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典建筑的柱式规制

30 7.9折 38 八五品

仅1件

上海嘉定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法]佩罗 著;包志禹 译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8-22

宝云堂旧书店

十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扉页和书口有藏者签名钤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法]佩罗 著;包志禹 译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112115280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36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内容简介】
  建筑理论并不是某个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简单公式,也不是一个可以包治百病的万能剂,建筑创作并不直接地依赖某位建筑理论家的任何理论界说。而况,这里所译介的理论著述,都是西方建筑发史中既有的历史文本,其中也鲜有任何直接针对我们现实创作问题的理论阐释。因此,对于这些理论经典的阅读,就如同对于哲学史、艺术史上经典著作的阅读一样,是一个历史思想的重温过程,是一个理论营养的汲取过程,也是一个在阅读中对现实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深入思考的过程。这或许就是我们的孔老夫子所说的“温故而知新”的道理所在吧。
  中国人习惯说的一句话是“开卷有益”。也有一说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资讯发达了,人们每日面对的文本信息与电子信息,已呈爆炸的趋势。因而,阅读就要有所选择。作为一位建工作者,无论是从事建筑理论、建筑教育,或是从事建筑历史、建筑创作的人士,大约都在“建筑学”这样一个学科范畴之下,对于自己专业发展历史上的这些经典文本,在杂乱纷繁的现实生活与工作之余,挤出一点时间加以细细地研读,在阅读的愉悦中,回味一下自己走过的建筑之路,静下心来思考一些问题,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简介】
  克洛德·佩罗(ClaudePerrault),集医生、物理学家、笛卡儿主义者于一身,在著名的“古今之辩”中,他站在“现代”一边,他所设计(某种程度上也是挑战)和参与建设的法国卢浮宫东翼,长期以来被公认为法国古典主义的范例之一,赢得了建筑上的盛名。但他更大的成就或许是翻译古典罗马理论家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并于1673年出版。这位拉丁语作者不仅使得“说法语”成了最雄辩的方式,而且还做了注解。佩罗缜密的注释,几乎要将这本从漫长的古代幸存下来的建筑著作淹没,这种学问和智慧上的毅力至今无人超越。以这种学问上的衍生话题为基础,佩罗开始着手写作第一篇后文艺复兴(post-Reimissance)的建筑学论文,是关于建筑设计规则的,其中提出建筑设计不是由无可置疑的先例来决定的,是由理性以及——首要的是——由变化着的民族鉴赏力决定的。1688年,“科学家”佩罗因解剖骆驼时伤口受到感染而不幸离世。
【目录】
中文版总序吴良镛
致谢
导言阿尔贝托佩雷戈梅
前言
上篇柱式通论
第一章规制与建筑柱式
第二章控制柱式比例的尺寸
第三章柱式三段式的通用比例
第四章檐部的高度
第五章柱子的长度
第六章整个基座的高度
第七章柱子基座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第八章柱子的收分与起鼓
第九章柱础的出挑
第十章柱础及柱础上沿的凸出线脚
第十一章檐部檐口的出挑
第十二章柱头的比例
第十三章柱身唇饰与半圆凸线脚的比例

下篇柱式分论
第一章塔斯干柱式
第二章多立克柱式
第三章爱奥尼柱式
第四章科林斯柱式
第五章混合柱式
第六章壁柱
第七章比例的变体
第八章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其他变体
注释
参考文献
术语
索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扉页和书口有藏者签名钤印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