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对小学的每一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走对小学的每一步

6 2.0折 29.8 八五品

仅1件

湖北咸宁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红延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38985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9787550238985

上书时间2024-06-15

墨紫轩图书的书店

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同一个孩子,在家长眼中和在老师眼中是不一样的。
作为一位老师,更懂得把孩子放到群体坐标系中考量的重要性——从横向比中看长短,从纵向比中求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锻炼机会。化青色为浓郁,真诚分享只有老师才知道的小学教育的关键点,我们相信,在科学有效的家校配合下,每个孩子都能走对小学的每一步。
《走对小学的每一步》作者李红延是一位家长,也是一位老师。

作者简介
李红延,清华大学附属小学高级教师。工作25年来,曾荣获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当选北京市海淀区第一届“十佳班主任”;所教班级荣获“北京市优秀班集体”光荣称号。1995年至今一直致力于家庭教育研究,先后在《父母必读》《中国教育报》《光明日报》《现代教育报》等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教育论文、随笔近80篇。2000年出版家庭教育专著,并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小学生家庭教育20问”,现被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聘请为“北京市网上家长学校”课程团队主讲嘉宾。2010年提出“朴素教育”。2013年被东北师范大学聘请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第一章 让孩子慢慢成长,做他自己
  1.哪有什么"全能冠军"
  2.性格没有好坏之分
  3.告别简单粗暴的"家长制"
  4.知识不是书本上才有
  5.梦是前进的内在动力
第二章 上学不必太焦虑
  1.提早上学要早做准备
  2.做好心理准备,培养行为习惯
  3.入学后的两次生病高峰
  4.转学是新的开始
第三章 学会交往是件大事
  1.同学关系处不好,老是受欺负
  2.手机里的暧昧短信
  3.爱告状,专挑别人的错
  4.友情变化无常
第四章 会学习,才能爱学习
  1.上学后好像变笨了
  2.没完成作业的孩子
  3.在家会≠在学校会
  4.努力却得不到好成绩
  5.该请家庭教师吗
第五章 辅导学习是家长的必修课
  1.考前复习要有针对性
  2.冷静对待孩子的试卷
  3.写好作文,积累和技巧两手抓
  4.光看书是写不好作文的
  5.辅导作业有高招
第六章 四个好习惯保证学习效果
  1.好习惯一:不马虎
  2.好习惯二:会倾听
  3.好习惯三:能质疑
  4.好习惯四:做后查
第七章 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
  1.教育不能"抢修"
  2.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
  3.要教,不要吓
  4.不把别人家的孩子当标杆
  5.培养自信心要做到10个字
  6.单亲不单爱
  7.惩戒是必要的,但不等于打骂
第八章 小毛病会导致大问题
  1.拖拉:吃饭吃到凉,作业"磨洋工"
  2.丢三落四:今天丢了笔,明天落了本
  3.顶嘴:"你凭什么管我"
  4.嫉妒:"看到他们得100分,我就生气"
  5.撒谎:"今天没有作业"
  6.情绪抵触:"你越这么说,我越那么做"
第九章 会"说"才会"教"
  1.要经常和孩子谈话
  2.唠叨的"独角戏"不管用
  3.有效谈话的四个原则
  4.用赏识代替命令
  5.表扬也要讲究方法
第十章 家校合作,走稳求学第一步
  1.当孩子挨批评时
  2.该不该当班干部
  3.为什么总是"我们老师说……"
  4.不帮倒忙不添乱
后记 孩子也教会了老师很多

内容摘要
 《走对小学的每一步》作者李红延是一位家长,也是一位老师。她理解天下父母的拳拳之心,更懂得把孩子放到群体坐标系中考量的重要性——从横向比中看长短,从纵向比中求发展,才能收获更多的锻炼
机会。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精彩的理论是不够的,能解决实际问题才是关键。孩子提早上学要做哪些准备、为什么努力却得不到好成绩、怎么辅导考前复习、做作业“磨洋工”治不治得好……针对这些令家长头疼的学习问题,作者总结十余年教学经验,对症下药,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帮助广大家长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辅导困境。

