音乐的神秘性

第二章 “诗言志”的多面观

 一、“诗”的多义性

 二、诗从“之”不从“止”

 三、“志”的多解性

 四、“情志”理论的“独立”与比照

 五、从命到性,从性到情

 六、孔子论诗不及于情吗

第三章 《诗》的采、观与赋诗明志

 一、采诗的可信性

 二、“专对”的语义场

 三、从断章取义到以意逆志

 四、诗可以观

第四章 诗教或诗用

 一、思,而无邪;言,而无游

 二、“温柔敦厚”尚属可信

 三、诗是一种“持”

 四、有言、无言之吊诡

 五、“四始”与夫妻之爱

 六、以色喻礼与“贤贤易色” 

 七、《诗论》也讲美刺

 八、“正/变”极不可靠

第五章 《诗经》大部分不来自民歌吗

 一、从孔子不随便删诗说起

 二、夫子恶郑声却不弃郑风

 三、《诗》对民歌的增饰或加工

 四、民歌最爱夸饰

 五、“物质贫困者,精神不会富有”

第六章 诗可以群:套语,过渡仪式

 一、“切磋”跟“群”有什么关系

 二、诗、乐的群集与谐振作用

 三、集体抒情

 四、“廒兴”与相丧

 五、《诗经》里的模板句节

 六、可供参照的“套语”或“水词”

第七章 风雅颂的由来

 一、诗,风诗与乐曲

 二、“风”与性信息交流

 三、雅夏正声

 四、雅、南,由乐器而乐曲

 五、从舂牍“相力”到儒者“相礼”

 六、颂:容:诵:镛

 七、颂重仪容

第八章 作为诗歌技法的赋比兴

 一、赋是“流水账”

 二、技法的比兴,其区别

 三、所谓“诗体”的比兴,与美刺的联系

 四、引譬连类与触物感兴

 五、兴的“领引”与“隐奥”

 六、兴,采摘母题与赠遗之风

 七、韵兴

第九章 仪式之“兴”与求雨的儒

 一、“兴”字的来源与构成

 二、“兴”与领和之制

 三、兴风起雨

 四、雩与兴,雨与巫与儒

 五、灌、衅与兴雨、兴辞的关系

第十章 “兴于诗一立于礼—成于乐”的锁链

 一、诗的启蒙或认知功能

 二、“乐语”、“文言”和“不学诗,无以言”

 三、“押韵”(成均)就是高等教育

 四、“立于礼”:生命形态与轨范的确立

 五、“乐”——人生的最高境界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