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匮要略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金匮要略

正版 金匮要略(成教)

9.75 2.5折 39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房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范永升 编

出版社湖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3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E

上书时间2024-06-02

京书苑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正版库存书非二手无翻阅
商品描述
E18-12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范永升 编
  • 出版社 湖南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03
  • 版次 1
  • ISBN 9787535703958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本教材采用公元1340年元代仿宋刻本《新编金匮方论》为蓝本,选取《金匮要略》前二十二篇中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条文、方剂列入正文,其余则作为“附录”附后。各篇之首有学习该篇的目的要求、自学时数以及概述。
【作者简介】
  范永升,男,1955.11出生.浙江金华人,中共党员,博士,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中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协常委、省中医及中西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系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员。主要从事结缔组织病的临床和科研工作,已在国内外医学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著作10余种,获省部级等成果奖5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8名,博士研究生6名。临床上擅长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白塞氏综合征等,就诊患者遍及海内外。其中以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显著,且能明显减轻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症、感染等并发症;以自己经验方研制的皮肌宁冲剂治疗皮肌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血沉和改善心肌酶谱等指标。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等省部级课题5项。主要从细胞免疫和分子免疫、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调控、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内分泌-免疫学等多方面、多层次探讨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的作用机理,并开展类固醇性骨质疏松症等并发症防治的研究。
【目录】
绪论
  一、《金匮要略》的性质、作者、沿革
  二、《金匮要略》的基本内容及编写体例
  三、《金匮要略》的主要学术成就及基本论点
  四、历代对《金匮要略》研究的概况
  五、学习目的与方法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一、病因、病机及预防
    (一)发病与预防
    (二)病因
    1.反常气候
    2.病邪特性
    (三)病机
  二、四诊举例
    (一)望诊
    (二)闻诊
    (三)切诊
    (四)四诊合参
    三、论治
    (一)治未病与虚实异治
    (二)表里同病
    (三)痼疾加卒病
    (四)审因论治
    (五)饮食与调护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
    一、痉病
    (一)病因病机
    (二)主要脉症
    (三)刚痉与柔痉的鉴别
    (四)证治
    1.柔痉
    2.欲作刚痉
    3.里热痉病
    (五)预后
    二、湿病
    (一)临床表现
    (二)基本治法
    1.发汗
    2.利小便
    (三)证治
    1.头中寒湿
    2.寒湿在表
    3.风湿在表
    4.风湿兼气虚
    5.风湿兼阳虚
  三、喝病
    (一)脉症
    (二)证治
    1.伤暑热盛
    2.伤暑湿盛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
    一、百合病
    (一)脉症与病机
    (二)证治
    1.百合病正治法
    2.百合病救治法
    3.百合病变治法
  二、狐惑病
    (一)临床表现及内服方
    (二)狐惑酿脓证治
    (三)外治法
    三、阴阳毒病

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一、主脉与基本治则
    二、证治
    (一)疟母
    (二)瘅疟
    (三)温疟
    (四)牝疟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一、中风
    (一)脉症与鉴别
    (二)病机与辨证
    二、历节病
    (一)成因
    1.肝肾不足,水湿浸渍
    2.阴血不足,外受风邪
    3.气虚湿盛,酒后汗出当风
    (二)证治
    1.风湿历节
    2.寒湿历节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一、血痹病
    (一)血痹的成因与轻证证治
    (二)血痹重证证治
    二、虚劳病
    (一)脉象总纲
    (二)辨证
    1.精血亏虚
    2.气血亏虚
    3.虚劳无子
    4.虚劳盗汗
    5.脾肾阳虚
    6.阴阳两虚
    (三)证治
    1.虚劳失精
    2.虚劳腹痛
    3.虚劳腰痛
    4.虚劳风气百疾
    5.虚劳不寐
    6.虚劳干血

肺瘘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
  一、肺痿
    (一)成因、脉症与鉴别
    (二)证治
    1.虚热肺痿
    2.虚寒肺痿
    二、肺痈
    (一)病因病机、脉症及预后
    (二)证治
    1.邪实壅滞
    2.血腐脓溃
  三、咳嗽上气
    (一)辨证及预后
    (二)证治
    1.寒饮郁肺
    2.痰浊壅肺
    3.饮热迫肺
    4.寒饮夹热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一、成因与主症
    二、证治
    (一)肝郁化热奔豚
    (二)阳虚寒逆奔豚
    (三)阳虚饮动欲作奔豚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一、病因病机
    二、胸痹证治
    (一)胸痹典型证
    (二)胸痹重证
    (三)胸痹虚实异治
    (四)胸痹轻证
    (五)胸痹急证
  三、心痛证治
    (一)寒饮气逆
    (二)阴寒痼结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一、腹满
    (一)辨证与治则
    1.虚寒性腹满
    2.实热性腹满
    (二)证治
    1.里实兼太阳证
    2.里实兼少阳证
    3.里实胀重于积
    4.里实胀积俱重
    5.阳虚饮逆
    6.寒饮气逆
    7.脾虚寒盛
    8.寒实内结
    二、寒疝
    (一)证治
    1.阴寒内盛
    2.血虚寒疝
    3.寒疝表里俱寒
    (二)误治变证
    三、宿食
    (一)宿食在下的证治
    (二)宿食在上的证治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肪证并治第十三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惊悸吐衄下血胸瘀脉证治第十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疮肠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呋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附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方剂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库存书非二手无翻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