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 学海遐想(签名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学海遐想(签名本)

56 6.3折 89 九品

仅1件

福建厦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仁敬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1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10-03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杨仁敬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11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62987
  • 定价 8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8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8页
【内容简介】
《学海遐想》是作者的随笔文集,收录于“凤凰树下随笔集”系列丛书,全书分为“七旬溯往”“恩师感怀”“名家访谈”“治学杂感”“欧洲掠影”“北美风情”“夜读散记”“序言集萃”“前言拾趣”“后记集锦”十辑,记录了作者几十年学术历程。
【作者简介】

杨仁敬,男,福建晋江人,厦门大学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8年厦门大学英文学士,1966年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1981年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曾任厦门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英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福建外国语文学会会长、名誉会长,福建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海明威学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海明威在中国》、《海明威学术史研究》、《海明威传》、《海明威:美国文学批评八十年》、《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20世纪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简史》和《简明美国文学史》;译作有:《基辅怨》、《杜宾的生活》、《紫色》、《比利·巴思格特》、《孤心小姐》、《蝗虫曰》等;发表论文230多篇。曾获校、省和部级多项奖项,美国海明威研究奖和美国传记学院颁发的金质奖章。

【目录】

第一辑  人生感悟
  老冉冉修名不立
  磨炼催人奋进——早年在厦大学习和工作片断
  贺年卡上的爱心
  在真才实学上狠下功夫
  自勉的话
  感激自信奋进——在庆祝杨仁敬教授从教50周年暨美国文学学术
  研讨会上答谢词
  凝聚正能量实现新梦想
第二辑  恩师感怀
  无尽的思念永久的恩师——纪念陈嘉先生逝世10周年
  翻译这门学问大有研究余地——纪念范存忠先生逝世10周年
  文采风流今尚存——回忆王佐良先生二三事
  薪火相传师恩难忘——怀念林疑今教授
  高风亮节永泽后人——回忆吴富恒教授二三事
  德高望重关怀后学——纪念李赋宁教授逝世10周年
第三辑  名家访谈
  詹姆逊的马克思主义情结
  海明威权威专家的“突然袭击”
  布鲁克斯教授为我答疑
  好书挚友终不忘——与美国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一段书缘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非了解不可”——丹尼尔·艾伦教授访谈录
第四辑  治学杂感
  祝贺小张考研成功话自学
  下苦功猛补汉语
  英文学科论文写作的难点与对策
  文学翻译的起步
  小说中对话翻译点滴
  英汉口译中的“缩译”
  语言游戏的趣味性和复杂性
  美国文学与美国英语
  美国文学与美国文论
第五辑  欧洲掠影
  莎士比亚故乡巡礼——纪念莎翁逝世375周年
  洛桑的美景与拜伦的诗才
  西敏寺的“诗人角”
  独放异彩的布鲁塞尔中国宫
  威尼斯的晚间火车
  亚得里亚海海滨的海明威盛会——纪念美国文学大师海明威逝世30周年
  比萨斜塔奇观
  米开朗琪罗和佛罗伦萨
  莫扎特塑像前的遐想——纪念音乐大师莫扎特逝世200周年
  在布加勒斯特的日子里
  在塞万提斯纪念碑前——纪念西班牙伟大作家塞万提斯诞生445周年
  卡洛斯国王宫廷的珍藏
  马德里的中国酒楼
  八月的哥本哈根
第六辑  北美风情
  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别具魅力
  波士顿的海伊市场
  美国都市里的骑警
  跑遍美国的“灰狗”
  华尔街上的枪声
  瓦尔登湖畔话梭罗
  白宫剪影
  海明威故乡橡树园印象——纪念海明威逝世50周年
第七辑  静夜漫笔
  海明威写作二三事
  海明威的中国朋友夏晋熊谈海明威
  “老狮子”和小黑猫——谈海明威性格的另一面
  “天才的渔民”海明威
  古巴的海明威
  海明威在广东抗战前线
  美国华文文学的先驱者——艾迪丝·伊顿
  迅速崛起的美国黑人女作家群——读《摇树》有感
  女钢琴家琳达在厦门
  南太武“铁拐李”的大脚印
第八辑  经典浏览
  欧洲文学史上的巨星——莎士比亚
  走近莎士比亚——纪念英国伟大作家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
  略谈鲁滨孙艺术形象的塑造
  酒桶·硬币·墓碑及其他——谈狄更斯《双城记》的细节描写
  狄更斯与《大卫·科波菲尔》——纪念英国文学巨匠狄更斯诞生180周年
  扶正克邪的福尔摩斯——纪念柯南道·尔弃医从文100周年
  凡尔纳笔下奇妙的海底世界
  从儿童世界走向复杂社会——马克·吐温与《汤姆·索亚历险记》
  三十年代好莱坞人的哭与笑——韦斯特《蝗虫日》评析
  用“画家的眼睛”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评海明威与欧美画家
第九辑  新作举荐
  《属性与历史:解读美国华裔文学》序
  《冯内古特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序言
  《威廉·加迪斯小说中的熵》序
  《符拉迪米尔·纳博科夫: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序
  《论罗伯特·斯通和梯姆·奥布莱恩有关越南战争的小
  说》序
  《新历史主义和文化唯物主义批评视角下诺曼·海勒的
  作品研究》序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权力关系及其女性表征》序
  《威廉·加斯的元小说理论与实践》序
  《论伊什梅尔·里德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戏仿艺术》序
  《埃德加·爱伦·坡研究》序
  《20世纪英美诗歌导读》序
  《美国短篇小说选读》序
  《美国文学教程:欣赏与评析》序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中的后人道主义研究》序
  《英美文学戏仿研究》序
  安·贝蒂和她的小说——《安·贝蒂短篇小说集》序
第十辑  前言拾趣
  《海明威在中国》写在前面
  《海明威在中国》(增订本)再版前言
  《欧美智力游戏大观》写在前面
  《简明美国文学史》前言
  《美国后现代派短篇小说选》前言
  《海明威:美国文学批评八十年》前言
  《新历史主义与美国少数族裔小说》写在前面
  《美国青少年读书指南》译者前言
  《杜宾的生活》译者序
第十一辑  后记集锦
  《20世纪美国文学史》后记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选读(英文版)》后记
  《海明威:美国文学批评八十年》后记
  《金银岛》校后记
  《一个美国佬的遭遇》译后记
  《白鲸》译后记
  《基度山伯爵》译后记
  《剑桥美国文学史》(第8卷)译后记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名为《学海遐想》,主要记录杨仁敬60多年来走过的人生道路的感受,特别是在宽广无边的学术之海中畅游的喜悦和困惑,对读书、教学、科研、翻译和指导博士生的感想和体会,希望给青年一代些许有益的启迪。