精彩内容
 性格没有好坏之分一次家长会后,很多家长围着老师询问孩子的情况。第一个提问的是罗佳的妈妈:“老师,我们罗佳最让人头疼的就是成天不知愁,大大咧咧,您看她同桌王小娟多好,又稳当又听话,我老让她跟王小娟学,可就是比不上人家,怎么办呀?”等老师接待完罗佳的妈妈,一直在教室后面看墙报的王小娟的妈妈走了过来。显然,她没有听到刚才罗佳妈妈的话,她对老师说:“您看,我们家小娟就是太老实了,不爱说不爱笑,您瞧她的同桌罗佳多招人喜欢,又活泼又开朗,我们小娟能有人家一半儿,我就知足了。”这是一段很有意思的对话。两个孩子都不错,但在自己妈妈的眼里总比别人家的孩子差一截,而妈妈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孩子的“缺点”正是别的家长羡慕的“优点”呢!不妨假设一下,如果罗佳变成了王小娟,王小娟变成了罗佳,她们的妈妈会满意吗?
当然不会,也许她们还会觉得以前的那个孩子更可爱。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比较高,都希望孩子好上加好,但如果总是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去比别人家孩子的长处,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有的孩子在婴儿期就表现出很难看护,对不良刺激反应强烈,爱哭闹;而有的孩子则容易看护,饮食、睡眠有规律,不爱哭闹。这两种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形成不同的性格。
孩子的性格很难选择,但是家长可以好好分析一
下:自己孩子的性格中,哪些是积极的,应该鼓励的;哪些是消极的,应该克服的。我们以罗佳和王小娟
为例进行分析:罗佳是个外向的孩子,她思维灵活,开朗活跃,喜欢和别人交往,但做事没有毅力,兴趣爱好一大堆,却没有一项能坚持到底的;王小娟是一
个内向的孩子,她做事稳重、踏实,作业本永远是干净整洁的,但胆子很小,上课从不举手回答问题,课间也总是一个人坐在教室里看书。
作为家长,对待不同性格的孩子要有不同的标准,尽可能地发挥孩子性格中的优势。比如对罗佳,就得要求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充分发挥头脑灵活、表达能力强的优势;而对王小娟,就得要求她作业质量高,充分发挥踏实认真的优势。
在引导孩子发挥性格优势的同时,还要帮助他克服消极方面。比如经常教育罗佳做事要善始善终、稳健有序;鼓励王小娟要多和同学交往,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有的家长能认识到孩子的性格差异,可是又担心:不同性格的孩子,成功的可能性一样大吗?这里不妨举一个例子:诗人普希金是一个热情、直率的人;作家果戈理却孤僻沉静、多愁善感;而另一位寓言家克雷洛夫则是个典型的慢性子。虽然性格差异很大,但是他们在文学领域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因此,性格不存在好坏,关键在于教育培养。有一个孩子胆子非常小,都十岁了,一遇到生人还躲到爸爸妈妈的身后。在学校,老师也反映孩子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同学们一起玩的时候,他总是躲在一
旁。后来,家长经过反思,找到了造成孩子胆小性格
的原因:一方面,孩子从小体弱多病,与人接触少,所以常常显得羞怯;另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较高,每当孩子犯错时,家长都会严惩,这就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了信心。
意识到这些问题后,家长开始鼓励孩子多参加学校活动,一到节假日就带孩子去郊游、参观,开拓他的眼界。这样,孩子的见识越来越广,积累的知识和经验越来越丰富,自信心也增强了。由于家长调整了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从以前的批评训斥变成了现在的表扬鼓励,渐渐地,这个孩子消除了恐惧感和约束感
,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告别简单粗暴的“家长制”现在的家长常常感觉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力不从心了。我想,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现在有个性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换个角度说,是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个性培养。比如在上一
代,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可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期
望已经变成自立、自主。这种变化是一种社会趋势,反映了教育思想的改变,这种改变也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壮壮爸爸认识到:现在要对孩子下命令,必须讲清楚原因,否则要么被否决,要么招来一连串的问题。让壮壮爸爸感触最深的是“带水事件”。壮壮刚上学的时候,每天给他准备的是白开水,过了几天,壮壮就提出要带饮料,还振振有词地说班上很多同学都带饮料,什么果汁啦、可乐啦、豆奶啦……壮壮爸爸不耐烦地说:“让你带什么就带什么,别提那么多条件。”没想到没过多久,班主任就告诉壮壮爸爸,壮壮经常向同学要水喝,有一次同学没给他,他就悄悄地在别人的塑料瓶上扎眼儿。P5-8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