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菩提/林清玄经典散文菩提十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星月菩提/林清玄经典散文菩提十书

6.4 2.3折 28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咸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清玄

出版社国际文化

ISBN9787512504011

出版时间2012-09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9787512504011

上书时间2024-08-26

墨紫轩图书的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时光不断前行,在这个匆忙的时代,工作的紧张,精神的重负,使我们仿佛没有了喘息的机会,如何开启心中的星月?如何让心中的星月使我们在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星月菩提》(作者:林清玄)是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细微的爱离鉴照动人的智慧,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 

作者简介
林清玄,台湾地区高雄人。有名散文作家。曾任台湾地区《中国时报》记者、主编、主笔等。
八岁立志成为作家,十七岁正式发表作品;三十岁前获遍台湾地区各项文学大奖;
三十二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岁出山,四处参学,写成“身心安顿”系列,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地区*畅销的作品;
四十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被推为当代*具影响力的图书,同时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掀起学佛热潮;
四十五岁录制《打开心内的门窗》、《走向光明的所在》有声书,当年录音磁带总销量达三百二十多万盘,被称为有声书的经典;
五十岁完成《茶言观色》、《茶味禅心》和“人生寓言系列”,被选为青少年*佳读本;五十二岁完成写作奥秘三部曲《林泉》、《清欢》和《玄想》,被选为中学生很好读物。
三十多年来,著书百余部,且本本畅销,作品风靡整个华人世界,被海内外誉为*有影响力的当代华语散文作家之一。

目录
第一卷 波罗蜜
养着水母的秋天
猫头鹰人
想象的城堡
不封冻的井
月到天心
流浪水
生命的化妆
横过十字街口
百年与十分钟
戴勋章逛街的人
世缘
飞越冰山
幸福终结者
在微细的爱里
云散
南国
飞翔的木棉子
求好
转动
素质
平常心不是道
洪炉一点雪
行走水上的人
云在天,水在瓶
十斛芝麻树上摊
射鹿
心的影子

第二卷 曼陀罗
天马的故乡
自由人
人生丛林
看着世间的眼睛

月溪一偈
楞严经二帖
地动因缘
常啼·常悲·常不轻
来自妙喜国的人
敬礼马尔巴上师
虚云和尚年谱
心的恒河
纯想即飞,纯情即沉
盆与水的智慧
围炉一束
附录:神迹·文学·菩提路 / 释果淳

内容摘要
 在这匆忙混乱的时代,要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月已经不易,要开启心中的星月就更难了。天上星月在黑夜中照耀我们,心上星月则让我们在人世的幽暗里有恒久的光明。
《星月菩提》是林清玄菩提系列的第三部,处处流露自性芬芳,在微细的爱里观照动人的智慧;时时体现星月光明,在微尘与毫端,探触无量的有情世界。
《星月菩提》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发行。

主编推荐
星月菩提——处处流露自性芬芳,时时体现星月光明。中国每年有几亿人读他的文章长大,南怀瑾、余秋雨、于丹热情赞誉!台湾地区文学大师林清玄的很重要作品,开启智慧,安抚当下人们身心的“文字瑜伽”。多次被推荐为台湾地区新闻局中小学生优良课外读物,印刷60余版,发行数十万册,是台湾地区40年来很畅销的书,在优选华语课本和考卷中,其作品数量仅次于。

