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生图解(艾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养生图解(艾灸)

11 3.7折 30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咸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既国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15215662

出版时间2017-10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9787515215662

上书时间2024-07-28

墨紫轩图书的书店

五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叶既国、王军民、石镇东、徐晓峰主编的这本《养生图解(艾灸)》的特点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语言配合大量图片,使没有中医基础的家庭用户也能方便地进行自我保健。本书用大量篇幅对常见疾病做了分类,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和艾灸手法做了明确的讲解。疾病重在预防,本书为此总结了常见疾病的治病因素和易感人群,以及如何针对性地预防保健。

作者简介
叶既国,毕于辽宁中医学院。曾任台州市脑病康复医院院长。受聘于多家靠前知名医疗机构。现任杭州三真堂中医馆主任。出生于六代中医正骨世家。自幼受家父中医骨伤专家叶志红熏习。曾师从多王文德、顾雪忠等多位名师,潜心精进。在外科临证辨象上取得丰富的实际经验,擅长“外病外调、内病外治”的心法、手法、针刀技法和中医外科用药等。

目录
中医艾灸,神奇而不神秘
  艾灸是最古老的中医疗法
  艾灸有哪些方法
  艾灸保健的特点
  艾灸治病的原理
  艾灸必备制品
  艾灸的手法有讲究
  艾灸注意事项与禁忌
  艾灸发生意外不要慌
艾灸补益的方法
  艾灸补益有哪些取穴方法
  补益阳气,让气血畅行无阻
  家庭艾灸祛“虚寒”
  艾灸抗衰老,让你健康长寿
  艾灸保健调理亚健康
  艾灸疗法增进食欲,增强抵抗力
呼吸系统疾病的艾灸外治疗法
  感冒
  咳嗽
  哮喘
  胸膜炎
  肺结核
  慢性支气管炎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艾灸外治疗法
  高血压
  高血脂
  心律不齐
消化系统疾病的艾灸外治疗法
  胃  痛
  急性胃肠炎
  结肠炎
  腹泻
  便秘
  肠易激综合征
  脂肪肝
泌尿系统疾病的艾灸外治疗法
  尿频
  遗尿
  水肿
  膀胱炎
  肾结石
神经系统疾病的艾灸外治疗法
  头痛
  中风偏瘫
  神经衰弱
  三叉神经痛
  面瘫
  坐骨神经痛
五官科疾病的艾灸外治疗法
  口腔溃疡

内容摘要
 艾灸是中医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历史。叶既国、王军民、石镇东、徐晓峰主编的《养生图解(艾灸)》指出了艾灸可以刺激身体的相应穴位,引起人体自身反应,促进气血在经络中的循环、
流动、疏通阻塞的经络,调节脏腑,达到治病与养生
的效果。较详细地介绍了艾灸的各种施用方法。还分别列举了数十种常见病症的选穴与艾灸的使用。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适于大众读者阅读。

精彩内容
艾灸是最古老的中医疗法中国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人们提起中医就会想到中药、针刺、拔罐等,往往忽视了一种纯自然的疗法——艾灸。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形成了多种治疗方法,应用最广的是针、灸、药、罐和推拿五大疗法,其中针、灸的的作用机理有相近之处,且具有相辅相承的治疗作用,通常并称为针灸。
艾灸使用燃烧后的艾条温灸人体穴位以治疗疾病,是物理疗法与药理疗法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用灸法预防疾病,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灸的发明可能始于原始人学会用火的时候,当原始社会的人们身体有某种疾病时,无意问受到火的烘烤,症状反而减轻,于是人们主动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意图治疗病痛。艾草是古人占卦的工具,古人巫医不分,在长期的摸索中逐渐发展出艾灸这种神奇的治疗手段。
艾灸疗法在古代很多医书中都有记载。《黄帝内经》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古代医书《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这说明灸法是除药物、针刺之外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针刺和吃药都不管用的病要用艾灸来治。《孟子·离娄篇》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时代已颇为流行。
东汉曹操之子曹翕的《曹氏灸方》是最早的艾灸专著。晋代《范东阳杂病方》中有灸法防霍乱使人“终无死忧”的记载,并首次提出“逆灸”的概念,即指使用灸法保健防病的预防性灸疗。到了唐代,太医署中专门设立了灸师和针师,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倡针和灸并用。
经过后世的不断发展,艾灸疗法越来越系统化。
宋代的著名医学家窦材著有医书《扁鹊心书》,书中重点倡导扶阳,强调阳气在人体生理、病理中的重要
作用,他认为阳气的盛衰是人体生长衰老的根本,阳气的有无是人体生死存亡的关键。窦材认为,自古扶阳有三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书中还强调了艾灸的保健养生作用,写道:“人无治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明初朱权的《寿域神方》中曾提到艾灸,李时珍《本草纲目》、杨继州《针灸大成》等医书中还提到了在艾绒中加入麝香、穿山甲、乳香等药末。明代的《针灸聚英》也说“无病而先针灸日逆,逆,未至而迎之也。”意指病未至灸之,重视机体自身潜能的激
发。明清时期的著名医家范培兰、陈修园、叶天士等人都倡用艾灸,使艾灸疗法流传更广。
艾灸起源于中国,影响却遍布世界。艾灸疗法不仅应用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在日本、朝鲜、韩国、新加坡、台湾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当地医界和民间都有采用过艾灸疗法。早在公元6世纪,艾灸疗法就传到了朝鲜、日本等国。日本《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