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泡沫(新版)
¥
20
4.2折
¥
48
八五品
仅1件
作者朱宁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08660356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9787508660356
上书时间2024-11-0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八五品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隐性担保是目前中国经济普遍存在的问题。简单来说,比如大家都觉得买房子不会亏,亏了也有政府担保;比如大家都认为股市不会跌太惨,因为国家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等等,这就是隐性担保。这些隐性担保对中国经济有过正作用,但现在也越来越显示出弊端,如地方企业明知产能过剩,但又只能继续生产以维系增长率。
朱宁编著的《刚性泡沫(中国经济为何进退两难)(精)》系统地讨论了各领域的隐性担保问题,并给出了政策建议,是一本契合当下热点、内容扎实的经济读物。
作者简介
朱宁,耶鲁大学金融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不错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耶鲁大学靠前金融中心研究员,并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及加州大学担任特聘金融教授;曾任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金融学副教授(终身教职)。
目录
序
前言
引言/“无可指摘”的违约事件
第一章/“不可能违约”的贷款
第二章/不能亏损的购房者
第三章/证监会门前的示威
第四章/金融创新与另类融资渠道
第五章/增速减缓的“新常态”
第六章/产能过剩
第七章/国有企业做强做优
第八章/信用之源:中国的国家信用
第九章/巫术统计学
第十章/国际经验历史教训
第十一章/潮水如何退去?
注释
内容摘要
当前中国经济中充斥着“刚性泡沫”,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困境,这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中普遍存在的“隐性担保”现象:·在金融投资领域,投资者完全不担心信贷违约,因为他们相信一切违约会有中国政府来埋单;·在房地产业,购房者也相信政府一定会保证他们的投资可以获得丰厚收益,如果因为房价下跌而导
致他们蒙受损失的话,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在制造业,尤其是重化行业,企业相信如果真
的投资失败,那么政府和国有银行一定不会坐视不管,所以这些企业虽已严重产能过剩却仍敢债台高筑,在投资方面肆意冒险;·国有企业,哪怕长年亏损,也几乎从不担心融资问题,而国有银行也不担心自己给国企发放贷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为其背后有政府信用做支撑……过去,隐性担保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未来,这种推动作用恰恰可能会对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稳定产生巨大的威胁。一旦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能再像过去几十年那样提供大量的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很难想象中国的经济还能像过去二三十年那样获得高速增长。而随着经济增长速
度的下滑,政府提供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的能力也会随之下滑,从而减弱了政府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能力和实力。这将不可避免地引发恶性循环,影响中国经济在今后中长期的改革和发展。
在《刚性泡沫(中国经济为何进退两难新版)(精)》中,作者朱宁逐个阐述了中国隐性担保的诸多方面,包括影子银行、房地产市场、A股市场、产能过剩、
国企问题、政府债务,以及以P2P和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金融创新和金融体系改革,探讨了今后经济金融领域的改革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新机会和新挑战,并对政府如何逐渐退出刚性兑付和隐性担保、如何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如何化解各个经济部门和金融行业所面临的不断积累的风险,提供了具体的改革思路和措施。
精彩内容
电解铝行业在几年以前曾经是一个暴利行业,其产能利用率几乎达到100%。正因为这个行业的高利润率和国家战略性重要产业的身份,使得大量的社会资金和国有资金都投入到该行业中,导致3年之后的今日,电解铝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经不到50%。同样,经过5年连续超过100%的投资增长后,太阳能光板制造行业的贷款和投资也给全国各大银行带来了严重的风险敞口。
即便在如此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面前,很多习惯了过去十几年迅速资产增值和市场扩张的中国企业,仍然进行着大规模的举债和高速扩张。企业家们仍相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不但能够获得政府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还能够在和国有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讨价还价的时候,获得更大的竞价能力。很多企业家认为一旦自己的企业做大,那么地方政府一定会对自己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并且当自己面临困境和挑战的时候,地方政府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因为如果放任地方大企业破产的话,地方政府将会不得不面临地方经济滑坡和就业率下降的严重后果。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很多企业在做投资决定时完全忽略了基本的金融原理和企业管理原则,而一味地扩大自己的资产和负债规模,希冀政府为自己不负责任的投资和决定埋单。一旦这些产业的盈利能力迅速下滑,很快就会反映在投资者的收益和贷款给这些企业的银行的资产质量上面。
目前,很多产能过剩行业开始面临严重的亏损,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担心不能够按期收回它们贷给这些企业的本金或者利息。糟糕的投资业绩会让银行和投资者在今后对这个行业进行投资的时候三思而后行,让这些行业失去产业升级和技术更新所需要的新一
轮的投资和资本,从而限制了这些行业今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因此,虽然短期的疯狂投资和高速增长看起来非常有吸引力,但是它们也会带来那些始料不及的、让人非常难以处理的长期的问题和后果。
当然,国有企业的债务问题,可能和它们的政府属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国有企业的债务之所以上升得这么快,一定程度是由于地方政府的GDP考核体系和中央政府推动经济增长的决心和目标决定的。所属辖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一向是中国地方官员眼中的头等大事,因此通过借款投资推动当地经济短期内快速发展,成为很多地方官员相互之间传授的锦囊妙计。而只要地方政府能够给企业提供足够的激励和隐性担保,地方企业和很多有政治背景的国有企业自然非常乐意举债投资,这样一来,既完成了企业自身的高速扩张,又帮助地方官员实现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任务,一举两得。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追求,并不只是来自于地方政府,有的时候甚至可能直接来自于中央政府本身。当中央政府面临全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挑战时,往往会推行逆周期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包括国有银行在内的国有企业,往往会在这种刺激
过程中成为政府政策最有力的推手和执行者。为了推动短期经济增长,国有企业往往会选择通过短期借债来达到增加收入和扩大产能的目的。
P20-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