精彩内容
 第一辑人生感悟
哈佛大学跟英美文学有关的有四个系:英文系、
比较文学系、文学与历史系和美国文化系。我在前两个系选听3门课,在后两个系旁听2门课,并选择英文系终身教授丹尼尔·艾伦和比较文学系终身教授哈里·列文当我的导师,各听一门他们给博士生上的课,参与课堂讨论,还经常找他们两位个别答疑和指导。
记得第一次去见艾伦教授时,我有点紧张,但他的亲切友好态度很快就让我平静了下来。他坦率地对我说了3条意见:(1)听他的课,但不一定要完全接受他的观点。有不同的看法,只要能自圆其说,都会获得支持。(2)除了听他所授的“美国文学史”这门课,还可抽空研究一下我自己感兴趣的某位美国作家。(3)他在哈佛有个私人图书室,专业书较多,我有空可以去看。这些意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引发我久久的思考,对教学和科研有了新的认识。我深切体会到:(1)学术问题允许有不同意见,不能强迫学生完全接受老师的见解,但不同的看法必须有理有据,自圆其说。(2)做学问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系统地掌握文学史,又要深入研究一两名作家,发展自己的专长。(3)要跟自己的学生分享图书资料,让藏书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些认识几十年来一直指导着我的研究生教学和文学研究。
列文教授学识博大精深。他首创比较文学的主题学理论,又深入研究了莎士比亚、乔伊斯和现代美国小说。他著作等身,治学严谨,注重比较方法。课堂
上,他善于启发博士生各抒己见,热烈争论,最后由他小结,突出要点。课后我有疑问,只要给他的秘书留条便可约见。他总在百忙中抽空见我,为我指点迷津,并开列参考书,让我进一步自学。从他身上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掌握了这种独特而有效的指导方法。
我的住处离哈佛希尔斯图书馆仅百步之遥。没课的时候,我就去那里读书,晚上11时才回宿舍。哈佛大学共有46个图书馆(后来增至50多个)。凭一张ID卡,就可走进任何一个图书馆。在最大的威登纳图书馆内,教师和研究生每人可免费订一个座位,把借的书全部放在座位的书架上,省得在图书馆和宿舍间搬来搬去。各图书馆管理严格,借书超期要罚款,但服务非常周到。
哈佛一燕京和英文系从领导到教授对学术交流都采取开放的心态。1980年11月,我专程到普林斯顿大学访问海明威研究的权威专家卡洛斯·贝克。贝克教授在普大火石图书馆三楼的办公室会见了我。简单的寒暄过后,他问我是否读过海明威和他本人的作品。
我如实地作答。他笑着表示满意,欢迎我提问。我先后提了12个问题,他都一一回答,内容丰富精彩。我们谈得很投机,原定一小时的交谈延长至两个多小时。末了,他取出《海明威:作为艺术家的作家》和《海明威的生平故事》丽本专著,分别在扉页上签了名送给我,然后亲切地拉着我的手一起下楼,将我送至图书馆大门口才依依惜别。
在普林斯顿大学,我特别受到孙康宜教授及家人的盛情款待。孙教授是美国比较文学界杰出的后起之秀(后来调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访问过南京大学。她介绍我认识了普大英文系系主任、
比较文学专家厄尔·迈勒教授。后者将自己编写的研究生教材《比较文学入门》赠我,让我从普大满载而归。
回到哈佛,我又走访了波士顿近郊的肯尼迪图书馆,那里有个海明威藏书部。我手持卡洛斯·贝克教授的介绍信去找藏书部主任奥加斯特·邹,受到她的热情接待。她详细介绍了藏书部里海明威的手稿、图片、录音等资料,欢迎我随意参阅和使用这些宝贵资料。于是我成了那里的常客,还在那里找到了海明威
访华后给朋友摩根索写的长信。馆里规定不许拍照和复印,奥加斯特·邹就将她的英文打字机借我,让我将资料全文打下来带走。加上海明威访华时的照片,我在这儿收集的资料极富学术价值。
出国前,我曾与人合译犹太作家马拉默德的《店员》,与作者有通信联系。到哈佛后,我曾致电问候他。后来,他特地来哈佛看我。为我当面解释了一些他小说中的意第绪语词汇,并与我合影留念。我还利用寒假去旧金山加州大学伯克利总校访问了该校副校长兼珍本图书馆馆长詹姆斯·哈特教授,与他就美国通俗文学进行了热烈讨论。1981年初夏,我又先后访问了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文论家列斯莱·菲德勒教授和耶鲁大学新批评派主将之一克林思·布鲁克斯教授。通过与他们的访谈,我对美国现当代小说的评论和新批评派的主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收获超乎想象。P12-1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