精彩内容
 养着水母的秋天从南部的贝壳海岸回来,带回来两个巨大的纯白珊瑚礁石。
由于长久埋在海边,那白色珊瑚礁放了许多天都依然润泽,只是缓慢地褪去水分,逐渐露出外表规则而美丽的纹理。但同时我也发现了,失去水分的珊瑚礁仿佛逐渐失去生命的机能,连色泽也没有那样精灿光亮了。当然,我手里的珊瑚礁不知道在多久以前已经死亡,因于长期濡染海浪的关系,使它好像容蕴了海的生命,不曾死去。
为了让珊瑚礁能不失去色泽与生机,我把它们放进一个巨大的玻璃箱里,那玻璃箱原是孩子养水族的工具,在鱼类死亡后已经空了许久。我把箱子注满水,并在上面点了一只明亮的灯。
在水的围绕与灯的照耀下,珊瑚礁重新醒觉了似的,恢复了我在海边初见时那不可正视的逼人的白色,虽然没有海浪和潮声,它的饱满圆润也如同在海边一样。
我时常坐在玻璃箱旁,静静地看着这两块在海边极平凡的礁石,它虽然平凡,但是要找到纯白不含一丝杂质,圆得没有半点欠缺的珊瑚礁也不容易。这种白色的珊瑚礁原是来自深海的生物,在它死亡后被强劲的海浪冲击到岸上来,刚上岸的时候它是不规则的,要经过千百年一再的冲刷,才使它的外表完全被磨平,呈现出白玉一般的质地。
圆润的白色珊瑚礁形成的过程,本身就带着一些不可思议的神秘气息,宜于时空的联想。在深海里许多许多年,在海浪里被推送许多许多年,站在沙岸上许多许多年,然后才被我捡拾。如果我们从不会见,再过许多许多年,它就粉碎成为海岸上铺满的白色细砂了。面对海的事物,时空是不能计算的,一粒贝壳砂的形成,有时都要万年以上的时间。因此,我们看待海的事物——包括海的本身、海流、海浪、礁石、贝壳、珊瑚,乃至海边的一粒砂
——重要的不是知道它历经多少时间,而是能否在其中听到一些海的消息。
海的消息?是的,就像我坐在珊瑚礁的前面,止息了一切心灵的纷扰,就听到从最细微处涌动的海潮音,像是我在海岸旅行时所听见的一般。海的消息是不论我们离开诲边多久,都那样亲近而又辽远、细微而又巨大、深刻而又永久。
有一个从海岸迁居到都市的老人告诉我,从海岸来的人在临终的时候,转身面向故乡的海,最后一刻所听见的潮声,与他初生时听见的海潮音之第一印象,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海边来到都市的人们,死时总面向着海,脸上带着一种似有若无似笑非笑的苍茫神情,那种表情就像黄昏最后时刻,海上所迷离的雾气呀!”老人这样下着结论。
我边听老人的说话,边就起了迷思:那一个初生的婴儿,我们顺着他的啼声往前追索,不管他往什么方向哭,最后是不是都到了海边呢?那一个临终的老人,我们顺着他的眼睛往远处推去,不管他躺卧什么方向,最后是不是都到了海岸呢?我们是住在七山八海交互围绕的世界,所以此岸就是彼岸,彼岸就是此岸,都市汹涌的人群是潮水的一种变奏,人潮中迷茫的眼睛,何尝不是海岸上的沙呢?
对于海,问题不在我们的时空、距离、位置,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体贴海的消息。眼前的白色珊瑚礁在某些时候,确实让我想到临终时在心里听到海潮音的老人。他闭着眼睛,身体僵硬如石,石心里还有温暖的质地,那是属于海的部分,不能够改变的。
我养了那两个礁石很久以来,有一天,夜里开灯,突然看见了水面上翻滚漂浮着的一群生物,在灯光下闪动着萤光,我感到十分吃惊,仔细地看那群生物,它们的身体很小,小得如同初生婴儿小拇指上的指甲,身上的颜色灰褐透明,两旁则有无数像手一样的东西在划动着,当它浮到水面,一翻身,反射灯光就放出磷火一样的光芒。它身体的形状也像一片指甲,但也像一
把伞,背后还有细微几至不可辨认的黑点。
这一群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生物就像太空船忽然来临,使我惶惑,到底这是什么生物?什么因缘突然出生在水箱里?我只能判别这群生物的诞生必与珊瑚礁石有关,其他什么都不知道。P3-5

媒体评论
如果我都写完了,你们写什么?林清玄,我的下册就留给你写吧。
——南怀瑾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从身边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谈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满禅境的喜悦,吸引人们进入一种质朴寻常、又自主尊严的精神。
——余秋雨
我读了很多林老师的作品,我在林老师的茶香里悟到了太多。我说我懂得了有一种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于丹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