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质教育求索录
  • 素质教育求索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素质教育求索录

2.48 1.7折 15 八五品

仅1件

内蒙古包头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一仁 编

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162

上书时间2024-01-1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一仁 编
  • 出版社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4-09
  • 版次 1
  • ISBN 9787531158028
  • 定价 1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5页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全方扫描系列探索素质教育的好书。

  素质教育挑战的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自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实行科举考试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举考试止,前后历经1318年的历史,真可谓源远流长,简直是一座大山。而素质教育却要以政府行为为主导,以社会环境为依托,以学校为主阵地,以教师为主力军,以教育教学为主渠道这样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大工程去移动它,不能不说太重太重了。

  本书尖锐地披露了应试教育的弊端,深刻地揭示着素质教育的真谛,全方扫描了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远未尽如人意的种种表现,而又切中要害地予以一语破的的分析,并对该如何知难而进实事求是地计谋了方略。

  围绕素质教育这条红线,作者将一个个被展开的问题当成一个个珠子串在其上,形成一条闪光的珠链。诸如减负问题,德育问题,面向全体问题,差生问题,旗帜问题,质量问题,办学条件问题,评估问题,创新问题,小科问题等等,每一个问题又是一个触角,形成或独立或成系列的思维、场。像德育问题有6篇各自独立成章而组合的系列。从德育的定位,到德育的误区,到德育途径,再到德育的观念、实践、动情、体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使人似乎历尽一路的“山重水复”,终于进入“柳暗花明”的豁朗境界。

  这还是一部话真、情切、理透,不时让入拍案惊奇的好书。
【作者简介】
杨一仁,男。笔名言实。1945年生于应县,1964年高中毕业于包头一中。后于1984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函授)读后本,1987年毕业。    1964年9月到小学任教,一年后调入中学教语文、当班主任。曾任学校教导处副主任。    1985年底调入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先后任中教
【目录】


 感性的升华  理性的透析(傅东缨)

 解读“言实”(田振山)

第一章 

 德育:一个沉重而久远的话题

 德育:首要地位落实了吗

 德育实效性缘何低靡(上)

 德育实效性缘何低靡(下)

 “言传”与德育

 榜样的力量

 观念·实践·动情·体验

第二章 

 应试教育:一个民族付出的巨大代价

 应试教育:我们付出了多大代价(上)

 应试教育:我们付出了多大代价(中)

 应试教育:我们付出了多大代价(下)

第三章 

 “减负”三题

 也谈“减负”

 再谈“减负”

  “减负”:路就在脚下

第四章 素质教育:上下求索

  少些浮躁  多些平常心

  素质教育:面向全体是第一要义

  “差生”问题与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岂能殊途同归

  应试教育:都是考试惹的祸

  办学条件与素质教育

  教育评估之评估(上)

  教育评估之评估(下)

  创新精神培养之我见(上)

  创新精神培养之我见(下)

  “小三门”的现状与出路

  素质教育与个性培养

  走近教育科研(上)

  走近教育科研(下)

  素质教育:步履艰难

  魏书生——素质教育的旗帜

附录

 倡导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实践与思考

 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之我见

 素质教育初探

 中小学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